中山市南外环金字山风水(中山环城山风水)


洛书河图,产生于河洛地区。河洛地处中原腹地,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居天下之中”,“中国”一词最早即指此地。洛书河图中,“河”指黄河,“ 洛”指洛河,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象征华夏文明源头的河洛文化。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汉代儒士认为,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河图、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孟津龙马负图寺

《龙马记》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周易》,正是源于洛阳东北孟津黄河龙马背负“河图”的典故。

孟津龙马负图寺

龙马负图寺传始建于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 348年),是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是河洛文化中"河图"出现地,也是中华易学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600余年。位于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历代战乱,屡建屡废。经修复的负图寺大殿,重修伏羲龙马像,并建山门一座,在图河架石桥三座,逐步恢复寺院原貌,使其发展成为炎黄子孙的祭祖圣地和""河图洛书"的研究中心。

洛宁县洛出书处与仓颉造字台

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辞海》在解释“河图洛书”一词时又说:“一说禹治洪水时,天帝会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后汉书·五行志》载:“禹治洪水,得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又《汉孔安国传》载:“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洛出书处碑刻

“洛出书处”位于河南省洛宁县西20公里的长水镇,这里是黄河最大支流洛河---出峡入川交界地。

河洛文化之源---洛书就出在这里。该处,现 在洛书之标志---刻有“洛出书处”四个大字的汉魏时期和清雍正二年的两通遗存大碑,此碑恰在洛河上下游分界处,上游多系深山峡谷,下游一马平川,为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其西侧为龙头山,山顶有“禹王庙”、“洛河龙神庙”和“洛书赐禹之地碑”等古遗迹;龙头山南有紫盖寺遗址及明代吏部尚书耿裕墓,其南临洛河,对面石壁上有“岳武穆行军至此”的石刻和武穆营遗址;其相邻为“仓颉造字台”;其西为“灵龟负书处”玄沪水,至今,在悬崖峭壁上刻有广东道进士西蜀刘武臣书石刻诗一首,碑址在千亩淡竹包围之中。

关于灵龟负书的两种说法

洛书古称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关于洛书的来源,《周易·系辞上》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灵龟负书

“河图洛书”在流传的过程中,正史一般载“禹治洪水,得赐洛书”。如《汉书·叙传》言:“河图命庖,洛书赐禹,八卦成列,九畴逌叙。世代寔宝,光演文武,春秋之占,咎徵是举。告往知来,王事之表。”《后汉书·五行志》载:"禹治洪水,得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论衡》中亦有:“夫圣王起,河出《图》,洛出《书》。伏羲王,《河图》从河水中出,《易》卦是也;禹之时,得《洛书》,《书》从洛水中出,《洪范》九章是也。故伏羲以卦治天下,禹案《洪范》以治洪水。”的记载。

灵龟负书与洛书

大禹治水神龟驮“洛书”献大禹。治水成功,天下九州。则是《尚书》中所言之《洪范》。

在其他书籍中,流传比较广泛的则是仓颉灵龟负书的传说如《河图玉版》载:"仓颉为帝(又一说仓颉为黄帝史官,并有"史皇"之称),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援之"。《外记》云:"颉有圣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另有《策海·大书》载:"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仓颉造字与灵龟负书

关于“仓颉造字与灵龟负书”的记载,有阳虚之山、元扈(或玄扈)之水、洛汭等地名。

洛汭:水北曰汭。洛汭,位于洛水的下游,洛水入黄河处;另说玄扈之水入洛河处。

而关于“阳虚之山、玄扈之水”则有两种说法,一是在今陕西省洛南县,二在今洛阳市洛宁县。

那么阳虚之山、玄扈之水到底在何处呢?

后世《水经注·洛水》中载: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欢举山,

《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

《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欢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尸水注之,水北发尸山,南流入洛。洛水又东得乳水,水北出良馀山,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会于龙馀之水,水出蛊尾之山,东流入洛。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

《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蹏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欢举为九山之次焉。

故《山海经》曰:此二山者,洛间也。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迳于阳虚之下。《山海经》又曰: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汭也。

《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洛水又东历清池山,东合武里水,水南出武里山,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门水出焉。《尔雅》所谓洛别为波也。洛水又东,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东北迳拒阳城西,而东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舆山,俗谓之备水也。东北迳获舆川,世名之为却川,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迳熊耳山北。《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

按《水经注》中记载,考察图如下图所示:

洛河之源有二:

北源为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今洛源镇)黑章村龙潭泉,这一源在草链岭;

西源为蓝田县灞源乡木岔沟竽园泉,则从箭峪岭流出。

《水经注》载:

《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

《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欢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

《水经注》在叙说“丹水”时,亦有“丹水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的记载,这里应该是把“丹水”与木岔沟当做一条河的缘故。

因此,丹水应该是木岔沟的称呼,冢岭山则为草链岭,洛河当是发源于洛源乡(今洛源镇)黑章村的龙潭泉

后接《水经注》载:

洛水又东,尸水注之,水北发尸山南流入洛。洛水又东得乳水,水北出良馀山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会于龙馀之水,水出蛊尾之山东流入洛。

依据《水经注》中“尸水、尸山、乳水、良馀山、龙馀之水、蛊尾之山”的记载,洛河支流如下图所示:

后接《水经注》中记载:

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

《山海经》载: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汭也。

依《水经注》中记载,考察阳虚之山、玄扈之水如下图所示(可能有细微处错误,欢迎指正):

阳虚山,是仓圣山风景区的知名景点之一。在洛南县城西北24公里处,与元扈山隔洛河对峙。传说为仓颉造字处。

元扈山(或玄扈山),今名双连山。位于洛南县城西北22千米处的眉底乡南境,地傍洛水南岸,北与阳虚山对峙,巍峨秀丽。“元扈凤图”、“阳虚鸟迹”被列为《洛南八景》之中。

玄扈之水:古水名,洛水(今洛河)支流之一。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出玄扈山。或说即今陕西省洛南县北石门川,源出玄扈山,南流至洛南县注入洛河。《山海经·中山经》:“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寰宇记》卷141引《河图玉版》 云:“仓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若依《水经注》中记载,阳虚之山、元扈山(或玄扈山)、玄扈之水当如上面地图所示,洛南县关于“仓颉造字与灵龟负书”的传说即由此而来。

据《白水文物》援引《河图玉版》记载:“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亦称元扈)、洛讷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直隶商州总志》载:“阳虚山石室二十八字,系仓颉遗笔。”秦相李斯只识8字,其余20字不能识。《荀子.解蔽》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可见,我国文字始于仓颉,仓颉造字在陕西华山之阳阳虚山下,洛水之滨。仓颉将他最初造的28个字雕刻于阳虚山崖之上,虽经寒暑代迁,星移物换,其迹犹存。由于历代过往官员、社会名流纷沓观至拓印,以标风雅,对当地百姓骚扰甚大,他们便趁雷电之机,架柴火焚,浇水而毁,致使字颓石裂,若隐若现,不便辩识。所幸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知县王森文从民间征得拓印真本,请石匠凿碑,竖立于阳虚山下的许家庙村。碑高1.6米,宽0.65米,正面题额为:“龟凤呈瑞”,下大书“仓颉授书处”;北面题为:“阳虚鸟迹”,下书二十八字。

洛南仓颉园遗迹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在洛南县城内东南隅建有“仓圣祠”,祠内有正殿、享殿、前殿、大门。一院四进、砖木结构,布局合理。上为五脊六兽,凤舞龙飞;内有画栋雕梁,宏伟壮观,正殿奉木神牌题为:“仑圣之神位”5字,朱底金字。大门由县令伊允桢题的“仓圣祠”,苍劲有力。建祠已逾百年,但保持原貌。1999年4月1日,正值清明祭祖时节,洛南县阳虚山所在地保安镇热闹非凡,洛南县首届仓颉历史文化艺术节在这里隆重举行。当地人民又在许家庙村修了一座“仓圣祠”,将仓颉所造的28字重刻,竖碑于祠前,供人瞻仰,以示永远纪念这位文字始祖的千秋功德。

然而,如果把上述《水经注》中的记载当做理所当然,而不是自己去考究一番,那么便大错特错了!因为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山海经》中的阳虚之山、玄扈之水并不在这里。

在《山海经·中次五经》中,最后几座山就有关于阳虚之山玄扈之水的记载:

《中次五经》薄山之首,曰苟床之山,无草木,多怪石。

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多谷柞,草多芫,其阳多㻬琈之玉,木多槐;其阴有谷,曰机谷,多鸟,其状如枭而三目,有耳,其音如录,食之已垫。

……

又东十里,曰历山,其木多槐,其阳多玉。

又东十里,曰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

又东十里,曰良馀之山,其上多谷柞,无石。馀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

又东南十里,曰蛊尾之山,多砺石、赤铜。龙馀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

又东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谷柞棘,其草多藷藇蕙,多寇脱。黄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琁玉。

又东十二里,曰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

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于阳虚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礼:太牢,婴用吉玉。首山,䰠也,其祠用稌、黑牺、太牢之具、蘖酿;干儛,置鼓;婴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鷄于下,刉一牝羊,献血。婴用吉玉,彩之,飨之。

在记载阳虚之山的西边,有两座“北流注于河”的山:良馀之山(馀水)和升山(黄酸之水)

再依据《水经注》中关于“尸山、尸水、良馀之山、乳水、蛊尾之山、龙馀之水、阳虚之山、元扈山(或玄扈山)、玄扈之水”记载,加上《山海经中》“良馀之山和馀水”、“升山和黄酸之水”的记载,考察后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综合《水经注》和《山海经中》的记载,发源于良馀之山馀水,以及升山黄酸之水都不是“北流注于河”,而是北流注于渭河然而在《山海经》中,若某一条河流注于其他河流,都会注明称谓,若没特意指出,“河”就是指黄河,没有其他的歧义。

故《水经注》中,总结的关于《山海经》的阳虚之山和玄扈之水的记载,位置应该是错的!

那么,既然《水经注》中阳虚之山玄扈之水的记载是错误的,正确的又在何地呢?

在《山海经·中此五经》中,苟床之山、首山、县斸之山、葱聋之山、条谷之山、超山、成侯之山、朝歌之山、槐山、历山位置多用“三百里”、“五百里”等距离单位,位置不好确定,大致如下图所示;至于后面的尸山、良馀之山、蛊尾之山、升山、阳虚之山位置,都是几十里的距离,还可以考察一二,位置不会差太远。

下面是依据《山海经·中此五经》记载考察的地图,如图所示:

可见,上面考察图与《山海经·中此五经》的记载都可以对应:

又东十里,曰良馀之山,其上多谷柞,无石。馀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

又东南十里,曰蛊尾之山,多砺石、赤铜。龙馀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

又东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谷柞棘,其草多藷藇蕙,多寇脱。黄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琁玉。

又东十二里,曰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

上图中,发源于良馀之山馀水,以及升山黄酸之水都是“北流注于河”,完全符合《山海经》中的记载;与后世记载仓颉洛宁县灵龟负书(仓颉造字)也一致,因此传说中的阳虚之山、玄扈之水当在洛宁县一带。

阳虚山:又名阳峪,位于洛宁县城西北24公里处,相传是仓颉筑台造字之处。史书记载,仓颉本是黄帝史官,长相奇异,双目四瞳。他见神龟负文出洛水而生灵感,观鸟兽蹄行之迹而创汉字,被后人称为“字圣”。

玄沪(也叫元扈、玄扈)水:在兴华乡与罗岭乡、长水乡交界处的阳虚山下,玄沪(也叫元扈、玄扈)水蜿蜒流出,注入洛河,这就是仓颉见神龟“丹甲青文”而出的地方。关于此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河南三·永宁县》中有明确记载:“阳虚山,在县西五十里,一名阳峪。黄帝时仓颉随帝南巡,登阳虚之山是也。有元扈水出焉,流而注于洛。”沿玄沪水逆流而上,进山1.5公里左右有龟窝、龟滩等遗迹。

仓颉造字台

仓颉造字台位于兴华镇阳峪河村对面的半山坡上。阳峪河村就在小河谷山间的高地上,小河水缓缓从村边流过。村东是中国远古文化的重要遗址——仓颉造字台,台高3.4米,周长13.5米。台上有石碑一通,上书【仓颉造字台】

而在洛宁县长水乡西长水村,则有标志华夏文明渊源的“洛出书处”。《周易·系辞》《后汉书·五行志》《河南通志》《洛宁县志》等史料中,对此都有记载,两通记载“洛出书处”的古碑保存完好。与洛出书处紧邻的“龙头山”,位于洛河出山入川咽喉之地。登顶远眺,四周有九条山脉聚首龙头,形成“九龙戏珠”之势,故名“龙头山”。龙头山周边还有仓颉造字台、孟宗哭笋处、禹门河大禹治水处等历史文化遗存和传说。

“洛出书处”

参考资料

《辞海》

《周易》

《尚书》

《汉书》

《后汉书》

《河图玉版》

《龙马记》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