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彬风水


时间最长、面积最大、数量最多,3个“最”为蜀道翠云廊人工行道古树群勾画出了历史坐标。三百里翠云廊,最蔚为壮观的要数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的“大柏树湾”,301株平均树龄超千岁的古柏遮天蔽日,犹如一条蜿蜒苍龙。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当地古柏树保护情况。

  从悠长历史中走来的这些参天古树,为何让总书记放心不下?所谓落叶知秋、见木知林,这背后是事关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两篇大文章。

  在古蜀道沿线的村庄,人与树的情缘早已深深根植,苍劲葱郁的古树千百年来默默守护着村庄,村民们敬树爱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书写着村庄与古树共同成长的时代故事。

  


  1800年的擎天古树,古村的精神图腾


  广元市昭化区柏林沟镇向阳村处于古蜀道米仓道、金牛道连接线上的分支——利阆古道上,是古称运递所的重要驿站,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在向阳村的石板古街上,有一株树龄达1800年的古柏树,足足需要5人才能合抱。

  在向阳村党支部书记雍彬的记忆里,自己童年中不少时光都是在这株遮天蔽日的古柏树下度过。“哪家孩子体弱多病,这家父母就会给古树挂红,在鞭炮声中三叩九拜,自此这株古树就成了孩子的‘保保’(干爹),将会护佑孩子茁壮成长。”雍彬指着树枝上挂着的红绸告诉记者,老人们愿意相信这株在天地间能存在千年的大树有着强大而神秘的力量,护佑着村庄。

  这些新旧不一的红绸在古树上随着细风飘扬,寄托着为人父母的苦心与期盼。这株守护向阳村超过1800年的擎天古树,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向阳村人心中的保护神,成为村庄的精神图腾,带来安稳与安慰。

  向阳村与古树的相守并不是个例。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小红介绍,2017年,剑阁对全县古树资源进行了普查,除了翠云廊的古树群,还有465株100年树龄以上的古柏树分布在29个乡镇的村庄。

  “不要小看一株大树对村庄生态系统的作用,它可能是数百上千只鸟儿的栖息地,构成了村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一环。”李小红说,村民们基于朴素的自然观,把参天的古树看成村里的风水树,敬树爱树,这背后既有百年相守的情感积淀,又凸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深入人心。

  


  敬树爱树,让古树远离伤病


  2017年9月初,四川农业大学博导、森林保护学专家朱天辉教授受邀参加了一次紧急会诊。原来,位于翠云廊“大柏树湾”的明星古树——剑阁柏的树枝出现枯死症状,经过会诊商讨,专家团最终为虚弱的剑阁柏制定一套外科康复方案及后期康养处方,成功让这株已经2300年的古柏重焕生机。

  与人一样,古树会生病,也可能遭遇意外。朱天辉介绍,古树可能遭遇3个方面的威胁,首当其冲的是自然灾害,所谓“树大招风”,大风、大雨、雷电等极端天气对古树来说就是过“鬼门关”,面临极大危险;其次是病虫害,随着树龄增大,遭遇病虫害的风险也在增大;第三是乱砍乱伐等人为破坏,随着近年来全社会对古树保护的重视,这种情况已经鲜有发生。

  在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松宁村内,2.88公里的古蜀道穿村而过,200多株古柏树苍翠肃穆。每年5至8月,松宁村党支部书记张红英的心头挂着一件头等大事——防火。“春季天气干燥,夏季烈日炎炎,林下可燃物多,万一古树着火,后果不堪设想。”张红英说,对古树的守护与照料已经成为每一个村民根植于心的责任,一旦发现游人野炊、乱扔烟头等现象,每一个村民都会主动站出来制止。

  不止老百姓爱树护树,近年来,按照中央及省委要求,广元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对境内古树的保护,对古蜀道沿线古柏逐株定位、标号、登记,建立了电子信息档案,实行身份化识别管理,同时建立了“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的古树保护机制。党的十八大以后,剑阁每任县长离任时都要对古柏进行清点、移交,目前已完成了两次移交。

  


  文化与生态共同滋养,蜀道村庄迎来新机遇


  第一时间从新闻上看到总书记到了剑门关蜀道,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大朝驿村党支部书记马正钢很兴奋。大朝驿村内的古蜀道足有6公里,树龄最大的古柏树超过500年,但由于村子地理位置太偏远,一直以来难以享受蜀道文旅资源开发的好处。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都是老弱妇小,日益冷清凋敝。

  “对蜀道文化的大力挖掘,这对大朝驿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马正钢说,2018年,村里利用产业扶持资金办起了村集体经济,80亩果园已经初挂果,今年有了效益。就在今年4月,大朝驿村被列入首批四川传统村落名录。对于村子的未来,马正钢充满了期待。

  比起大朝驿村,早早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的向阳村已经先走了一步。利用村里的古街、古树、古庙、古碑、古墓等历史,文化资源及生态资源,向阳村已经成功创建AAAA级景区。说起向阳古街的历史,雍彬颇为自豪。他告诉记者,古街始建于东汉时期,后修复于明清。现存的石板古街长240余米,临水而建,依山起势,步步登高。街两旁的古民居建筑以全木、土木和石木结构为主,高低映衬、错落有致,被专家誉为“古建筑艺术的标本”。

  雍彬说,总书记此次蜀道之行,让自己更加坚定了信心,对于村子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想法,而继续保护好村里的百年古树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