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选择性考试考什么


大皖新闻讯 1月29日,《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值得关注的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得到强化,其中的选择性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总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选择性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总成绩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根据其考试定位、性质和作用,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总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为什么要强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介绍,是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现象,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学生须根据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充分考虑自身兴趣、志向、优势,自主科学合理选择。

而高校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规范合理设置招生录取科目要求,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合格性考试方可参加"选择性考试"

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在校生和符合条件的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普通高中在校生通过学校办理合格性考试的报名手续;高中阶段其他在校生和符合条件的社会人员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或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

合格性考试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全省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统一公布成绩,合格性考试中的其他科目全省统一制定要求,各市制定实施方案,学校依据规定组织考试。

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和"不合格"方式呈现。合格性考试各科成绩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普通高中应届生只有通过合格性考试,方可参加该科目的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时也是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有五个不同点

合格性考试与选择性考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考试目的不同。合格性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全体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可以称为"强化基础";选择性考试的目的则是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凸显不同高中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科特长,可以称为"突出个性"。

二是考试科目不同。合格性考试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选择性考试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首选1门,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再选2门,共计3门科目。

三是考试范围不同。合格性考试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性考试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四是成绩呈现不同。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合格"和"不合格"方式呈现。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分呈现。

五是考试时间不同。合格性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末。成绩不合格的应届生可在高三第一学期(一般在9月份)再参加一次合格性考试。选择性考试自2024年起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紧随统一高考进行。

考生院提醒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只有通过合格性考试,方可参加该科目的选择性考试。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历史均不合格,或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有三科及以上不合格的,不得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但可以参加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等。

选择性考试科目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等进行科学合理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学生在合格性考试结束后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更改。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在选择过程中,应慎重考虑。一是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有时成绩还会暂时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二是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选择性必修内容,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很难补课。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