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风水不好怎么答复比较好些呢


文|赵晓璃

01

前段时间,《你好星期六》把周深和杨丽萍请来了,让不少观众大饱耳福和眼福:周深的嗓音空灵清澈,杨丽萍的舞姿曼妙轻盈......两人同台合作了一首《和光同春》,旨在呼吁人们保护大自然。



节目结束后,周深显得很激动,他表示很开心能和杨丽萍老师合作,也终于见到了真人,并且发了条微博顺带艾特了杨丽萍老师。



让人没想到的是,平时很少在社交平台活跃的杨丽萍老师给周深的这条微博进行了回复,意思是倡导大家尊重和顺应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然而周深的热度太高了,发了这条动态后,引起了很多人的转发评论。



按照微博的评论机制,评论的点zan和回复数量越高,则热度越高;而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其他人的评论热度较高,一时间杨丽萍老师的这条评论就被淹没了。


于是周深就上来给自己发布了这么一条评论,大意是他找不到杨丽萍老师的回复了,朋友和他说杨丽萍老师回复了的,他希望大家能帮忙找下杨丽萍老师的评论......很快,众人拾柴火焰高,喜欢周深的粉丝们自发地找到了杨丽萍老师的回复并点了zan,最终让杨丽萍老师的这条回复热度最高,占据了评论的头条位置。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如果你仔细琢磨,你就会发现周深这个人其实不简单。


从当前的热度和人气来说,周深要比杨丽萍老师的高;但论资历和威望,杨丽萍老师自然德高望重,在业内享有一定的地位。


当杨丽萍本人的评论很快被其他人的评论给淹没了,周深用这种看似幽默风趣的话语发动粉丝们把杨丽萍老师的回复给顶了上来——如此一来,既能让对方感受舒服,又能体现出自己对前辈的尊敬。


难怪有人称赞周深的高情商,从这个细节中就能看得出来。


02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对大多数人而言,不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注定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你是如何应对的,又是怎么说话的,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他人对你的印象,进而影响到他人对你的看法及判断,从而反作用于你自身,很多时候对你的发展会起到微妙且重要的作用。


在我看来,职场中无非两件事,一是做事,二是做人;很多时候,你的为人就是通过你的言行展现出来的,从而影响到你自身。


所以,你说出去的话往往就是你的风水,它对你未来走向起到的作用,可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晓璃老师,我是三年前的来访者小琪(化名),不知您还有印象不?通过您上次的指点,我回去进行了调整,平时也按照您的建议思考及行动,如今的我在职场中的发展顺利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招人厌了,而且还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几天前,我收到了这样一封反馈邮件。


事情还得从三年前的一天说起。


我依稀记得,那还是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和小琪通过视频进行了一次职业咨询。


视频的那头,小琪留着齐耳短发,满脸的愁苦与困惑,按照她的说法,自己毕业的院校也不差,专业成绩也不错,并且刚来公司那会儿,还被领导找去谈过话,说还是很看好她的......可不知为何,小琪在公司做了一年多的时间,发觉大家好像总是有意无意地疏远自己,这让她很是纳闷不解。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是其他同事嫉妒自己、故意给自己使绊不成?

还是说这家公司有意让自己知趣离职?

......


怀着种种疑问和困惑,小琪向我求助。


“你说之前领导找你谈过话,透露过对你还蛮看好和器重的意思。是什么时候开始,你察觉到其他人对你的态度有所改变的呢?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我问。


“一开始他们对我的态度还算不错,”小琪陷入了回忆:“我刚来公司那会儿,表现算是比较积极的,而且做事手脚麻利、动作也挺快。”


听得出来,在刚步入职场那会儿,小琪并没有感受到他人的不友善或者排斥。


03

“后来,我和大家渐渐熟悉了起来,同事们偶尔会在一起闲聊。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同事张姐(化名)的父亲病了,听说还要化疗......大家都围在张姐周围宽慰她。我突然想起,自己之前看过一个观点,那就是化疗对身体的损伤很大,其实每个人都有自愈的能力的。于是我就说:‘干嘛非要化疗呢?有可能你父亲是能够自愈的啊’......结果话一出口,我发现气氛突然就不对了。平时挺温和的张姐似乎还有些生气地说:‘如果你爸病了,你还有心情说这种风凉话吗?!’我当时有点懵,其他人的表情很奇怪,有的人朝我挤眼,有的人借口走开了......我就怔住了,我觉得我没有说错啊?本来就是我自己看到的观点,而且当时看了觉得挺有道理的。既然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为何我就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呢?”小琪说。


小琪又陆陆续续说了好几件类似的事情,大概意思都是她在有些场合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过一些发言,但结果都是以冷场或尴尬收场。


“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吗?”我问。


小琪摇了摇头。


“你在说话的时候,似乎只考虑到了这件事情、这个问题以及这些观点,从来没有顾及到他人的情绪及感受。”我说。

“表达自己的观点难道有错吗?”小琪有些不理解。

不论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什么观点,你要知道,你面对的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人是有情感的、有情绪的、有感受的。你需要考虑的是,在那样的场合以及对象面前,你说出去的话会让他人产生怎样的感受和体会?”我试图启发小琪。


看着小琪一脸懵的模样,我打算和她做个简单的游戏。



一听到还可以做游戏,小琪显得有些兴奋。


“你有一个人生病躺在床上的体验吗?”我问。


小琪点点头。


“很好,现在我们不妨回到那样的场景里。假设有一天你身体不舒服,一个人躺在出租屋里。这个时候,你的一个同学给你打来了电话,让你第二天白天有空帮她办一件事情,你会怎样回复她?”我问。

小琪想了几秒:“我可能会说,我今天不太舒服,等我好了再聊吧。”

“很好。如果这个时候,你那个同学问:‘你去医院了吗?’你会怎么回?”我继续问。

“我可能会说,没什么大毛病,休息下就会好。”小琪说。

“非常好。然后你的同学说:‘我这件事情很简单的,是这样的......然后TA就巴啦啦说了一堆,请问接下来你会做什么?’”我问。

“太烦了吧,那我就直接挂断啊!”小琪说。


我告诉小琪,如果我们把这段电话场景搬到工作或生活情境当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04


以张姐的事情为例。


她父亲病重要化疗,这个时候她的心情本身就很沉重也很压抑,她更渴望情感上的共情或者是宽慰,结果小琪却执着于观点的表达,说化疗很伤身体、人有自愈能力——这种观点本身也不好评论对错,但在这种情境和场景下,这种表达会让同事感到极为不舒服,自然就不会对小琪有什么好感。


而当工作场合中小琪接二连三发生类似事故时,大家都会认为小琪脑回路有些奇葩,甚至有些“招人嫌”——渐渐地,同事们的疏远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听完我的分析,小琪渐渐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



“可是老师,我该怎么办呢?”小琪问。


我告诉她,想要提高自己这部分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学会“多观察、多思量、再说话”——说话之前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和情绪,再考虑自己的目标,然后再考虑说什么话会比较好......如果拿捏不准,也可以保持沉默,等等。


结合小琪的思维及行为特点,我给到了她一些实操上的建议(涉及个人隐私,略),小琪表示咨询后一定多加练习,争取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如今,看到小琪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和良好的改观,我也感到很欣慰。


行文至此,我想说——


职场中,做事固然重要,但做事过程中他人的配合也同等重要,因此,你是否能让他人感受舒服并且愿意与你合作,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一项隐性能力;

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借助情商之威是成就职场道路的不二选择,所以,我们必须花时间去改变、去突破自己。


以上。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等。2021年新书《能力突围:职场加速成长的底层逻辑和方法》持续热销中。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