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风水(绍兴好还是宁波好)


我们知道,随着历史的变迁,很多城是会变化的,有的变大,有的变小,有的甚至换个地方重建,比如太原,其实就是重建的,现在的太原城跟唐朝以及以前的太原城不是一个地方。明朝清朝的北京城跟元大都也不是一个地方。

我们也说了,四川的成都是未变更城址最久的地方,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建城,到现在一直没变过。

其实,还有一个城市,差不多跟成都同一个时期,只差个数十年,而且它也没有变过城址,不但没变过城址,甚至连规模都没怎么变。

也就是说,当它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后面二千多年的变化,使之适应了二千多年的需要。这种前瞻性,可是很牛的。很多城市建个百年就要拆啦。

这个城市就是#了不起的绍兴#。

绍兴城刚建的时候,周长是一万多米,二千年后的今天,去量这个城的周长,是一万三千多米 ,也就是说,只多了区区的三千米!

那么,绍兴城为什么保质期这么长,用了二千多年,不用大修大补大扩呢?

这就要说到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人物:范蠡。

我们知道,绍兴是越国故地,越国人其实是大禹的守陵人。当年大禹治水,死在了越国。它的陵墓就在会稽山。然后这一脉人建立了越国。

一开始,越国是个小国,经常被邻国欺负,尤其是吴国。自从吴国跟中原大国晋国学会了无证驾驶战车之后,实力大增,连楚国这种老牌大国都可以欺负了,那欺负一下小越越当然是小意思。

越王勾践就被吴国大将伍子胥围在了会稽山,最后是投了降,成了吴国的附庸国,勾践跑到吴国给夫差当跟班,连夫差的便便都尝过。

这个时候,楚国人范蠡来到了越国,准备帮助越国复仇。

怎么复呢?首先一条,就是修城。

越国以前的城修在会稽山里面,防守上有便利,但太保守了,不利于发展,如果想跟吴国争雄,那必须建到平原地带。所以,范蠡表示咱们不能再在会稽山区关起山门过小日子了,要强大,必须要搬到平原去。最终,选定了现在的绍兴之地。

这里处于会稽山北麓,山对城呈环抱之势,又位于钱塘江南岸,有水,两边还有东小江跟西小江。前面还是大海,明堂极佳,从风水上讲是很好的。

这个地方属于淮阴古陆,地质结构特别稳,基本没有地震。还据说这里处于北纬30度,连大台风到了都要绕着走,反正是块风水宝地。

后面,绍兴繁荣得一塌糊涂,曾经当过南宋的陪都,清朝文风极盛,差点垄断各届政府大秘这个职位(师爷),名人出了一大堆。这都是基础好啦。

但范蠡建城,找到了好地方还不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吴国不让修。

修城嘛,其实就是一种军民合一的建筑,越国已经是吴国的附庸,你修个高大的城池,这是什么意思?皮又痒了?

所以,修大城,吴国那里肯定通不过,送一打西施都没用。

那怎么办?

范蠡想到了一个障眼法,先修小城。

范蠡在西边先修一个小城。

吴王一听越国好像在搞基建,别是有什么想法了吧,赶紧派人去看,一看乐了,这是什么城啊,这么小,还没咱家后院小花园大呢。

这个小城确实小,周长不过一千多米。春秋老话: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郭一般是七里,大概三公里。这还是早期的时候,大家比较尊敬周礼。到后面,城是越修越大,像齐国的临淄,光是宫城就有七公里长,大城更长达14公里。

越国这个小城,竟然只有一千多米!吴国使者放心了,回去汇报,没事,小勾勾就是修了一个经济适用房,没啥大事。

用小城迷惑吴国之后,越国在小城的东边修了一个大城。

偷偷摸摸建,但还是被吴国知道了,吴国又坐不住了,又派人来看,一看又笑了,原来冲着吴国的西北面没有城墙,等于大门洞开。

什么意思呢?是为了向吴国表示,越国对吴国没有防范心,所以墙都不修。吴国就放心吧。

吴国使者又高高兴兴回去了。可是,他没有注意看大格局。越国这个大城虽然西北向没有墙,但西北方有一个种山,越国是以山为墙。而这个种山上建有一个飞翼楼,看上去是观景台,其实是一个军事瞭望台。从此吴国一举一动,越国都看得清清楚楚。

至此,越国在吴国的眼皮子底下,把这个城给修了起来,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啦。越王勾践趁吴国夫差跑到黄池开诸侯大会,想当中原霸主的机会,从后面来了一刀,成功复仇。

而越国的都城则因为范蠡的存在被称为蠡城,可以说是绍兴城的毛坯城,后人在接下来的二千多年里,不断对这个城市进行精装修,最终成就了现在的江南名城绍兴。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