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县风水留题地


第五章 虎啸龙吟地灵人杰

卢力华

出太湖县老城西门,就是城西乡的地界。城西乡历史悠久,山水奇绝,佛教禅宗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属于新石器时期古人类居住遗址的白露窠遗址,有风景绝佳的响水崖、九井溪,有建于北齐乾明年间的龙门寺,有建于纪念张巡的棠梨宫,还有被誉为“熙湖四景”之一的“马路西风”。

城西人文荟萃,名人志士灿若群星。城西是忠肝义胆、被孔尚任写入《桃花扇》的明朝忠臣雷縯祚和与包拯、余阙并列“庐阳三贤”的周玺的故乡。仅树林冲李氏家族在有清一代就出现了十二位进士。不仅有状元李振均,还有官至一品的李振祜。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出现了树林冲的李长森和徐家宕的徐家鼎两个“父子三进士”家庭,被人们传为美谈。

大别山从北方奔腾而来,进入太湖县境后被桐山、将军山一挡,气势立即减了大半,山峰的海拔逐渐降低。然而,受阻的山势怎肯一下子低平下来?于是一路起伏,推波拥浪似的前行,直达大龙山、云龙山,藏着九井溪,掖着龙门寺,然后顺势延伸下去,再次隆起一座虎形山,最后再次舒展开来,形成一个群山环抱的千顷平畈。在它的怀抱中树林冲安然静卧,岁月静好。

树林冲,一个虽有些土气却很富有生气和灵气的名字。它的四周簇拥着喷云飞雪的响水崖,树木幽深的九井溪,钟磬悠然的龙门寺,荡气回肠的棠梨宫。

树林冲背倚龙虎地,龙吟虎啸;面朝棠梨畈,人杰地灵。

众文士流连响水崖

从树林冲往里走不远,折向西边,就是响水崖。

响水崖 ,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曲折幽深的山涧。由于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涧底没有泥沙,全部是光秃秃岩石。一到雨季 ,特别是山洪爆发的时候,山涧中就会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溪水长年累月的冲刷,使河底的岩石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湍坑,有鸡子湍、鸭子湍之说。响水崖瀑布在两座小山之间的山谷中。一条小河流经此地,直冲峥嵘的小山,然后急泻入深谷,顺着宽仅约几十米的山峡奔腾而下,气势汹涌,水沫飞溅,爆发出万鼓齐鸣般的雄伟动听的巨响,形成“响水崖瀑布”特有的奇观。这里林木青葱、气候凉爽、两岸峭崖似壁,河中巨石如林,千奇万状,水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各异,实为少有的一大胜景。

从前山涧北侧的山峰上有一古寺,名曰“松云庵”。同治卷《太湖县志》寺观中记载:“松云庵,地名响水崖,景殊幽胜,岩下石刻云‘庆元三年,王佐才饮福受胙于此,归时日已晡矣’。”站在庵前放眼四望,峰峦叠翠,乱云飞度,清风徐来,野鸟时鸣,樵歌互答,令人顿生置身世外之感。这里群峰如笏,奇石多姿,曲径通幽,水流湍急,是历代游人墨客吟诗作赋,休闲小憩的理想所在。山涧两边摩崖石刻随处可见。松云庵下水流湍急处崖高十数丈,王佐才的石刻就在此处。据有关资料介绍,王佐才,字昌辅,诸生,南宋崇安人,善画墨竹。高宗建炎间范汝为叛,佐才率义兵御建阳,以功补承信郎。后为吉州水军统领,与敌力战,中流舟坏而没。其《答秦兵部求墨竹二首》如下:

其一

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

吟余未懒萧疎兴,曾写离披一两枝。

其二

墨传高节未为精,虚辱佳篇拂素屏。

不敢持毫强羞缩,喜公心已厌丹青。

但是,根据其生平简介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距离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有70年,这个王佐才显然没有活到这个时候。那么,在响水崖留题的王佐才生平如何,有待考证。从题刻内容看,饮福受胙是祭祀的一个环节,上至皇帝祭天,孔庙祭孔,下至民间祭祖,例行如此。古人认为,祭祀时使用的酒肉等物,在祭祀过程中供神灵祖先享用过后便得到了他们的祝福,祭祀临近结束时,饮福酒,吃胙肉,意味着得到神灵祖先的福荫和护佑。至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丁巳(1197)的某日,王佐才因为什么祭祀活动而在松云庵下的响水崖饮福受胙,则不得而知。想来应该是一次十分隆重的活动吧,否则他为什么还要乘兴题字刻石以作纪念呢?但至少可以说明,早在宋代,响水崖就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据说,响水崖“多宋人题咏”。但久经沧桑,山川易貌,刻石多模糊不可辨识。

明清时期,响水崖依然是人们游览观光的胜地。人们游赏之余,留下不少题咏之作。石庞游览响水崖后留下一首《游响水崖》;

独坐观其妙,映人肝胆清。

水心原不动,静听亦无声。

直以路艰险,因之鸣不平。

吾怀与俱远,万虑此时轻。

石庞(1671——1703),名兆庞,字晦村,号天外,太湖县城小西门人。乾隆卷《太湖县志》载;“生颖异,五岁能文。甫成童,博览百家。工诗赋词章丹青,擅顾虎头(即东晋杰出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之妙,交游多当代名人。”石庞好结友交游,—生不取仕途,著有诗文集《天外谈》四卷、《晦村初集》、《晦村二集》,戏曲作品《因缘梦》、《壶中天》、《无因仲〉、《济咙恨》、《薄命缘》、《后西厢》以及回文赋《雪赋》、《春赋》等。其作品被清代大文豪纪晓岚存目于《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三存目)。在这首诗中,诗人独坐观瀑,肝胆澄清,一时悟得禅机:水原本不动无声,只是因为地势的不平而流动,因为路途的崎岖而发声。如果没有地势的不平,水就不会流动;如果没有路途的崎岖,水就不会发声。原来水与地势的高下和路途的崎岖既对立又统一。正是人们普遍厌恶的后者为前者的流动和发声创造了条件。不然的话,死水一潭,既无灵性,又无声响,除了腐臭,还有何用?世间万事莫不如此,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又有什么顾虑放不下呢?面对响水崖的瀑布,石庞悟出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我们读着他的诗歌的时候,似乎也要跟着诗人因为“万虑此时轻”而手之舞之哩!

清代曾任州同的邑人蒋大桥曾游于松云庵,作《憩松云庵》云:

断崖闻水响,近寺见泉流。

习静僧调鹤,忘机客狎鸥。

藓苔封篆古,钟磬出幽林。

石壁题诗好,长歌纪胜游。

调鹤的山僧,狎鸥的游人,苔封的古篆,出林的钟磬,何等清幽,何等闲适,怎能不叫人流连忘返呢?

清康熙二十年太湖训导金坛人王汉烈陪同知县章时化等人游览响水崖,也留下一首《陪章明府汪左严游响水崖》:

山崇石溜共鸣琳,百折飞流出峡深。

雪映玉川春涧色,雨翻龙沫夜涛音。

习池雅作茅庵集,谢傅曾依片石吟。

我欲冥心尘外赏,多惭济胜倚云岑。

章时化,号雨斋,浙江会稽人,于康熙十九年至康熙二十四年任太湖知县。同治卷《太湖县志》有传:“令湖,勤敏有惠政。建县治厅事暨三台山塔、奎宿、大观诸楼。重修县志,捐置东山义冢。人称循吏。”同治卷《太湖县志》收录了章时化的两篇碑记——《大观楼碑记》和《义冢碑记》,以及《春日登大观楼》、《司空山纪事》等诗文。章知县修建三台山塔、大观楼、重建漕粮乡仓等工程,均有当时的知名人士撰文立碑纪念。其中重建漕仓一事还被回乡休假的大学士张英(桐城人)所闻,并为之写下《重建漕粮乡仓记》一文。张大学士在文中仿借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序”中的话盛赞章时化重建漕粮乡仓之举,“得结辈数十公,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郡伯佐,万物吐气,天下治安可待者。侯(指章时化)将与道州媲媺千古矣。”意思是朝廷若能得到数十位章知县这样的贤能之士,天下长治久安就指日可待了。章知县是一位务实的文雅之士,不仅治理有方,而且重视教化,堪称政绩斐然。休暇之时与同僚士人享受畅游响水崖之乐,也许他的心里正在暗自与欧阳修较劲吧?

清康熙二十年太湖教谕黟县人何邦猷,多次游览响水崖,他的《重游响水崖》诗也写得别有情趣:

熙州山水此幽深,曾忆同人载酒行。

绝壁松风传远籁,隔溪篱竹带余阴。

滃濛雾气疑霏玉,滴沥泉声讶碎琴。

更有闲云时出岫,悠然不系到如今。

有松风传籁、篱竹余阴、雾气菲玉、泉声鼓琴、闲云出岫,更有同人载酒,相率而行,或吟或啸,岂不乐哉?何教谕在太湖任教谕整整十年,同时任太湖训导的是吴道宽(临淮人)、姜蓥如(华亭人)。其间任太湖知县的正好是章时化和王庭。十年中,何邦猷一而再,再而三地呼朋引伴,游响水崖,登松云寺,沉迷在太湖的山水之中。

康熙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太湖知县王庭,也是一个风雅之士。同治卷《太湖县志》载:“王庭,号迪庵,湖广汉州人,令湖。政尚简易,吏民便之。继章时化补修县志。多所捐建,以廉洁称。”同时载有他增修学宫明伦堂、新建府城内太湖粮仓、新建宣化亭等碑记三篇。另有《西风洞》、《四面山》、《大观亭》、《响水崖》等诗。其中《响水崖》写道:

闲亭载酒一凭临,坐对流泉兴易深。

幸有朗音堪洗耳,尚余清况可盟心。

惊涛晓撼山花落,骤雨横飞岸柳阴。

更得响从霄汉去,下方何处不甘霖。

诗中不仅赞叹响水崖的流泉的洁净,“堪洗耳”、“可盟心”,而且表达了希望这里的流泉能够汇进霄汉,化作甘霖惠及天下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诗人的济世情怀。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守仁路过太湖时留下的《游龙山》一诗,其中“吾欲鞭龙起,为霖遍九州”两句抒发了王阳明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伟抱负。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王佐才石刻上方约二十米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壁,上面刻有王庭的行书“清流激湍”四字。每个字近一米见方,左有“康熙丁卯年阳春之吉”,右有“楚溳川王庭题书”。石刻整体形似一副巨大的匾额,镶嵌在这青山绿水之中,静静地为太湖的山川增胜。

被康熙年间河南督抚田文镜称为“奇男子”、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撰文赞为“伟丈夫”的鲁之裕,字亮侪,太湖县人,生于父亲云南任内,童年时在老家太湖读书,工书法、善骑射;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授内阁中书,出任河南确山县令和清河道、直隶布政司参政等职。为官数十年,在兴修水利、发展生产、革除旧习等方面多有建树。。著有《长芦盐志》、《下荆南志》、《式馨堂诗文集》等书,皆行于世。鲁之裕深爱家乡,深爱家乡的山水风物,对家乡太湖的山水多有游览并留下吟咏之作。他曾作《白乐山赋》,盛赞西汉南昌尉梅福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都曾流连忘返的白乐山。其《晚过响水崖》诗云:

夕阳枫引一川红,曲径偏于险处通。

山罨断云埋古寺,树留残叶敌秋风。

乱抛暑雪沾双袖,忽听晴雷起半空。

倾尽百壶归来疾,一鞭凉月水声中。

好一个“奇男子”!好一个“伟丈夫”!故乡风物在他的眼中就是与众不同:夕阳西下,红叶满川,仍然要穿越险处登上峰顶,寻找为断云所淹埋的古寺。眼前古树上残叶在秋风中飘荡,一个“敌”字,凸显生命的顽强。面对故乡的“暑雪”、“晴雷”,豪气顿生,百壶千杯,又算几何?顶着“凉月”,踏着“水声”,一声鞭响,归去如风。鲁亮侪啊鲁亮侪,你因冒险替蒙冤罢官的中牟县令申辩,挂冠而去而名闻天下,又因受文字狱牵累,作品被清廷禁毁,声华不显,鲜少为人所知,晚景凄凉,但是“触目生怜因故我,到头不改是初心”(《奉和吴大中丞试院偶题》)。你就是你,你还是你!“千松拔地熊罴撼,一水喷空霹雳狂。”(鲁之裕《同丹徒潘虬资玉湑游海会寺》)

直到近现代,响水崖仍然吸引着人们去寻幽探胜。李淑道(1887-1950),响水崖下面的树林冲人,曾出任过区长和县参议员,后在私塾任教四十余年,颇有声名,著有《圃角楼诗草》等。某年春日,他带着学生游览响水崖,曾赋诗云:“空响情愈壮,灵踪旧不磨。徘徊春正暮,同咏浴沂歌。”诗人正经历着时代的剧变,但心中却充满着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响水崖附近的可溪冲,居住着树林冲李氏的分支李家齐的子孙。文人学士的往来,也许对他们产生过某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道光以后,这个家族中终于出现了李世彬、李德泂父子两进士(父子官至知府)及三名举人,从而一举成为太湖县的大户之一。


龙门寺萦绕钟磬声

出响水崖峡谷,继续向上,大龙山、云龙山相峙而立,“两山对峙如门”(清乾隆26年《太湖县志》),山内“深崖洞岫,风云之所畜泄”。“修林茂竹,四时未尝易叶。游方之士,至辄忘归。”(《全宋书》卷三十二)龙门山是太湖县一座名山,山中有一井,名叫“龙井”,井内“涌泉清池,青碧之所隐见”(《全宋书》卷三十二),是古时乡人设坛求雨之地。相传乡人到此设坛求雨,十分灵验。

北宋乾德五年(967),晓遵禅师来到龙门山,“顾瞻林泉,有怀栖息”,“邑人宋仁瑗,辍其陇亩,以奉宴居。”(《全宋书》卷三十二)晓遵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深得当地乡人尊重。一年后,“庐江人侯霸,大施资贿,以奉经营,数年之间,蔚然崇构”(《全宋书》卷三十二)。寺院规模恢宏,金碧辉煌。寺院建成之后,禅师徒步进京,“对杨云陛,恩旨嘉赏”(《全宋书》卷三十二),宋太祖赐号“乾明禅院”。因此,龙门寺初名“乾明禅院”,是太湖县由朝庭命名的寺院之一。

北宋中后期,清远禅师住持于此。清远禅师(1067-1120),俗姓李,今四川邛崃人。自幼出家,因攻读佛经,不能理解其深奥道理,于是离开四川,沿长江东下,遍访禅林高僧。后游至今潜山太平寺时,经住持师临济宗黄龙派高僧灵源惟清禅师的指点,来到了当时我国禅宗文化发展重地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拜临济宗杨岐派三代传人、“天下第一等宗师”(《续传灯录》卷25)五祖法演为师。在海会寺,清远与克勤、慧勤一起,在五祖法演的教诲下,深得禅宗法印,他们相继离开海会寺后,“皆知名当世” ,史称“演门三杰”、“南堂三佛”和“佛门三杰”。

清远禅师离开海会寺后,初住太湖县大中寺,数年后应请住持太湖县龙门寺。清远在龙门寺传法十二年,引来无数学人。据《清远禅师碑》记载,清远“其在龙门,道望尤振。四方学者皆曰:‘吾必师龙门。’由是云集至,居无所容”。龙门山一时高僧云集,学人如云,寺院也从此步入了辉煌时期。据史料记载,清远在龙门寺培养了雪堂道行等21位高僧。他们离开太湖龙门山后,各为一方化主,将临济宗杨岐派思想传播到今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等地。南宋时期,日本僧泉涌俊(1166-1227)拜清远的再传弟子无聪为师,接受临济宗杨岐禅法,并将临济宗杨岐派首传日本。如今,杨岐派已成为日本的重要禅宗宗派。龙门山与龙门清远禅师一起,扬名海内外。

清远住持龙门寺期间,对寺院进行了扩建,寺院修复竣工后,北宋著名诗人郭祥正亲自来寺“散施宝盖”(《龙门清远禅师语录》)。清远又主持修建了在禅林中颇具影响的灵光台,以安葬龙门寺禅僧火后灵骨。灵光台建成后,清远亲自题写碑铭:

题灵光台壁

政和七年院成,别于南山下作灵光台。台上立双浮图,西向见日没处,是谓归根收藏之旨也。一窣堵波,以奉前后宗师化尽报体。一窣堵波,用安十方禅僧火后遗骨。是二者爰彰寂灭之道,殊途而同归,万灵咸会者也。吾之朽骨,亦藏于此,世宜遵守之。长而且久,与夫虚空齐寿者。

宋政和八年(1118)年九月,清远奉旨移住和州(今安徽省含山县)褒禅山寺,但仅居一年余时间,便以病退,寄居在与自己情谊深厚的同门师兄克勤住持的江宁蒋山寺的东堂。不久病逝,遵照清远生前遗愿,门下弟子将他的灵骨从江宁蒋山寺迎回太湖县龙门寺,安葬在他生前亲建的灵光台附近,并建有灵塔。

清远继承了白云守端、五祖法演培养人才的方法,对弟子要求十分严格。他说:百丈清规,大概标正检邪。轨物齐众,乃因时以制后人之情。夫人之情犹水也,规矩礼法为堤防。堤防不固,必致奔突,人之情不制则肆乱。故去情息妄,禁恶止邪,不可一时亡规矩。(《禅林宝训》)清远这段话生动地阐明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要旨。禅宗提倡“勤修戒定慧,力戒贪嗔痴”。什么是“勤修戒定慧”?一言以蔽之,就是“筑提防”、“立规矩”;什么是“力戒贪嗔痴”?就是以堤防水,以规矩“去情息妄,禁恶止邪”。其思想不仅与儒家的“修齐治平”有相通之处,也是值得今天借鉴的。

清远禅师因长期住持龙门山龙门寺,故史称龙门清远禅师,又因晚年经枢密史邓洵武奏请,宋徽宗亲赐紫衣和佛眼佛号,故史上又称佛眼清远禅师。据清乾隆26年《太湖县志》记载,清远在太湖县期间,还对今位于晋熙镇的千佛寺和位于小池镇的独阜寺进行了扩建,使之成为古驿道旁的重要禅寺。

到了明代,另一件事情又让龙门寺再次兴盛起来。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当初曾进入今安徽省凤阳县“皇觉寺”为僧。朱元璋即位后,他的师傅已住持龙门山龙门寺。传说为感谢师傅恩德,朱元璋曾驾临龙门寺,并御书“第一方丈”四字匾额赠予师傅,悬于寺内。现寺内尚存当年喂过御马的石质马槽一个。据说后来朱元璋还御赐“开山佛眼祖师”匾额一块。龙门寺因此更加声名远播,香火旺盛。

龙门寺原有三重佛殿及偏殿、藏经楼等房屋近百间。藏经楼中藏有朱元璋(一说系明人楚玉题)《题龙门寺竹》诗一首,诗曰:

懒云不肯露楼台,百衲高人手自栽。

叶叶引风吹夜月,半窗晴色供如来。

竹影如云慵懒地遮蔽了楼台,月夜里,风拂竹影,珊珊可爱,影映纱窗,如诗如画。这些寺中的高僧亲手种植的竹子,应该是献给如来的贡品吧,我辈凡人,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进入到禅定的境界了。在儒家眼里,竹即是诗;在佛家眼中也许竹就是禅吧。种一颗竹,怕不就是种下一段禅缘。

明朝嘉靖年间太湖知县翁溥,进士出身,“任恕明决,洞悉时务”,“尤雅嗜文学,嘉与士类,邑之名胜,多所传记”,后来官至侍郎。他的《龙门寺》一诗,颇具风味:

何处山房可醉翁,龙门钟鼓白云中。

攀援十里藤萝路,问讯三年抚字功。

田父壶飧来古刹,野僧芋栗献秋风。

兴高坐对青山酌,闲看鹿麋眠短蓬。

知县亲自下乡察看自己的治理政绩,视察民情。他劈开藤萝,“攀援十里”,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白云深处传来钟鼓之声,这位“雅嗜文学”的知县顿时来了兴致,不辞劳累,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柳暗花明”的龙门寺。山里从来没有见过县太爷的农人纷纷提了自家的腊酒和豆菽来到古寺,寺里的僧人也拿出自己耕种收货的芋头和山果,来到招待贵客。对面的青山上,一只长尾巴的野雉带着清脆的鸣叫声飞过,两只躺在灌木丛里酣眠的梅花鹿略略抬头觑了一眼,依旧倒头就睡,继续刚才的好梦。好一个“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好一幅天人和谐、官民同乐的图画!如果欧阳修先生泉下有知,恐怕都要羡煞了吧?

清代邑人阮袷最爱此寺,一再住宿寺中。其《再宿龙门寺》不仅描述了游览的见闻,还记录了诗人夜宿山寺的感悟:

幽径龙门灵鹫山,嶙峋崖岫又重攀。

看松对菊惊秋老,说偈谈诗遇客闲。

飞倦鸟依青嶂宿,乞来僧共白云还。

钟声入夜尘心冷,笑指浮生似梦间。

看松赏菊,说偈谈诗,何等赏心乐事!倦鸟归林,乞僧还寺,钟声已杳,夜色渐浓,一入古寺尘心冷,笑看世间似梦间。哪一个奔波在坎坷人生之路上的俗人不心有同感呢!

再看看僧人眼中的龙门寺。清初僧人雪樵路过龙门寺,亦留下一首《龙门寺》:

野人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停骖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湲。

一位风尘仆仆的僧人,乘着一辆马车缓缓而行,来到一片巨大的山岩跟前,抬头一望,对面两座青峰相对兀立,白云缭绕的山顶上一缕炊烟正袅袅升起。僧人停下马车,走进大路旁边的一座茶棚。店家奉上热气腾腾的茶水,僧人慢条斯理地闻着悠悠的茶香,开口问道:“店家,对面这山叫什么山?”店家答道:“此山叫做龙门山。”僧人不禁喜出望外,感叹说:“这就是龙门山啊!那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龙门寺吧?”店家说:“正是!”僧人忽然站起身来,面向龙门寺的方向,双手合十,口中喃喃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一个小灵鹫峰啊!”说完,僧人告别店家,弃了车子,背了笠子,沿着一条小溪向着龙门寺的方向走去。

暮色苍茫,溪水潺湲,背影朦胧。龙门山凭着它独特的魅力,就是这样吸引了路过的僧人。

龙门寺同样吸引着远远近近的文人雅士去观光揽胜。龙门山幽静的环境也为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圆融提供了场所。树林冲状元李振钧的父亲李长森官至江宁布政使后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树林冲养老,直到道光三年(1823)去世。前后八年,年年都要去龙门山游赏。李振钧在《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诗中有“八年几度依游屐”之句,并自注云:“先大人退归八载,每岁必至此山游眺。”李振钧几乎年年陪侍父亲一起去,同去的肯定也不乏太湖的文人学士。其时应有诗文酬唱,可惜都没有见到。但是,我们从李振钧的《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八首却可以领略一斑。其中第六首是这样写的:

湖山一望水云宽,暂割新愁接旧欢。

狂客不衫还不履,奇峰如笏更如冠。

乍闻鹫岭传清梵,直上龙门接广寒。

归去来兮明月路,满头菊影笑相看。

重阳佳节,一班文人雅士抛却一切烦恼,相邀去游龙门寺。在如笏如冠的群峰之间的山路上,不衫不履,尽情疯狂,尽情啸傲。忽然小灵鹫峰传来清脆悠扬的钟磬之声,仿佛一声召唤,人们一口气冲上前去,龙门就在眼前。透过两山对峙形成的龙门,云遮雾罩中的龙门寺犹如天上的广寒宫一般,隐约缥缈。大家不由得放轻了脚步,心中肃然起敬。一天下来,大家同龙门寺的和尚们谈禅说佛,到龙门山上折茱萸、赏菊花,然后去九井溪搜奇揽胜,归途已是夜幕降临,月色朦胧。大家的头上插着菊花,身上佩着茱萸,互相捉弄,互相取笑,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此等乐趣,与“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有何逊色啊!

先贤已去,只有龙门寺的钟磬声依然萦绕在山水之间,诉说着它的历史和辉煌。

九井溪曲通石龙洞

出龙门寺向右上行,进入九井溪。九井溪是流经树林冲的洪家河的南侧支流。这里四面环山,群峰耸立。一年四季青翠欲滴,溪水潺潺,鸟语花香。信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山路的左边是茂密的森林,右边则是一条幽深的峡谷,名叫龙潭谷。其中有一段河床,比较陡峭,起伏较大。河底全部是大大小小灰白色的石头。走着走着,突然传来很大的水声。举头望去,河谷出现了一大片银白色的沙滩,沙滩拥着一个很清澈的深潭。水潭里边高高耸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仿佛一尊人像,形成一道高高的屏障,挡住了上游湍急的河水。被挡住的河水撞击着巨石,然后从巨石的两边奔腾直下,形成两道瀑布,落入深潭,发出隆隆的轰鸣声。碧绿的潭水被激起层层水波涌向出口处,长年累月被卷起的泥沙形成了一块洁白的沙滩,仿佛银子铺就。沙滩环抱着水潭,犹如一块硕大的银镶玉,镶嵌在两块更加巨大的翡翠当中。那块人形的石头叫做菩萨石,下面的水潭就叫做菩萨潭。又因为河水从菩萨石的两边“飞流直下三千尺”,犹如两条巨龙扑入潭中,又叫做龙潭。这条峡谷因此叫做龙潭谷。

菩萨潭的上面一段河道宽阔平坦,布满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天晴的时候,河水在石头间汩汩流淌,正是大人小孩嬉戏玩耍的好去处。遇上大雨过后,河水上涨,石头大多不见了,只听见水底石头相互碰撞发出连绵不绝的轰响。河水裹挟着砂石冲向菩萨石,激起满河的水雾,甚为壮观。

继续上行,峡谷越来越逼仄,小河也越来越弯曲。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隐隐约约听见上面似有人声,转过一道山弯,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几棵百年老樟树撑起一方浓阴。浓阴深处,藏着一个小小的村子。这里叫做庙基墩。传说庙基墩原来有座庙,住着师徒两个和尚。徒弟负责砍柴烧饭洗衣等杂活,一天,师父到厨房发现柴房没柴,就教训徒弟不要太懒,让他上山砍柴。几天过去了,灶台下依然没有柴禾,但每天还是准时开饭。师父决定一探究竟,想看看饭是怎么煮熟的。一天早饭后,师父假装外出,到烧午饭时分看到烟囱冒烟了,便偷偷回到庙里从门缝望过去,发现徒弟正将自己的双脚放在灶堂里烧得正旺。师父推门而入,拿起一根拨火棍就要打徒弟,徒弟拔腿就跑。师父跟在后面追,经九井溪沿溪追上,追到最上面的第一口井时徒弟跳入井中,化作一条飞龙腾云驾雾飞上天去。原来徒弟已早得道成仙,成为三级龙王。当地至今仍然传说,“三级龙王,九井得道”。

村子左边有一个初看不甚起眼的山冲,就是九井溪。九井溪发源于桂花崖的石龙洞。沿途高山深涧峭壁飞泉顺势而下,一路上形成大小不一的九个瀑布。瀑布巨大的落差强大的水流冲击河床形成断断续续的九个深潭,故名“九井”。最养眼的是其中第八井,名字叫做“屋檐井”。溪水奔腾到此,突然遇到一道数丈宽的略带弧形的石壁,溪水从石壁倾泻而下,好像下大暴雨时从屋檐飞泻而下的水帘,这个瀑布以此得名。令人称奇的是,在瀑布形成的水帘里面刀削似的岩壁上有一小孔。小孔里有一股山泉喷涌而出,仿佛从茶壶嘴里喷射的水柱,冲破外面的水帘形成瀑中瀑的奇观。

瀑布冲击而成的深潭就是屋檐井。潭水清澈如碧,潭面涟漪荡漾。水潭四周青树翠蔓,蒙络摇缀,间以绿竹摇曳,甚为可观,倒影潭中又被水波揉碎,几寸长的斑斓小鱼流连其间,时而游至岸边,小小的嘴巴露出水面一开一合,忽地转身游向潭底,似与游人相乐。由此穿越密林,攀援而上,就可以直达九井溪的源头——石龙洞。

同治卷《太湖县志》“古迹”对石龙洞有一段详细的记载:“石龙洞在大龙山佛慈岭,去佛慈庵里许。岭上有桂花崖,崖口刻‘石龙洞’三字。洞有三,下一洞大石磊落,中可容数十人,有石床、石凳、石门,时有蝙蝠飞出,大如盘。由洞外曲折盘旋,至中岩,有洞,亦大石层累而成,中敞天窗,玲珑透露,有泉涌出,下注成溪。由岩斜行扪萝至上洞,有巨石架于山涧之间,中有龙潭,深不可测,春夏间常生云雾,土人云:时有龙蜿蜒从洞出,作霖雨,故名。岩上有丹桂数株,经秋香闻数里。峭壁石刻有‘隆庆二年开肇’六字。有‘桂花岩’‘云壁’、‘冰洞’、‘会海源流’‘峭壁飞泉’等字,皆径尺余,飞白生动,系邑令王庭书。其他石刻甚多,年久苔藓斑斓,字半剥落不可读。”隆庆为明穆宗朱载垕的年号,“隆庆二年”即一五六八年。谁人开凿已经不得而知。

从村子右边上去,一路上还有纪念包拯的包公庙,仙人瀑布,张家河瀑布群。向西南翻过太宿埂去就是宿松县有名的南国小长城——白崖寨。西边依次是六省坡、金子坳、老虎洞大峡谷。

北边一山之隔的徐家宕,是徐家鼎“父子三进士”的老家。这里苍松翠竹漫山遍野,四面环山,中间一块不大的平地,当地人称为“宕”,其中心较高,形似莲花座,当地人称之为“莲花墩”。周围高山的泉水在莲花墩汇集,切断岩层形成一处50多米高的瀑布,叫做莲花瀑。瀑布冲出一条深涧,当地人称龙须沟。

传说很久以前,徐宕有一美女名叫花姑。花姑自小聪明伶俐,貌若天仙,琴棋书画无所不会。那时山中有一条鳌龙时常兴风作浪,无恶不作。可就是这个祸及百姓的怪物却偏偏看上了花姑,要娶她为妻。鳌龙百般纠缠,花姑却誓死不从。鳌龙气急败坏扬言要水淹徐家宕,以此相威胁。花姑为了保护当地百姓,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攀上一处高崖,纵身跳下山谷,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姑娘,把她跳崖的地方叫做花岩。从那时起,经常有人在花岩下看见一种奇花,这种花在半夜子时开放,芬芳扑鼻绮丽无比。花姑的善行感动了南海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足踏莲花赶来,与鳌龙斗法七十二个回合,最终将其收服。随后观音菩萨卸下莲花宝座乘鳌而去,鳌龙身上撒下一路龙须。于是,留下了今天的莲花墩与龙须沟。

棠梨宫回荡英雄气

树林冲出口处就是江淮南下湖广的古驿道。古驿道绵延至此,穿畈而过。东边一道不高的山岗,上面一座巍峨的庙宇,匾额上赫然写着“张睢阳庙”四个大字。张睢阳庙,俗称棠梨宫,又名药王庙,距离枫香驿不到十里。此庙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受祀者除了张睢阳,还有许远、南霁云等人。

张睢阳,即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唐朝中期名臣。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数月后,安禄山就攻陷东都洛阳,称帝,国号为“大燕”。由于大唐王朝承平日久,而安禄山早有反意,声势浩大,于是一些州县的太守、县令早被燕军的气势吓得手足无措,望风而降。张巡拒绝投降派的劝降,率吏民大哭于真源玄元皇帝祠,然后起兵对抗燕军,响应者仅有千余人。张巡指挥有方、英勇善战,打了一次又一次胜仗,攻下一座又一座城池。在燕军步步紧逼,唐军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张巡拒绝了一次又一次的劝降,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和许远等将领一起坚持与燕军浴血奋战。因战功显赫,唐肃宗下敕书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至德二载(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合,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睢阳地当睢阳渠要冲,位置非常重要。此前,张巡主动放弃壅丘,与睢阳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等坚守睢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士固守,从早至午,接战二十余次,士气不衰。许远自以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而自己管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张巡任主帅后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张巡、许远等人孤军困守睢阳数月,后来粮食没有了,守军很多人因饥饿而死去。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来吃了,张巡甚至杀了爱妾,煮熟犒赏将士。许远也系其奴僮给士兵吃。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巡还对接近城墙的叛军将领晓以忠义,劝其反正。《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七》:贼将李怀忠过城下,巡问:“君事胡几何?”曰:“二期。”巡曰:“君祖、父官乎?”曰:“然。”君世受官,食天子粟,奈何从贼,关弓与我确?”怀忠曰:“不然,我昔为将,数死战,竟殁贼,此殆天也。”巡曰:“自古悖逆终夷灭,一日事平,君父母妻子并诛,何忍为此?”怀忠掩涕去,俄率其党数十人降。巡前后说降贼将甚多,皆得其死力。然而,一些唐朝官员却不是投降燕军,就是拥兵观望,不肯营救睢阳。《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御史大夫贺兰进明代巨节度,屯临淮,许叔冀、尚衡次彭城,皆观望莫肯救。巡使霁云如叔冀请师,不应,遣布数千端。霁云嫚骂马上,请决死斗,叔冀不敢应。”张巡、许远只得孤军奋战,誓死守城。就在困守孤城万分危急之时,张巡写下了著名的《守睢阳作》: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叛军知道睢阳已无外援,围攻更急。众人议论向东转移,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果放弃,叛军就会乘胜鼓噪南窜,江、淮必亡。而且带领饥饿士兵行军,必然到不了目的地。十月初九,叛军攻城,将士因伤病无法作战。张巡向西叩拜说:“孤城防卫之计已穷尽,不能保全了,臣活着不能报告陛下,死也一定变成鬼来杀贼。”尽管喋血苦战数月,终因寡不敌众,睢阳失守。《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记载:睢阳城陷后,张巡与许远一起被俘。睢阳将士见到张巡后,起立哭泣,张巡说:“大家镇静,不要怕,死是命中注定的。”众人都因悲伤而无法仰面正视他。尹子琦对张巡说:“听说您督战时,大声呼喊,往往眼眶破裂血流满面,牙也咬碎,何至于这样呢?”张巡答道:“我要用正气消灭逆贼,只是力不从心而已。”尹子琦发怒,用刀撬开他的嘴,发现只剩三、四颗牙齿。张巡骂着说:“我为君父而死,你投靠叛贼,乃是猪狗,怎能长久!”因此留下了“张睢阳齿”这一典故,被后世视为忠义的典型。尹子琦佩服他的气节,想要释放他。有人说:“他是谨守节义的人,怎肯为我所用?而且他得军心,不可留。”尹子琦于是以刀胁迫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尹子琦又逼南霁云投降,南霁云(人称“南八”)未应声。张巡呼叫:“南八,男儿一死而已,不能向不义的人投降!”南霁云笑着说:“想有所作为啊,您是了解我的,怎么敢不死!”也不肯投降,张巡于是与姚门言、雷万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终年四十九岁。

张巡死守睢阳,舍身殒命,保护江淮以南广大地区免受叛军蹂躏,不仅感动了朝廷,也感动了江淮之间和江南地区的百姓。各地纷纷建祠祭祀。太湖人民也在古驿道旁建起了这座张睢阳庙,供后人瞻仰和缅怀。正如明代邑人吕元《游棠梨宫》所写:

江淮报德当何如,庙食煌煌宜比栉。

湖民素有忠义心,牺牲肥豚蒸尝洁。

高亭特立棠梨隈,万古千秋励冰雪。

此后,路过此地的官员,大多停车凭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明朝文学家、史学家、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的《张睢阳庙》尤为著名:

不识松滋路,中丞何代祠。

椒兰纷玉座,风雪卷灵旗。

横笛声犹苦,神弦响易悲。

同堂真庙祀,南八是男儿。

王渔阳路过此地祭拜之后,在感叹这远离睢阳城的地方居然有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张睢阳庙的同时,又惊叹于张巡的神像前居然摆满了人们敬献的椒兰。悲苦的横笛和神弦,似乎还在诉说着张巡死守睢阳城的感人故事。一同享受祭祀的还有那个义薄云天的南霁云,足见此地的老百姓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面对此情此景,王渔阳的心中一定是感慨万千吧!

张睢阳庙四周树木葱茏,环境清幽,是太湖文人墨客喜欢游览凭吊的去处,留下了很多感人的诗篇。明代曾任浙江天台知县的邑人程伦《棠梨庙》诗云:

医公秉正气,充塞天地间。

睢阳郁孤愤,凛凛河岳寒。

皇天亮忠杰,厉鬼心犹丹。

吁嗟棠梨丘,庙食固所安。

邦人慎香火,名典唐衣冠。

凄风撼庭树,皎月明青山。

断碑几千古,耿烈照人寰。

进入清朝,棠梨庙已经颓废,康熙年间太湖知县章时化曾经募资重修。其《募修棠梨宫引》云:“张中丞以真源令起兵,捍守睢阳,宜睢阳之人世世祀之,可也。太湖距睢阳甚远,公生不莅其邑,不长其民,未尝有功于其地,当非神灵之所欲栖,胡为而棠梨有其柌,柌且数百年赫然不绝也?虽然,中丞以一旅保御商州,与贼大小数百战,城虽破,而东南获全。此其功不在睢阳,而在江淮;不在江淮,而在天下;不在一时,而在万世。彼其忠义之气,灿而为日星,峙而为山岳,泣而为风雨,幽而为鬼神,精灵英爽,固何时不在,何地不存,岂必在睢阳,亦岂必在棠梨也哉?是故,功在一方者,则一方祀之;功在天下万世者,则天下万世祀之。”在这里,章知县对张巡做了高度评价,说明了重修棠梨宫的缘由,其目的在于;“俾景仰之观瞻倍肃,斯神灵之生气长存。登其堂者,浩气激而义生;拜其像者,奸回对而汗下。”建祠祭祀,实际上就是竖起一面镜子,让人自警,催人自新。

邑人周继志有诗赞其事曰:

谁道睢阳志不伸,天将全节付斯人。

援兵底事迟三日,亡贼何难早一旬。

安史空思危社稷,南雷共是识君臣。

贤侯俎豆时丰洁,更使松杉祠庙新。

重修一新的棠梨宫殿宇轩昂,游人甚众,清代乾隆十五年武举、浙江嘉湖卫千总周继鹏《谒张睢阳庙》云:

当年忠烈震淮睢,此日馨香肃士耆。

裂眦如闻吞逆语,张髯想见战酣时。

斜阳树影横阶乱,古寺钟声出殿迟。

惆怅成仁勉同志,果然南八是男儿。

作为一个武官,他在拜谒张睢阳庙时,遥想张巡当年死守睢阳时“裂眦”“张髯”的英雄气概,以及城破后“惆怅成仁勉同志”英勇赴死的壮举,果真是“其堂者,浩气激而义生”。

乾隆三十三年举人、拣选知县赵文元曾作长诗《棠梨庙谒张中丞像》,极力赞颂张巡的功劳和品德,表达了对英雄义士的缅怀之情。

清朝时期太湖的第二位状元李振钧就住在离棠梨宫不远的树林冲。道光八年(1828),李振钧在屡试不售之后终于在本省乡试中考取举人。第二年首次参加会试即一举成名考中状元。李振钧在京城经历了太和殿传胪赐一甲一名进士及第和授为翰林院修撰的一番荣耀之后,于秋天请假回到故乡太湖。到家后,声名鹊起,自然少不了一番祭拜祖先、送往迎来等光宗耀祖活动之后,次年春天,李振钧和朋友一起游览棠梨宫,并乘兴在棠梨宫的粉墙上题诗一首:

棠梨宫题壁

棠梨花发鸟关关,野竹青青庙后山。

深院无人长昼静,白云让与老僧闲。

李振钧生活的嘉道年间,大清王朝承平日久,康乾盛世已成过往,加上满清朝廷对百姓的禁锢,对于英雄豪杰的崇拜之风消弭日久。张睢阳庙早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佛家寺庙了。新科状元,本应该豪气干云,可是读李振钧的这首诗,虽然能够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深院白云中感受到诗人的从容闲雅,却不禁让人想起杜甫的《蜀相》。“深院无人长昼静,白云让与老僧闲。”的诗句中隐隐约约回荡着“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余音。这首诗是美的,但是美得意味深长。

据说棠梨宫还有一副李振钧(一说是邑人李毅伯)所撰的长联;

鼓动睢阳,旗遮睢水,想当年雀空鼠尽,坚守百里城池,竟造成一门忠烈,真韧心,真杀气,真战骨;

风惊皖邑,气壮湖山,到今日棠放梨开,重构三重宫殿,同来吊万古英灵,有元帅,有夫人,有将军。

张巡死守睢阳、阻止叛军、保护江淮的英雄气概和城破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令山河肃然起敬,耿耿忠心铭记史册,光照人寰。太湖人士崇尚英雄的豪杰之气也可见一斑。

居住在龙门山下的李氏家族,沐浴山川之灵气,吮吸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过几代人的勤耕苦读,艰苦奋斗,终于在清朝的康乾盛世之后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人才,科甲连绵,名震一方。整个家族一共考起状元一人,进士十一人,举人八人,担任各级官吏二百余人。不但谱写了树林冲李氏辉煌的家族史,也在太湖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不仅是树林冲李氏的骄傲,也是太湖人民的骄傲!

如今的树林冲一带,已经被规划、建设成为一个融山水风光和状元文化与一体的“安徽省九井溪省级森林公园”,吸引着远远近近的人们寻幽访胜,感受独特的山水文化和状元文化。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