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螃蟹地形葬嘴巴还是眼睛好


正是三伏天,两具尸体在家摆不住,很快出现了臭味。

与其说尸体摆在家里,不如说摆在简易草棚子中。

草棚子是在云水大庙的走廓中搭建的。一条不长的走廓里有几十个这样的草棚子。

住在这里的人都是从南京城里逃出来的人。

自从日本鬼子临近南京之后,先后从这一座城市里逃出的人难计其数。

他们四处逃奔,有一部分便来到了这里。

死者一男一女,是夫妻两个。男的叫陶饭儿,女的叫陶吴氏。

陶饭儿今年61岁,陶吴氏今年59岁。

出城时,他们的“老巴子”一家陪伴着他们。

老夫妻有三儿一女。老大叫陶苦根,老二叫陶苦干,老三是一个女子,叫陶苦花,“老巴子”叫陶苦果。

陶苦根、陶苦干兄弟俩多年前就去了南洋擦皮鞋,一时回不来。陶苦花嫁到了扬州,目前也无法照料父母。能够承担此责任的目前只有“老巴子”。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倒霉要么不来,要来就接二连三。

战乱使人无家可归,身为当局者应该说算够倒霉的。更加倒霉的是,在“跑反”的路上,“老巴子”被溃败“转进”的“国军”抓了壮丁。更加更加倒霉的是儿媳妇见儿子被国民党大兵抓了壮丁,一时想不开,便投河自尽了。更加更加更加倒霉的是,老夫妻到云水镇才半个月便双双暴毙了。

他们为什么会双双暴毙呢?

这一出悲剧可能与食物中毒有关。

出门匆忙,带的食物不多,加上“国军”大兵哄抢,来到这儿所剩无几。

其实“肚子”这个东西是身体的本钱,又是身体的祸害。“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没有了吃的,好家伙,它便肆意妄为,非要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不可。

经不住饥饿折磨,老夫妻两个便叫跟前的刚满十岁的大孙子陶无量带着八岁的弟弟陶莫忧六岁的妹妹陶莫愁去要饭。

以身作则,老夫妻两个没有闲着,每天天不亮他们便拄着拐杖去村外荒山野地里刨食。

有一天,陶无量拣到了一只已经发臭的死猫,按理它是不可以吃的,但老夫妻两个为饥饿所迫,还是把它煮了。

吃了死猫肉之后,便出现了上面的结果。

陶无量兄妹三个因为怕臭吃得少,加上身体抵抗力强,逃过了一劫。

尸体越来越臭,当家的只不过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且家里一贫如洗,且又是外乡人,想让死者入土为安,难上加难。

无量慌了,莫忧忧了,莫愁愁了,他们整天哭哭啼啼。

就在三兄妹陷入绝境之时,幸运的是大庙中的独一无二的老和尚仁寿从外地化缘而归。

出家人慈悲为怀,他见二位逝者迟迟不得下葬,便积极地张罗起来。

经过一番奔波,他在离本镇四五里地的一处名叫义冢的地方找到唯一一块空地。

“义冢”,顾名思义,它是买不起墓地的穷人死后葬身之处。它原是寺院的财产,后来无偿地供穷人使用。

有了坟地之后,仁寿老和尚便请木匠打了两口棺材。棺材弄好之后,他请了四位熟悉的青壮男信徒,准备第二天一早将逝者下葬。

无巧不成书。就在仁寿老和尚张罗安葬陶饭儿、陶吴氏夫妇时,本镇靠盗墓起家的暴发户——六十开外的夏富仁的一条大黑狗被人毒死了。

按常理,狗死了能吃便吃,不能吃便埋。

夏富仁视这一条一惯依仗人势穷凶极恶、胡作非为的狗为兄弟,舍不得吃它,一心想把它埋了。

夏富仁想埋狗,凭他广有土地的家庭条件,此事实乃小菜一碟——根本就不是一件事儿。

斟酌再三,夏富仁后来把狗埋在了自家的菜园子中。

大黑狗刚埋掉,此时,有一个名叫刘半仙的风水先生跑来告诉他,在义冢那个地方,尚有一小块坡边地,它与坡下水沟相连,此地实为金螃蟹宝地。此宝地中藏着一只比大庙里的罗汉还要大的金螃蟹。此金螃蟹从外相看属于动物类,其实他就是财神爷的孪生兄弟,名叫招财童子。谁占据了这个风水宝地,以后他家里就会发得不能再发,富得不能再富;金子堆得像山一样高,银子多得要动担子挑------

偏偏这个夏富仁是一个特别相信迷信的人。

听了刘半仙的这一番话,夏富仁怨恨自己健康、长寿,恨不得马上去死。死了好葬在这一块风水宝地上,好让自己子孙后代发旺又发旺,发旺至极。

他尚怨恨自己的三妻四妾、孝儿贤孙目前没有一个死的,恨不得他们中有一位马上死掉才好。

他们该死不死,夏富仁黔驴技穷,想不出具体好办法让他们玩完,只得一个劲儿地扼腕叹息。

古诗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个节骨眼上,夏富仁忽然想起了自家刚刚埋掉的大黑狗。

他心想,关健时候,偏偏争气、靠得住的是他的这一位“兄弟”。有此死难的“兄弟”挺身而出,他想不争这一块风水宝地也不成。

听说仁寿老和尚想把两位逝者葬在义冢的风水宝地上之后,夏富仁立马叫自己的“狗腿子”夏富宽去干涉。在夏富宽的威逼之下,慑于他的淫威,仁寿老和尚只得含泪让步。

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金螃蟹宝地之后,夏富仁便紧锣密鼓地张罗大黑狗的葬礼。

仁寿老和尚敌不过强人、恶徒,失去坟地之后,一直垂泪,不分白天黑夜。

尸体越来越臭,三个孩子嚎哭不已,仁寿老和尚一时无计可使。

此情此景某日被一位名叫昝礼义的香客发现,他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就在夏富仁家的大黑狗穿了长袍马褂入殓出殡之日,昝礼义的老表“云山三快”之一“快刀”甘承龙也行动起来。

首先要说明的是何为“云山三快”。

在离云水镇约二十里地的地方,有一座名叫云山的大山。这一座大山神龙见首不见尾,且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它自古以来就是绿林好汉的啸聚地。

如今正值乱世,世道艰难,生存不易,一些人铤而走险实属难免,山上便又热闹起来。

在这些人之中,论武功,有三个人出类拔萃。他们是甘承龙、衡冰、端木小彪。

甘承龙善使一柄大刀。面对敌人,手起刀落实乃家常便饭,因此人称“快刀”。

衡冰善骑射。骑马射箭,百步穿杨,因此人称“快箭”。端木小彪拳脚了得,往往眼到拳到脚到,因此人称“快拳”或“快脚”。

他们三人年龄甘承龙居长,衡冰居中,端木小彪居末。他们相互之间称大哥、二哥、小弟。而其他人则称他们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

当日,“快刀”听老表昝礼义说了庙中之事之后,气得肺快炸了。

他本身是一个行侠仗义之人,嗜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今天遇此不平之事,以他的性格,他岂能袖手旁观。

夏富仁替狗入殓,“快刀”针锋相对,他叫二位兄弟弄了一头狼来。

今日夏富仁为狗出殡,“快刀”便带领兄弟们抬着棺材一路吹吹打打往义冢奔来。

在临近义冢时,双方狭路相逢。

狭路相逢,互不相让。成为对手之后,相互就要比一比,争个气势。

比试论排场。看一看谁的人多,谁的唢呐响,谁的衣服贵,谁的棺材大,谁的孝子贤孙惹人注目。

经过一番比试之后,双方发现论排场不相上下。

于是,双方开始“吃讲茶”。

夏富仁性子急,火气大,蛮横无礼,先说。

“甘老弟,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今天毕竟在我的地头上行事,你老弟得让我三分才对!今天你让我三分,明日上我家吃饭我先敬你一杯酒!”

“夏先生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此事涉及到两位死者的辈份,自然马虎不得!”甘承龙冷笑道。

“此话怎讲?!”夏富仁眼睛瞪得像田螺似的。

“此话慢慢讲!夏先生,我先问你一句:夏先生你说,是舅舅请外甥子吃‘味水’呢,还是外甥子请舅舅吃‘滚水’呢?”甘承龙从容淡定地说道。

“当然是外甥子请舅舅吃‘味水’,舅舅请外甥子吃‘滚水’!”夏富仁想也没有想便扯着喉咙吼道。

“夏先生,这就对了!”甘承龙高声笑着说道。“俗话说‘狼是狗的舅舅’。今日夏先生替自家的狗下葬,而我甘某人替自家的狼下葬,狭路相逢,岂有舅舅让外甥的道理?!”

“是啊!是啊!岂有舅舅让外甥的道理!”他的众多的披麻戴孝的兄弟们附和道。

“狗是我养的,是我家的,而狼是野生的,可不是你们家的!”夏富仁毕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老江湖,他只眼珠子一转,便想出了一个理由。

“夏先生,话可不能这么讲!夏先生,你可知道我们这些人是干什么的?!”甘承龙压低声音问道。

“你们是在云山山上混的人!”夏富仁底气显得不足,看起来有一点儿沮丧。

“说得不错!”甘承龙点了点头。“我们这些以山为家的人,没屋没房,没铺没床,跟野人一样!人都是野的了,那狼不就跟兄弟朋友一样?!”他笑容灿烂,显得睿智多谋。

“咂!”夏富仁虽然气得白眼珠子直翻,但是却找不到一句理直气壮的话来驳斥他。

为了彻底征服对手,让对手死心,此时甘承龙朝身边二位得力兄弟使了使眼色。

“夏先生,我自报家门。我叫衡冰,绰号‘快箭’。你别看我小,可我耍箭的本事可不小。人家往往一箭射一只鸟,而我往往一箭射俩。不信你瞧!”说罢,他挽弓搭箭。

“嗖”的一声,利箭穿夏富仁裤裆而过。

利箭过裆,夏富仁吓得浑身哆嗦。

“来人啦!来人啦!‘黑豹’!‘黑豹’!快来保护我!快来保护我!有人要杀我!有人要杀我!”他一边直蹦直跳一边大喊大叫。

“夏老爷!夏老爷!”那个被他称做“黑豹”的保镖急切地喊道。

“‘黑豹’,养兵一日,用兵一时,快快出手,将这一帮野人统统赶走!”丧失理智的夏富仁自恃保镖们枪多,便气急败坏地说道。

主子话音刚落,“黑豹”便拔出枪来。

他刚举起枪,端木小彪飞起一脚,把他手中的枪踢得老远。

“啊!”被踢痛了手,他发出一声惨叫。

他骤然遭此打击之后,他其他兄弟们也不能幸免。因为端木小彪是出了名的“快拳”、“快脚”。

保镖们纷纷倒地,个个痛得吱呀咧嘴,枪摔得到处都是。

见此情景,夏富仁傻了眼。

“夏富仁,你为富不仁!为富不仁,必遭天谴!夏富仁,今天你名义上为狗出殡,依我看你在为你出殡!你若想死就赶紧钻进棺材里,你若不想死,就赶快滚回家!”甘承龙声色俱厉,说道。

闻言,夏富仁吓得屁滚尿流。

“滚!”见夏富仁等人弃棺材于不顾逃之夭夭,甘承龙忍不住大吼一声。

赶走了夏富仁等人,甘承龙带部分兄弟直奔云水大庙。他们要把陶饭儿、陶吴氏夫妻的棺材抬到义冢金螃蟹宝地安葬。剩下的兄弟们留在原地做下葬的准备工作。

甘承龙等人走时虎虎生风,在他们身后,不久,两口棺材便熊熊燃烧起来。

俗话说“富不天生,穷不生根”。成了孤儿之后,陶无量兄妹三个在云水大庙仁寿老和尚的帮助之下,在庙里磨起了豆腐。

磨出来的豆腐一部分在街上卖,一部分卖给庙里。

他们起早贪黑,辛苦地劳作。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陶无量兄妹三个成了远近有名的富翁。

为了把事业做得更大,陶无量兄妹三个在解放前全部去了新加坡。

改革开放,激发了华侨们报效祖国、造福乡梓的热情。

在此热情的驱动之下,陶无量兄妹三个先后为家乡铺路造桥,并且先后兴建了中学、小学、医院。另外他们还在早就夷为平地的云水大庙旧址上重建了这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名刹。

陶无量兄妹三个在家乡频行善举,当地的老百姓在由衷地赞美他们的懿行之时,不忘津津乐道有关金螃蟹宝地传闻、轶事。

金螃蟹宝地传闻、轶事是焉非焉,凡夫俗子往往不得而知。若想彻底弄清其秘密,他们还须神仙、高人指点。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