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的宝珠是指什么


同事的老家在宝珠村。应同事盛情邀请,我们一同到她老家看一看。

出行的时候,虽天公不作美,绵绵小雨,加之山路盘绕,车子颠簸得厉害,但也难挡大家的兴致。一路有说有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快就到了。

在村口,我便被一座木质结构的廊桥惊艳了。众所周知,随着现代建筑材料的兴起,中国古代传统的榫卯结构的桥梁,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这里又见到了廊桥,仿佛邂逅了一个被时光遗忘了的故友,那种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桥头边上的石碑,写着“凌云桥”。这是一座“风水桥”,始建于清代,1987年重建。桥为木石结构,单孔,全长27米,桥台砌卵石,桥面铺设不经打磨的、不规整的块石,显得特别的古朴自然。桥上建廊屋,抬梁式木构架。桥下并没有流水,这一点与传统意义上的桥不同。听同事介绍,这座桥与村尾的“宝珠桥”一样,都是用来聚风水的。村头、村尾两桥对峙,将宝珠村揽在怀里,形成一个天然的聚宝盆。

桥头有一丛美人蕉,艳丽的花朵,与古朴的木桥相映成趣,给木桥增添了青春与活力。同事介绍说,小村,共有四座木构廊桥。我不禁感叹:难得一见的木结构廊桥,在小村庄里来了一场美丽的聚会!

经过“凌云桥”。我们一行又观赏了村里的另一座桥:“接龙桥”。桥长二十来米,共26柱5楹,桥身木质结构,廊屋为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顶覆青瓦,两侧有护栏,设长凳,行人可以在此间避雨,休憩,纳凉。桥始建于清代,1942年重建。据说,最初建桥者是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的举人卢畏垒,嘉庆年间,他担任宜昌分府知府,一身正气,公正廉洁。最值得敬佩的是将治理黄河后节余的万两白银如数上缴,不料却被上司私吞。他知道后,怒而上书皇帝,追究贪官,因此,得罪了权贵,丢官去职。回乡后,以耕读为乐,同时还为乡亲做了不少好事,“接龙桥”便是他的善举之一。

宝珠村,有德之人居之,故,人杰地灵,是块宝地。

村子里,林木森森,二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随处可见。遒劲的枝干,点点的青苔,经历百年风雨沧桑,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有一棵三百多年的古树,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古树,主干完全蛀空,只留下树干边沿部分一圈残肢,却从旁生长出粗壮的一支干来,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从远处看,依然是一棵高大苍劲的老树,只有走近她,站在了她的左侧才能看清她沧桑的容颜。大树下方塌陷了大片的泥土,形成一个大的空洞,苍老的根裸露在外,不知有多少年的岁月了,但她仍坚强地支撑着古老的生命。傲然屹立在小路旁,风中雨里,守护着家园,朝晖夕阴下,迎来送往。

我满怀敬畏之情,在大树下默默地伫立良久,折服于她的坚强,惊叹于自然生命的顽强与神奇。

村里有一棵晴雨树,也很神奇。据说,树龄已有五百多年了。在夏天,当阳光照到树上,便有星星点点的“细雨”从树上飘落,天气越热,阳光越强烈,雨点就越大、越密,树缝中洒落的缕缕阳光与“细雨”交织,形成美丽的光环,如见彩虹。只可惜那天我并没有遇见这一神奇的景象,向同事求证,她说,父亲“少小离家老大回”,对她而言,虽说是老家,但呆的时间极少,没有亲见。

走在林间的小路,静谧清凉,林中空隙处,设有几处观景平台,供游人观景、歇息。站在平台上,脚下是云遮雾绕的山峦,让你有一种踏在云峰之上的感觉,如梦如幻。放眼远望,远处朦胧的连绵群山,飘渺迷离,如诗如画。云聚云散,云卷云舒,翻手云,覆手雨,变化莫测。穿行在林间与山云共徘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与山、与树、与云为伴,共度一段闲适的美好时光,宝珠,是个好地方。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