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荷池风水作用大吗


摘要:本文提出中国传统诗歌“赋”、“比”、“兴”的手法在园林艺术中的运用,中国传统诗文为园林艺术创造意境起到了主导作用,并提出园林工作者要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赋;比;兴;创造意境

作者简介:肖宁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

肖洲 西南民族大学教师.中国画硕士研究生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巨大而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独特风格,堪称为世界最精美的人工环境之一。

意境或意境论是中国美学对于世界美学思想独特而卓越的贡献。[1]辞海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说明,文艺作品要达到情景交融,才能称为有意境。

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国传统绘画、中国古典园林共同追求的中心内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泱泱大国。诗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于想象,语言凝炼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凑韵律。[2]诗歌在我国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中华民族总是用诗歌表现人生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抒发自己的精神感受,用诗歌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而又永远离不开自然界,因此追求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 统一的环境, 是一个崇高的理想,“天人合一”,就是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核心。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研究自然的社会风尚,促使艺术家产生了表现大自然的情感动力,反映在文学上,首先就产生了山水诗、田园诗,受此影响,山水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山水画的兴起,又促进了中国山水园林的发展。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许多园林都是由文人、画家规划建造,绘画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然就成为造园的宗旨。唐代诗人画家王维、诗人宋之问、白居易、宋代苏舜钦、欧阳修、苏东坡,元代倪云林,明代文征明都参与了造园,这些诗人画家规划的园林,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文人画家计成通过造园实践,著成《园冶》一书,较为系统地间述了他的造园主张,发展了造园理论,是我国古代比较完整的一部造园著作。计成在这本书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园林艺术批评的一条重要美学标准。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大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写景、言情、叙事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3]

明代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说,以引起所咏之辞也。[4]

“赋”为白描式的记事、状物,自然也含抒情表意;“比”、“兴”皆为托物寓情,且经常连在一起,很难绝对区分,都在追求“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都是要去捕捉、表达和创作出那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和韵味,两者相比,“兴”则更上一层,这就看出,中国诗歌贵情思而轻事实。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语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造园法,而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5]

既说造园如作诗文,怎样如作诗文,研究者各有所说。我认为,中国园林艺术造园置景,有实景可观,可谓似“赋”的手法;用借景延伸园林空间,可谓似“比”的手法;用诗文题写楹联匾额,用诗文升华园林意境,可谓似“兴”的手法。中国传统诗文为园林艺术创造意境起到了主导作用。

下面,我就分别试作探索。

一、“赋”的运用

“赋”,为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柳宗元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诗以赋的手法,写实景为主,创造了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艺术境界。中国园林通过选址布局、叠山理水、建筑经营、花木配置进行造园置景,有实景可观,可谓“赋”的运用。

王维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造园亦然,选好地后,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作为此园之特征,以此特征立意,在设计建造中,表达出预想的境界。

北京园明园“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园内景物皆因水而筑,招西山入园,终成 万园之园,既有皇家之气,也有自然风韵。清代诗人袁枚,在南京造随园,“随其高为之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就势取景,以“随”字来概括立意也。[6]

中国园林,自古以来即是以山水园为特色,山贵有脉,水贵有源。

园林叠山,有“大山用土,小山用石”之说。大山用土可栽培植物。叠石成山,更富表现力,它便于描写峭壁、濠涧、岩洞之类,给人以自然界岩石嶙峋的山景。园林除叠山以外,尚有“立峰”,这是单独欣赏的佳石,具备“透、漏、瘦”三个优点,达到玲珑剔透,方称佳品。

园林理水,其水体形式主要有湖泊、池塘、溪涧以及曲水、瀑布、潭、泉。 园林内山水总是配合,叠山理水要做到“水随山转,山因水活”,“ 溪水因山成曲径,山蹊随地作低平”,才能妙极自然。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变化多端,需要巧妙安排,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使之构成各种画面。

园林中的树木,最重树形姿态,或古树三五,或幽篁一丛, 起掩映衬托之用,或虬枝旁水,盘根依阿,则能入画矣。

传统园林在布局时,多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使景物曲折多变,构成如诗如画的景色。成都望江楼公园,主要建筑望江楼拔地而起,雄伟壮丽,周围是 疏密相间、稍低一点的清婉室、五云仙馆,形成了高低起伏对比。成都杜甫草堂,古木参天、满目青翠,流水萦回、小桥勾连,在苍楠翠竹的掩映衬托下,诗史堂等祠宇建筑更显得庄严肃穆而又古朴典雅。通过对比、衬托,使宾主分明,突出了重点。

中国园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以自然山水为师,又不照搬照抄,经过艺术加工,使园林既具自然景象,又注入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使园境充满诗情画意。

二、“比”的运用

“比”为以彼物比此物,即是借他物比此物。学诗百法中有“借物兴感法”,所谓“作诗随地可以兴感,非借物不可,借物则飘逸而不黏滞,超脱而不膚泛。”[7]在园林艺术中,有“借景”一法,可谓“比”法在园林中的运用。

计成在《园冶》中说:“园林巧于因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者屏之,嘉者收之,不分町畽,尽为烟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夫借景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8}所谓借景,即是延伸园林的空间,上可延天,下可伸水,远可伸外,近可相互延伸。借景可以有效的增加空间层次和空间深度,取得扩大空间的视觉效果,丰富空间内容和意境。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用一“见”字,似从有意无意之中借得南山之景,似乎在那一瞬间,诗人好像与自然完全融合,平静、完美。这一“见”字,既是诗中的借物兴感,又是陶家田园对南山的借景。

每当夕阳西下,游人站在颐和园万寿山半山之上,只见西边一抹青山,玉泉山塔影倒映入湖,下面是长堤翠柳,玉带桥隐见于柳影之中,真是园内园外融成一片佳景。[9]此乃借景西山,可谓大处着眼之借景。

苏州园林大部分为封闭性园林,园外无景可借,因此园内尽量采用“对景”的办法,其实“对景”与“借景”却是一回事。[10]

拙政园内的琵琶园,月门正对雪香云蔚亭,雪香云蔚亭一片, 即成画框中之景,从雪香云蔚亭对看琵琶园,湖光山色,又是别样美景。

借景借得妙者,有形之景如花景、树景、云景、水景,皆可因借,无形之景如风声、水声、鸟语、花香,一样可借。

苏州拙政园荷池,借雨打荷叶产生音响,取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为池边小阁,取名“留听阁”,即生出晚秋雨夜萧瑟之意境,引得无数诗迷留连忘返。

承德避暑山庄有一处建筑群,松林面积大,风掠松林而发出阵阵涛声,即借风声而取“万壑松风”,既展现了皇家园林面积的宽广,又体现了园林主人的宏伟气魄。

园林艺术运用作诗“比”的手法,借物兴感,运用“借景”,丰富了园林空间意识,游人行于园中,通过观赏这所借虚实之景,由步换景移而“神爽飞动”,仿佛已经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三、“兴”的运用

“兴”为先言他说,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就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情感观念,构成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合而为一的艺术形象。

中国园林以楹联匾额为园林点景,用诗文升华园林意境,正与兴合。

楹联、匾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许多好的楹联,内容蕴藉深远,孕育着作者对人生事物的见解和认识,启发人们从一地一景、一人一物之中生发出更多的联想,进入更高的思想境界。楹联和匾额可分可合,相互配合。楹联、匾额以优美的文辞配合精湛的书法,给人以文学艺术美的享受。

苏州留园西侧有一书斋,悬匾额“还我读书处”,此题额展现了园主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且有向往“渔樵耕读”之意。

苏州拙政园中有一亭,亭匾额“雪香云蔚”。游人行于亭边梅树丛中顿觉踏雪寻梅的诗意。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的大门两侧,悬有一联:“能攻心则反则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联由清代赵藩撰写,这副楹联寓意深远,它不仅赞扬了诸葛亮的非凡睿智,而且提醒世世代代的统治者,要从诸葛亮的治蜀方针中吸取教益,休要喜怒无常,滥施刑罚。

园林中的楹联匾额,或抒情怀令人神怡,或蕴哲理发人深思,对园林景象有画龙点睛之妙。

千百年来,诗客骚人用诗文对园林美景的阐发、对园林历史的缅怀,开拓、升华了中国园林的无限艺术意境。

唐人张继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歌描写诗人静夜怀愁,远处传来悠悠钟声,使人感到此时诗人的心情好像已经融入无边的荒漠之中,情味隽永,意境清远,此诗千百年来传颂不绝,寒山寺也随之闻名中外。

登鹳雀楼,读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使人心胸为之开阔,这两句诗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站在岳阳楼上,面对八百里洞庭湖,体会范仲淹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意境,而升华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人生观,这就是中国诗歌艺术、中国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看到,中国园林艺术运用中国传统诗歌“赋”、“比”、“兴”的手法,通过置景、借景,用诗文升华园境,创造出了丰富的园林艺术空间。扬州的“四桥烟雨”、“白塔晴云”、“春台明月”、“蜀冈晚照”,杭州西湖的“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等千百年来流传久远,闻名中外,这些古迹与风景点,就是中国诗文与风景相结合形成的结晶。中国传统诗文为园林艺术创造意境起到了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日益繁荣,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保护人类环境,提倡和谐社会的观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国传统元素在国际科技领域、文化领域、体育交流中大放异彩。世界各国纷纷开办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也随之不断出口。国内经济连续增长,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园林艺术建设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为了继承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园林工作者一定要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认真钻研传统诗文,努力学习丰富多彩的中国造园理论,努力学习现代设计理论,博采众长。

在建设中,要突出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结合现代景观设计实践,这样,一定能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个性独特、充满诗情画意的现代城市环境景观。(肖宁 肖洲)

参考文献:

[1] 周武忠,《园林美学》第108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年9月第一版。

[2] 辞海缩印本,第38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

[3]马美信、贺圣遂《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辞典》前言第1页,汉语辞典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

[4]李泽厚,《美的历程》第56页,文物出版社,1981 年3月第一版。

[5]周武忠,《园林美学》第109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9 月第一版。

[6] 陈从周,《园林谈丛》第163页,上海文化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

[7]刘坡公,《学诗百法》第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3月版。

[8] 陈从周,《园林谈丛》第168页,上海文化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

[9] 陈从周,《园林谈丛》冯其庸序第1页,上海文化出版社,1982年9月第版。

[10]陈从周,《园林谈丛》第17页,上海文化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