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湾民宿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昔日陶渊明笔下如梦似幻的桃花源,如今成为浙江泰顺广袤大地上的真实田园,旖旎风情随处可见。

漫步在泰顺的乡村田园间,水净、人欢、村美、民富,时光沉淀出乡村的醇美与从容,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隽永画卷;历史的文脉搭上时代的脉动,同频共振,呈现勃勃生机;保存完好的古老村落、流传千百年的非遗技艺,让村庄寄托着一份浓浓的乡愁,照亮在外打拼游子的归家路。

近年来,泰顺县积极推进“最美乡愁村”建设,全县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3.15亿元,实施“乡愁环境”“乡愁产业”“乡愁文化”“乡愁服务”4大工程项目386个,“技艺五蒲”“畲韵竹里”“诗意池源”“红色卢梨”“画中南峤”等21个“最美乡愁村”成为游客“走走泰顺、一切都顺”的打卡地。

“最美乡愁村”。泰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提升乡村环境 扮靓美丽乡村

曾经的五蒲村,是泰顺脏乱差的典型代表。村里污水横流,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房前屋后乱摆乱放。

如今的五蒲村早已实现美丽蝶变。拓宽道路、改造线路、修建口袋公园、修复森林古道,在村里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工程的同时,全体村民也热情高涨地投身“美丽庭院”的创建。近年来,五蒲村在泰顺县“两最”评比中早已名列前茅,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走进村民翁圣航的家,仿佛踏入了一座私家花园。三层小洋楼的窗台上摆满了形状各异的多肉植物,房前屋后还有200多盆精心打造的盆景植物。翁圣航说,这一方小天地几乎零成本,但耗费了他四年多时间才完成。“榆树、黄精、水杨梅……这些盆栽树都是我从山上挖来的,我是水泥匠出身,这些假山、花盆,都是我用水泥糊出来的。一有空我就琢磨怎么把庭院装扮得更美。”翁圣航表示,村里的美丽庭院评选每年他家都榜上有名,不少村民都上门来求教种花秘籍。

村民翁圣航家的美丽庭院。人民网 王萧萧摄

此外,五蒲村还借助“美丽菜园”的“东风”,发动村民做好田园清理,搞起了“小康菜园”,种上了应季小菜。如今,花园般的小菜园已成为五蒲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村庄环境的干净整洁为五蒲村发展打下了基础。接下来,该村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结合百亩茶园、百棵柿树、千亩竹林等资源,形成“生态农业+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的特色产业链,吸引大批客流入五蒲赏花、游乐、休闲,推动民宿发展,着力实现“村美、民富、产业旺”的目标。“将青山绿水转化为村子发展的最大资本,将乡愁记忆作为村子发展的精神指引,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对家的记忆。”五蒲村驻村干部潘霞说。

挖掘乡愁特色 体现文化内涵

“一池水,九重山,淳源地,风水湾。”山清水秀的池源村因为位置偏僻,在泰顺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保留着最朴实无华的乡土气息。如何才能在众多村镇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美乡愁村”?池源村走出了一条文学与乡愁融合发展之路。

池源村的文学诗歌长廊。人民网 王萧萧摄

“在泰顺,从廊桥的一端到另一端,从一道霞光到一泓霓彩……”来到池源村,游客会不自觉地被村口的文学诗歌长廊吸引。游走在山明水秀的池源村,品读着有关池源村的美妙诗句,自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池源村,全县首个乡村文学基地——泰顺县作协文学创作基地和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基地泰顺创作中心落户于此。池源村每个月都会定期举行文学座谈,邀请闽浙两省知名作家举行文学座谈,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以乡村为主题开展诗歌创作。池源村党支部书记曾齐平介绍:“这些文艺界爱好者之所以愿意来到池源村,是因为乡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这些以池源村为对象创作出来的文字和音符,最终都会凝聚成浓浓的乡愁。”

如何真正把记忆中的乡愁留下?池源村还筹建了一个150平方米的“池源乡愁记忆馆”。锈迹斑斑的铁犁、泛黄的小人书、精致的提线木偶……馆内300多件展品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家中老物件。“这套傀儡木偶的主人祖孙三代人都以耍木偶戏谋生,对这套木偶感情很深,之前有人高价收都没舍得卖,但听说村里要建设乡愁记忆馆,就主动拿出来了。”曾齐平说,这个小小的乡愁记忆馆之所以能得到全村村民的大力支持,是因为它记录着池源村的过去,也承载着乡愁的味道。

如今,文学、音乐已成为池源村的两块金字招牌,让小小的山村也拥有了浓浓的文艺范。池源村通过文艺的形式挖掘乡愁人文故事,积淀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参观。

发展文旅产业 盘活乡村经济

“竹里云溪”民宿。泰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畲乡竹里,以其原汁原味的畲族风情,吸引了四方游客。走在竹里村的小路上,畲风古韵迎面而来,听畲族民歌、看畲族婚嫁表演、品尝畲族美食……除了畲乡风情,竹里村还蕴含着丰富的竹文化,村里有一座别具风情的竹木建筑——竹里馆,馆内拥有近千件展品,包括名家字画(竹雕)、浮雕、线刻、浅刻、竹简、木雕、竹根雕刻等120多个品种。这些展品都出自泰顺竹雕艺人之手。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让当地百姓嗅到了商机,纷纷做起了民宿生意,“竹里云溪”民宿老板陈海珍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陈海珍三兄妹回到竹里村,改造老屋合开民宿。

如今,“竹里云溪”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民宿品牌,吸引了众多温州、杭州等地的自驾观光客。“我们民宿虽然只有9间客房,但入住率能达到50%以上,一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为了满足外地游客吃上原汁原味农家土菜的需求,陈海珍还开了一家餐厅,蔬菜瓜果、鸡鸭鱼肉都由当地村民供应,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

目前,整个竹里村陆续开办了民宿14家、农家乐8家,年接待游客达到45万人次。

不单单是竹里村,罗阳镇大溪源村也充分挖掘地理及自然景观,通过举办十里桃花观赏节、探秘蝴蝶谷等系列活动,带动当地村民持续增收;三魁镇卢梨村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红色文化,打造红军学校、老革命根据地体验馆和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建设项目,打造“浙南红色体验实践基地”;南浦溪镇南峤村挖掘南峤拉面文化,6个总面积达150多平方米的手工拉面体验作坊即将完工,有力弥补了南浦溪景区周边体验型产业和农家小吃产业不足的短板……

画中南峤。泰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泰顺21个‘最美乡愁村’各有特色,我们也在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上下足了功夫,增加乡愁村村集体收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泰顺县生态搬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吴星星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挖掘21个乡愁村的特色和亮点,让更多独具乡愁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涌现。

山更绿了,村更美了,民更乐了,乡愁更浓了……这是泰顺当下美好的新农村景象。在泰顺的村村寨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