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需官在哪


冷雾/撰文

翟若冬/图片

[1947年军需学校政委张庆孚与第一期女学员合影。]

#军队院校历史沿革#原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可谓名闻遐迩。它坐落于武汉市汉江北岸的罗家墩。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楼群高矗,军歌嘹亮。是我军一所教学水平高、科研实力强,为全军培养军事后勤军官的重点院校。然而,回溯70年前的尘封历史,这个学校与遥远的白山黑水,还有着一段血脉渊缘。她的前身就是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军需学校”。

(一)适应战争需要,创建专业学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鉴于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共中央迅速派遣2万名干部和11万官兵,从延安等关内解放区向东北挺进,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部队,于10月31日在沈阳组建了东北民主联军。这时,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援助下,也向东北大举运兵,企图消灭我军独占东北。由此,在广袤冰封的黑土地上开启了国共两党决战的序幕。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民主联军根据中央指示,利用国民党军战线延长、兵力分散、暂难继续大举进攻的时机,集中力量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同时,加紧部队的整顿和建设,尤其是院校训练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陆续在佳木斯、通化等解放区创建了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医科大学和炮兵、工兵、测绘、通信、军需、汽车、航空、外国语等各种专业学校。7月份,民主联军后勤部决定,创办东北民主联军供给学校,并确定了“培养大批政治坚定的供给人才,适应与配合整个战争的需要”的教学目标。随即选调后勤部供给部长高志洁担任校长、后勤部秘书长张庆孚任政委。这时,民主联军后勤部驻在合江省(现属黑龙江省)省会佳木斯,供给学校也设在该市。

建校伊始,一切都白手起家,高校长带人奔走于城区各处,选定了原伪满的一所小学和铁路职工宿舍改建学校。日本投降后,该房产无人管理遭致破坏,只见断壁残垣,野草丛生,门窗都被扒走。校领导带领大家以及雇请的几位泥木工匠,清除垃圾,搬运砖瓦,修缮校舍,平整操场,把附近原日伪一座军械仓库改建成大礼堂,经过紧张艰辛的努力,按期完成了校舍修建任务。与此同时,张庆孚政委到驻哈尔滨的部队和地方政府,选调干部和专业教员,正式开课时全校干部和教员共13人。第一期招收学员183人,编为1个学员队,学制为1年。主要是在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长春、富锦等地区招收的青年学生、工人和自由职业者等。招生人员先在各地街市张贴广告,然后在指定地点组织考试,内容包括数学和时事性命题作文,如“怎样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等。当时的历史背景处于社会动荡和大变革时期,东北民众饱受日本侵略压迫多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激发了青年人奔向社会干一番事业,以图改变人生命运的理想。许多青年学生看到布告或听到消息后纷纷前来报名。另外,还接收了部分部队学员,包括内蒙骑兵部队选送来的10多位蒙古族干部战士,有的能说流利的汉语,这些学员一般都经过战争考验。

1946年10月10日,学校隆重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学校规模虽小,但却是联军后勤部的一件大事,党政军领导都给予了很大关注。合江省主席李延禄、民主联军后勤部长钟赤兵、政委杨至成、副部长贺诚,以及合江军区政委张启龙等领导莅临典礼并发表讲话。中共东北局、民主联军总部等机关、单位赠送了锦旗表示祝贺。1947年2月,学校更名为民主联军军需学校,民主联军刘亚楼参谋长到学校宣布命令。

随着战争形势发展和部队需要,教学规模逐步扩大。1947年扩编成6个学员队,1948年扩编成8个学员队,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共招收3期学员,为部队培养后勤干部1776人,除少数留校或分配地方政府部门,多数被分配至民主联军各部队。大批学员走出校门,直接奔赴前线作战部队。他们当中不少人在炮火连天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6年佳木斯,军需学校礼堂]

[1946年学校校舍]


(二)强化政治教育,塑造军人形象

学校初创时期,政治教育在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学校着眼于学员思想改造和阶级立场的转变,组织理论学习和日常政治教育,既体现了我军的革命传统,也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这一时期从地方招收的学员,其家庭出身、本人经历等情况各异,政治态度和入学动机也不尽相同。其中许多人或饱尝亡国奴的痛苦,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或对国民党政府不满,满怀革命热情,为追求光明和真理,毅然投身革命。但是也有不少人是为了寻求职业、找出路,或者为逃避封建婚姻而来的。针对学员的政治思想状况,学校党委要求政治部门进行了学员政治质量统计、分析和思想调查,制定了政治教育计划。用时占总教学时间的1/3左右,分三个步骤实施。

一是学习理论,转变个人思想。第一、二期学员政治教育设置了7个专题,包括沦亡“14年的东北、20年来国民党的统治、共产党与解放军、苏联问题、美国问题、阶级分析与土地问题、人生观问题”等。从第三期学员开始,鉴于东北我军力量逐步壮大,整体形势根本改观,开设了《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等课程。授课任务主要由张庆孚政委和教务处、政治处领导承担,还邀请合江省委、军政大学合江分校、东北大学、合江日报社等干部和专家学者讲课。张庆副孚政委身材高大偏胖,戴一副黑边眼镜。是1925年由恽代英介绍入党的老党员。曾任黄浦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师政治部主任、上海法政大学教授、民主联军后勤部秘书长,资历深厚,知识渊博。在大礼堂做报告时,学员有什么问题可写纸条传到台上,他逐一仔细解答。有一次为全校作报告,坐在讲台上打开皮包翻了半天也没找到提纲,当时又没有秘书。只好自己回到办公室,气喘吁吁的取来讲话稿。虽延误了一些时间,但大家毫无怨言,结束时仍报以热烈和敬佩的掌声。在学员讨论时,提倡发扬民主,畅所欲言,明辨是非,追求真理,学习空气非常活跃。有时熄灯号响了,教室里还灯火通明,为了辩论一个观点,学员们慷慨陈词,据理力争,直到辨明是非方罢休。

二是联系实际,进行历史总结。目的是联系实际,改造思想,坚定政治方向,弄清历史,纯洁队伍。一般是先搞思想动员,要求学员不隐瞒自己的历史,大胆暴露错误思想,每人要联系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思想演变情况写出自传。然后,个人在班里宣读自传,大家开展思想互助,可对别人的自传提出疑点,反复补充修改,认为真正讲清了出身、历史和社会关系,才能通过自传。对政治历史有问题的进行调查甄别,发现了个别日伪时期有罪行的人员,随即做了清除遣送。第二期学员开展历史总结时,正值东北土地改革暴风骤雨般进行时期,“三查五整”运动中“左”的错误倾向,也影响到学校。有的队曾出现对有疑点及平时缺点较多的人进行威胁打骂,致使一名学员在菜窖里上吊自杀。出现这一问题后,张庆孚政委严厉地批评了学员干部,并强调再发生类似问题,要追究责任,绳之以法。因此,第三期的历史思想总结则进行的比较健康顺利。

三是日常教育,培养思想品质。校长高志洁经常对大家说:后勤工作是战争的一部分,工作的好坏对军队胜利或失败有着决定的意义,离开学校以后,要发挥才干为部队服务。这一时期,战争形势发展很快,不断有重大事件发生。学校就因势利导,教育大家随时准备上战场,去为革命战争服务。1947年年3月,国民党向解放区重点进攻,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学校及组织了时事报告会和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誓师会,引导大家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随时准备赴前线参战。

[1948年佳木斯,女学员毕业合影]

[1948年毕业部分学员]

[1947 年,部分学员队干部]

[学校某学员队开支部会]


(三)精心组织教学,夯实职业素质

学校在教学上坚持为部队服务,为战争服务的宗旨,贯彻学用一致、快出人材、多出人材的原则。第一期,根据部队急需财会人材的情况,开办的1个队是会计队。设置了簿记、会计、统计、被服、粮秣、军械,营房修缮、后方勤务、军事常识等课程。第二期,开设了3个会计队,1个经理队、1个文化队。经理队以学习粮秣、被服、军械及军事常识为主。文化队主要是学文化,然后转升入下一期专业队。第三期,随着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形势,部队迅速扩大,军需生产发展很快。于是,增设了2个兵站勤务队和1个政教队。兵站勤务队学习粮秣经理、被服经理、兵站勤务、财政会计、被服会计、粮秣会计;政教队学习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和军队政治工作等课程。

学校创办初期,没有正规教材,也缺乏相关资料。但校领导原来多是红军、八路军后勤工作的行家里手,他们组织大家贯彻“以我为主,适当借鉴”的原则,自己编写教材。校长高志洁编写了《粮秣经理》并亲自讲课,教育处长黄德和结合在延安曾担任过部队财务科长的体验,编写了《军事财政会计》。尤为难得的是,民主联军后勤部杨至成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还为学校编写了《后方勤务》教材并亲自讲了课。他曾任红军第一方面军后勤部长、抗大校务部长,具有丰富的后勤保障经验。所以,后方勤务课讲的非常生动实在,很受学员欢迎。同时,学校还研究借鉴了外国和国民党军队的有关资料。翻译了日本的《珠算大成》,简编成教材。讲工厂管理和成本会计时,由于缺乏这方面知识,就参考了日伪、国民党工厂管理的一般原则,结合党和军队的有关政策制度编成了教材。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的操作能力。例如,讲财务课时,不仅向学员展示各种簿记的图表,还把某师的经济业务分录、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绘成“账务处理关系图”;讲被服、粮秣、军械课时,教员搜集了很多实物、图片,加深学员对问题的理解;讲军事课时,梁子平队长把真手榴弹当教具,为确保安全,把课堂设到一口枯井旁,他坐在井沿上(出现意外可随即把弹扔入井里),边讲解边演示。教学中还组织过击鼓传花问答、作业展览、珠算比赛等活动,使枯燥的业务课平添了几分活力和乐趣。

学校还开展了战场实践活动,1947年年6月,民主联军发动四平攻坚战时,区队长张森奉命率14名学员参加物资运输工作。1948年夏季,为保障我军冬季服装供应,佳术斯市发动群众制作棉衣,学校派学员们参加宣传动员,组织原料发放和成品验收入库。1949年,东北野战军入关后,东北战场缴获的物资急待清理前运,学校派100多名学员执行任务。通过此类战场实践活动,缩短了教学训练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也增强了学员为战争服务,为部队后勤服务的观念。1949年7月,东北军区副政委李富春为学校题词:“加强教育,培养人材,提高业务。”表达了对学校建设的殷切期望。

(四)弘扬艰苦创业,搞好后勤保障

战争环境下,后勤保障“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而用于学校的经费十分有限。1947年、1948年每年尚能领到9个月的办学经费;到了解放战争最紧张的1949年只能领到6个月的经费。因此,当时的生活十分清苦。第一期学员入校后没有军装,而穿缴获的伪满警察的黑色警服。第二期发了单军装和棉军装各1套,佩带“民主联军”臂章,毕业时发五角型“毕业证章”。因被服厂缺少染料,军装颜色是用黄色炸药染的,发下来要先拿到江边用水漂洗,不然出汗会把皮肤染上色。冬天,因没条件洗澡,也没有衬衣换洗,学员普遍生虱子,有时晚上在电灯底下抓,也有的把棉衣挂到室外靠零下30多度的严寒冰冻,但仍不能杜绝。吃的粮食一般是高粱米、玉米馇子,也曾吃过发了霉的小米和豆腐渣,周日能吃顿馒头或大米饭,副食以白菜、土豆、箩卜为主,偶尔吃些豆腐和海带。每班2个马口铁小菜盆,每人1个搪瓷碗。学员住的是红砖平房,每屋住2个班,南北搭两排板铺,上边铺草垫子,过道中间放个桌子供自习用。冬天在屋子里生一个小火炉子,因煤不够烧,墙上挂着霜。学习用品比较匮乏,每人每月发2大张粗糙的学习用纸,2个月发1支蘸水钢笔尖,算盘长期使用,教材多属蜡纸油印,铅印教材很少。每人每月2元津贴费,仅够买点洗漱用品。

面对财经困难,校领导带领大家发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开源节流。组织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到佳木斯原日伪建筑的废墟里,拣砖瓦,扒钢筋,收集废旧物资,折卖筹集经费,到郊区刨开冻土、挖掘日伪电线杆的残根,拾取散落在田野上的秫秸,解决炊事和取暖烧柴问题。

学校几位领导克勤克俭,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化。政委张庆孚平时外出开会,乘坐的交通工具是4轮马车。有一次后勤部门给他送一篓苹果,他却执意将苹果送给学员吃。组织上为他配备2名警卫员,他只留下1名。校长高志洁,夏天只有一件衬衣,脏了就利用午休洗洗再穿。冬天,床上只有一床薄军被,管理员又从供给部领回一床棉被,他执意不收,还教育管理员不准为领导谋私利。校务处长阎同福,是1933年入党的老同志,在后勤工作中精打细算,严于律己。发放物资时坚持先人后己,甚至自己免发。在采买各种物资时,带领校务处的同志反复选择,花钱办事极其谨慎。

学校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找到了解决经济困境的途径。先后在佳木斯郊区、桦川县、乌兰浩特等地开办了农场、牧场、渔场、豆腐坊、粉坊、油坊、糖厂、肥皂厂和合作商店。为学校改善生活提供了大量粮食和副食,积攒了经费家底。学校自行解决洗澡、看电影、日用品、节日会餐费、文娱活动费等开支,约超过1亿元(东北币)。学校南下时把积累的经费,兑换成黄金129.89两,银元1,012块,购买粮食488,992斤。

[1948年佳木斯,军需学校学习模范班女学员合影]

〔1948年,军需学校女学员。〕

[1947年,在操场组织军事训练课]

[1980年代,王双印(左)与老同学李洪斌合影]


(五)坚持寓教于乐,丰富文化生活

佳木斯当时地处战略后方,号称东北的“小延安”。东北党政军机关和院校均集中在这里,东北电影制片厂当时就在相邻的鹤岗市(后迁长春),文化氛围比较浓郁。学校的物质条件虽很艰苦,但文化体育生活却生动活泼,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为配合教育,学校俱乐部和学员队排演了不少小话剧、小歌剧、秧歌剧等节目,几乎每月都举办一次文艺晚会。俱乐部主任王洪组织排演了小歌剧《一个裁缝之死》,剧情梗概是:一名国民党军官为了霸占一位女裁缝,杀害了她的丈夫,然后把她霸占了。四队学员徐培元、侯永胜和史丽妍是文艺骨干,演出的歌剧“兄妹开荒”和话剧“升官图”,唱功扎实,表演真挚,深受大家欢迎。这些节目大都是配合政治教育,达到激发阶级仇恨,提高革命觉悟的目的。学校的秧歌队在佳木斯也颇有名气,逢年过节或前方取得重大胜利时都上街,表演跑旱船、推花车、打花棍和高跷等节目。

在开展文艺活动中,第2学员队出了一位后来全国闻名的人物----《大海航行靠舵手》歌曲的作者王双印。毫不夸张地说,当时会唱歌的中国人几乎都唱过这首歌。然而,王双印跌宕起伏的命运却鲜为人知。他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一贫苦农家,舅父在县城开了一家茶社,当地一些说书的、唱二人转的、弹单弦的、演皮影戏的民间艺人,经常被请到茶社献艺。王双印从小就在茶社干活,并跟艺人们学习吹、拉、弹、唱,练就了不凡的文艺功底。1947年8月,15岁的王双印考入军需学校,他不仅精通吹拉弹唱,还能编写节目,成为了学校演出队的台柱子。毕业后因为有特长,他被鲁艺文工团调去当演员。1964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席卷神州大地,在哈尔滨歌剧院当独唱演员的王双印受到感染,作为谱曲与本剧院词作者李郁文创作了《大海航行靠舵手》。随着这首歌一炮走红,王双印先后担任省样板戏剧团负责人、黑龙江省委委员和省文化局副局长。1972年,他率样板戏剧团进京汇报演出并受到江青接见,走上了政治生涯的巅峰。然而,“四人帮”被粉碎后。受江青接见以及为“女皇”唱歌一事,成为了他上“贼船”、表“忠心”的严重政治问题!随之而来的是长达10年的政治审查。最后,他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直到1987年,王双印才被恢复党籍,分配到省艺术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94年,他62岁时举办了《王双印从艺四十五周年音乐作品演唱会》。当他放开浑厚的歌喉,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时,百感交集,热泪飘洒,全场观众掌声雷动。1999年6月,他因病在哈尔滨逝世。

军需学校的早晨和傍晚充满着欢歌笑语,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也很活跃。每逢大型集会之前,都要互相拉歌,嘹亮军歌此起彼伏。歌曲包括“抗大校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铁流两万五千里”、“延安颂”、“黄河大合唱”等。这些歌曲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的革命激情,影响至深。如,有一首演出队改编的《毕业歌》唱道:

这是时候了,同学们,

让我们去上前线!

我们没有什么挂牵,

但是总会有点留恋;

学习总不能求得完全,

要在工作中锻炼!

…………

快跟上吧,我们手牵手,

去同我们的敌人血战!

别了,别了,同学们,

我们再见在前线!

别了,别了,同学们,

我们再见在前线!

每当学员们毕业离校时唱起这首歌,无不热血沸腾,群情激昂。即使在70年后的今天,他们当中健在的一些老人吟唱起来仍激动不已,眼含泪花。

民主联军和地方的文艺团体也来慰问演出。如,军官教导团(国民党解放人员组成)的军官及其家属演出过《日出》、《雷雨》等话剧。学校每月组织学员徒步到市内看电影,常看的是“东影”拍摄的系列记录片《民主东北》,主要反映东北解放和土地运动的情况。如,《民主联军军营的一天》、《活捉谢文东》、《追悼李兆麟将军》,《三下江南》、《东满前线》、《战后四平》、《收复双河镇》。也有故事片,如,陈强主演的《留下他打老蒋》。剧情是描写我军部队住在老百姓家,一位年轻战士檫枪不慎走了火,把一旁的孩子打死了。部队要枪毙战士,孩子父亲找部队领导替战士求情。表现了翻身农民的阶级觉悟和军民鱼水关系。

1949年9月,学校奉上级指示乘火车离开佳木斯,随四野部队入关南下,抵达湖南株州建校办学。校名改称华中军需学校。华中军区军需部长杨至成兼校长,高志洁任第二校长,华中军区军需部政治部主任张庆孚兼致委,徐洪才任第二政委。学员招收2500余人,成为建校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期。建设新校舍,同样面临种种困难,学校依然是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克服。所需各种建筑材料、粮食全由学员们身背肩扛运回学校。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学校开始成批地派出学员赴朝参战。同年10月,学校创始人之一,高志洁校长,在长期艰苦斗争中积劳成疾,患病医治无效,在汉口陆军医院逝世。

1946至1952年学校完成了五期学员的训练任务,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干部4768名。1951年1月,学校迁至武汉市罗家墩现址。之后,几经改编,数易其名。1986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学校改为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学校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发展时期

(特别感谢以下老军人接受采访或提供历史图片:王家贵、孙明山、胡志远、张慧茹、黄岩、文杰、孟庆林、王洪、李洪斌、杨荣贵、周凤英等)

〔1948年11月,第二期学员胡志远(左)、杜云峰参加辽沈战役结束后,在沈阳合影〕

[1951年,学校文艺宣传队演节目]

[学校部分女学员合影]

[军需学校1946届学员王双印(左4)、李洪斌(左6)等聚会哈尔滨合影]

[60多年后,军需学校第一、二期部分老学员在沈阳聚餐并合影,左起: 孟庆林、张慧茹、黄岩、孙明山、王家贵、文杰)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