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华山楼盘风水


西园听风

秋风渐凉,新月如钩。

“唧唧复唧唧”的促织声里,新建崇正桥的绚烂灯火倒映在波光粼粼的华山前面的湖里。我与妻并肩坐在曾是我们自己故宅的地方,彼此一言不发,静静地听着排箫大师的《孤独的牧羊人》,那种空灵的感觉,直击心底---------我把心思放飞到几百年前,试想着古人在此处的湖水边、月光下的景象。

这是一片被明代济南大诗人边贡称作西园的地方——此刻,它还没有正规的名字,我且暂将它也唤作“西园”吧!边贡在丁忧家居期间,曾住在这里的东村别墅,并满怀深情地写下《西园八景》等多首诗篇。

前些日子去看华山南面刚建成的连接华阳宫与外界的大桥时,发现已将去年发现的一方古石碑立在桥头。很欣慰——负责承建单位的朋友接纳了笔者的建议,将这座桥名之为“崇正桥”,并将清代嘉庆年间重修崇正桥的石碑,重新立在了这座桥头。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段历史,特将自己辨读、校对的重修崇正桥碑记碑文抄录于下:

重修崇正桥碑记

华不注山之阳,乃小清河下流,阻断东西通衢,旧有崇正桥,被山水冲坏,好善士庶捐修,跨河平桥,以通往来,历年久远,又就倾圮,东道不通,业经数载。 陛任周邑侯,奉公祭山,徘徊不禁恻然,愿捐俸金百两,为倡一时,临近村庄,各捐资财,共襄盛事,遂置工料,仍修平桥。于是,年三月开工□□(意为“於八”)月事竣,虽不及------宽阔巩固,立见车马骈阗,络绎不绝,梗塞十□□通之一旦,此 周邑侯倡率之功德,而亦我同人之快事也□,将乐善士庶并 所捐襄资□记石,以垂不朽是为记。

庚午科恩贡魏守清撰文

邑处士秦垲书丹

嘉庆二十年四月吉日立石

但是,崇正桥最初的位置并不是在这里,而是在现在的桥的东北方向的华阳宫前。“崇正桥”得名于明代嘉靖年间将华阳宫改建为崇正祠的一段历史事实。陆釴在《崇正祠碑记》中有如下描述:

崇正祠碑记 (嘉靖十一年 )

济南城东北十余里,孤峰桀立、巍然而苍翠者,为华不注山。山阳峻宇缭垣、郁然而盘垣者,为华阳宫。宫据山为胜,泉深而谷幽。幡幢钟鼓,振响林壑。过者相顾叹息曰:“秀灵结融之地,明神弗栖而淫渎其祀,曷表胜观以式邦人?”

嘉靖壬辰,诏天下毁淫祠,于是有司议毁华阳。值府台袁公厘革庶政、爰秩祀典,乃进藩臬诸君谋曰:“祀淫非□,毁成匪俭。匪□典将废,匪俭民将戕。盍存旧而新之,以正易淫。”传曰:先成其民,后致力于神如之何?维时,按台方公稽古礼文,则复进诸大夫。谓曰:“祀欲正,报欲隆。举欲不费慎之哉!”钺不敏,从诸大夫后乃退而言曰:“余赏登华不注有遗憾焉。逢丑父之忠,伟焉、烈矣!闵子骞之孝,醇焉、至矣!华泉取饮,脱君虎喙,兹非此地乎?而费之庙食,几非华阳之虚矣。余安得已于慨耶。余闻:古之君子,生于其乡,则社祀劳于其地。则邦祀死于其土,则墓祀。是故社祀以昭灵也,邦祀以征劳也,墓祀以宁魂也。思不忘故也,故祠之。言思也,过昼邑者,必思。烛入孝堂者,必思巨。登华不注而不吊逢、闵二公,故忠臣、孝子之思何?”诸大夫曰:“祀以崇报。报以立劝忠臣、孝子之大防也。劝斯致矣。”余乃复起而言曰:“明兴百五十余年,士大夫以宦业鸣东土。于乡先生殁而祀于社者,何可胜记然?不曰有功德、盖六郡、誉望超一乡者乎?是故名宦自铁公铉而下吾得二十一人焉,乡贤自黄公福而下吾得十有九人焉,虽专祀一方奚其愧。”诸大夫曰:“礼以义起,义协则礼称。数君子逢、闵之徒也可合以祀矣。”

余乃具请于两台,咸报议可遂。易“华阳”为“崇正祠”颓者起之,腐者新之。有堂、有门、有庑、有亭、有庖、有有龛、有坐,其外固以周垣,表以石槛、通以津梁、引以川源,其制厂焕,瞻维肃。其祀则逢、闵二公居于中。国朝诸君子并列左右,春秋岁祀着为令云君子曰:阐灵、据胜,得其地。抑邪、扶正,合乎经。存旧为新,节乎费。举逸、修旷,希乎典。景贤、励俗,寓乎教。一事而庶美备焉,弗述将泯焉已乎。钺无能为役,始识其始末,而系之说。

华山岩岩,华水荡荡。

灵气磅礴,明神是藏。

翼翼新祠,谁其作之?

显显中丞,允维度之。

曰昔华阳,龙宫赫奕。

彼淫费剪,正气斯蚀。

正气维何?为忠为孝。

岳峙川流,日星同耀。

忠不避难,孝亦底豫。

挺挺哲人,为世砥砺。

坎其击鼓,俎豆肃雍。

神之降止,居歆既同。

百尔君子,有君有父。

式瞻永怀,彝压伦网。

大明学宪陆釴撰文

嘉靖十一年是1532年,陆釴在这篇碑文里详尽地叙述了华阳宫改建为崇正祠的过程。通过他的努力,我们才能看到今天的华阳宫。“泉深而谷幽”,说明当时华泉的水很旺盛。“通以津梁、引以川源”说明这时在华阳宫外修建了桥梁。

“通以津梁”的这座桥梁,就是最初的崇正桥!至今已有447年。

(详见拙作《济南第一名山——华不注》,济南出版社)

前面说了崇正桥的来龙去脉,接下来聊聊这片水。

对华不注山前有较为详尽描写的最早文章,可能是元代文学家、大诗人王恽的《游华不注记》,在这篇优美的游记中,他这样写道:

“------遂自历下亭登舟,乱大明湖,经会波楼下,出水门,入废齐漕渠,所谓小清河者是也。泛滟东行,约里余,运肘而北,水渐弥漫,北际黄台,东连叠径,悉为稻畦莲荡,水村渔舍,间错烟际,直画图也。于是,绿萍荡桨,白鸟前导,北望长吟,华之风烟胜赏,尽在吾目前矣。是日也,天朗气淑,清风徐来,水平不波,鸣丝歌板,响动林谷。”

而目前的景象,已与他笔下的记载相仿。可惜这位诗人当时已到华阳宫,却因突然身体不适放弃登山,怅然而返。在归途中不无遗憾地坚持记下这样美好的感受:“既归,伏卧舟中,怦怦焉如宿酲在怀,殊伊郁也。但闻两舷间风水之声,自宫自商,拍拍盈耳。殆魏献子之歌钟石钟山之水乐也。且念华峰之胜,乐在近郊,因以步里计之,自历亭北至华阳院下,廿里而远,由水门抵黄台北渚,十八里而近。以苇汀渔箔,周折湾溆,从城东北阿至舣舟山家,盖且十曲矣。”

明代的另外一位诗人王象春,从济南城里沿小清河乘船来看华山时,因最后的水闸闸门不能打开而未能如愿,大约在此遗憾的留下《稻屯》一诗:

每怜舟至稻屯回,七闸连环未尽开。

华岫隔湖如唤日,明朝截雨上山来。(凭记忆,未校对)

尽管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华山湖水面比古时候高出了许多,不能像元代赵孟頫看到的华不注那么高峻、水面那样开阔,但能有如此规模确实不易!应该感谢设计者的智慧、感谢建设者的汗水。然而,我觉得更不应该忘记那些为此永远失去故园的乡亲们!我也借此把一腔乡愁融进风里,让他慢慢飘散开来------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