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先知列车(绿先知图片)


记者 | 程迪

编辑 |

主流大片《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终于在国庆期间燃起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其中,相比恢宏气势和壮怀激烈的《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以“亲情”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用四个故事以小人物视角展现大时代变迁,也勾勒出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传承。

尤其是徐峥导演主演的第三篇章《鸭先知》,取材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批国产“广告狂人”。

当年,这支由上海电视台、上海中药二厂和上海美术公司联合制作的“参桂养荣酒”电视广告,可谓是一举拿下了中国广告界的众多“第一次”——第一支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描述中国本土品牌产品的电视广告。

他们看似是大时代的小人物,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变的第一批主人翁。

1979年,女人们烫着统一的发型,男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蚂蚁工装,用着统一的铝饭盒,骑着统一的二八大杠,做着统一而重复的工作,却并不影响他们在烟火气十足的弄堂里,认真努力地生活。

40年前的魔都街景则是另一种迷人的样子。福州大楼、新新美发厅、上海电视台……无数老上海人无比熟悉的魔都标志性地标,40年前的经典模样也被徐峥完整复刻出来。

还有那些让人熟悉又陌生的古早交通工具:黑色的二八大杠、蓝灰色的“乌龟车”、墨绿色的518三轮车、蓝色的BK640公交车,无比醒目的红旗CA771……处处能感受到1970年代末的特别味道。

电影中,徐峥的那辆二八大杠,无疑唤起了70后和80后男同胞们无比熟悉的童年记忆。

第一批上海产二八大杠诞生于1955年,一共有10辆。

就是这10辆车在此后60多年里,彻底统一了全国自行车零部件名称,产品设计规范,产品质量统一要求,成为了我国自行车工业走上自行设计道路的标志,更见证了上海轻工业发展的历程。

不过,70和80后无比熟悉的凤凰牌PA18型和永久牌PA17型,则是在1970年代才正式诞生的。这两个品牌的产品均装有全链罩、镀铬架、单支撑、转铃和轮缘闸,车身都镀有黑色光油,把手和转铃则是电镀银。

当时看,这两款自行车无论外观还是质量都可谓实用又高级。

由于永久和凤凰都是上海品牌,所以这两款二八大杠也最先是从上海红起来的。

先走红的是永久PA17型二八大杠。1970年代,一辆永久要157元。那时月工资36元,省吃俭用一年多才买得起,还得凭票。然后才是凤凰,因为它自行车杠上的凤凰logo看着喜庆又精致——放如今看,可以算作当年岁月中难得一见的“小确幸”,因此很快就成为了上海姑娘的嫁妆标配。而且,一旦成为了嫁妆,这辆车的车座上十有八九地就会“长出”一个带穗的套子,车梁也会用花布或彩纸精心裹起来,看起来颇有仪式感。

电影中描述的1978年,也是上海自行车行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一年。

当时,上海已经不只生产永久和凤凰这两大自行车品牌了,还有诸如乐达和飞达牌这样的新牌子。此外,还有诸如红星牌链条、钻石牌飞轮、喔开牌鞍座、K字牌辐条等配套的著名自行车零部件产品——以二八大杠为代表的上海产自行车,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奢侈品”,慢慢转变成市场经济时代初期的“必需品”。

当时,许多自行车生产工人都认为自己不仅拥有一个铁饭碗,自己所在的产业也是祖国的朝阳产业。

如今,人到中年的70后与80后们,其实都和《鸭先知》中的赵晓冬一样,童年路上都曾被二八大杠支配过,也都有过用二八大杠制霸整个弄堂的“雄心”,可惜年龄与身高都不够,只能用“腿别横梁,半踩半回”的经典姿势“提前长大”。

这款公交车在《鸭先知》预告片中,就已经频频出镜了。

徐峥的眼光是极好的,这款蓝色公交车是如今无数公交迷的最爱: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斯柯达706RO。

蓝白配的外观车色,纯白的车内饰,这冷艳可口的颜色搭配,让人很难不想到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尤其是在预告片中,福州大楼门口“惊艳划过”的一瞬间,再搭配前景中安静打太极的晨练者,显得无比亮眼。

最经典的706RO公交车,应该是前后两个气动开启的车门,车身涂装为上浅黄色下深红色,诞生于1947年,是一款尺寸很大的大容量城市公交车。车身长度达到10.66米,宽度为2.5米,采用排量为11.78升的706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35马力。

1951年,706RO正式进口到中国,1954年后逐步成为以北京为主的城市公交主力之一。当时,除了706RO,中国还一气儿进口了更为豪华的斯柯达706RTO客车和8TR无轨电车。

不过,由于当时维修和零部件无法通用等“国际”难题,有不少斯柯达公交车刚服役没多久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所以在1950年代末,北京无轨电车制配厂就按照它的样子,设计制造出“中国版706RO”,即BK640公交车。

1974年时,北京公交系统曾做过一次统计,斯柯达706RO达到了302辆。

1987年开始,斯柯达706RO开始加快退役步伐。最后一辆退役时间大约是在1989年,也算是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鸭先知》所处的时代并未有80后极为熟悉的“巨龙车”。当时公共交通已经开始渐渐拥挤,但上海的知青们还未大批量回潮,因此,这款北方公交车的出现也是有充分理由的。

电影中,有这么一款看起来蠢萌蠢萌的三轮小卡车,车斗里面装了不少西瓜。

不少70和80后应该都还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大街小巷就会突然冒出无数卖西瓜的流动货车,有大中小型卡车,也有突突突冒黑烟的三轮小卡车——就像《鸭先知》里的这一款一样。

这款车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海58-1三轮车。

1950年代到1980年代,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对上海58-1三轮车极为熟悉,尤其受到城郊地区的喜爱,常见于大小菜站、煤场等地方。而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它还被重新改装当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出租车。

这款三轮车的诞生初衷就是作为一款“工具用车”,所以一直都没给它起啥好听的名字,直接以出生地+年月来命了名——1958年1月,上海汽车装修厂、内燃机配件厂、上海汽车底盘厂等五十余家上海的大小汽配工厂共同协作,以日本大发SDF-8为基础,逆向开发出了这款价格便宜量又足的轻型小卡车。

是的,上海58-1三轮车的诞生比大名鼎鼎的上海牌小轿车还要早,算得上是上海汽车工业从零配件制造发展为整车制造,并形成整车批量生产的第一件作品。

它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灵活方便,载重量可达1吨,而且造起来也不太难,用三轮车手把替代方向盘,采用2汽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27马力,后桥驱动,3个前进挡加1个倒退挡,最高时速为70公里,非常适合城乡短途运输——因此,不仅被用来拉货载货,常见于城郊煤场和菜站,还被许多城市用于环卫车和出租车市场,在1970-1980年代可以说国内满大街都能见到。

直到1989年,上海58-1三轮车才正式停产,退出历史舞台。

1970年代末,上海有两家出租车公司,一家名叫友谊车队,就是现在锦江出租的前身,用的是进口皇冠和尼桑车,车身是红色的。另一家叫上海出租公司,就是现在强生出租的前身。用的车就是车身蓝(绿)灰色儿的仨轮子“乌龟车”。一般都是1毛5起步,3分钱1公里。

它正是上海58-1的“变种”。

和上海58-1一样,“乌龟车”前面只能坐驾驶员一人。不一样的是,后面的斗改成了可坐两名乘客的简陋车厢。其最大的特点也和上海58-1差不多,价格便宜长相呆萌,声音大爱冒黑烟,开起来灵活——但有时候转弯太急时,后轮会突然腾空,让乘客吓出一身冷汗。

“乌龟车”虽然简陋,还总散发出浓重的汽油味,但小巧灵活,可以在狭窄的弄堂之间畅行无阻,深受孩子的喜爱。他们经常会联合起来使劲拉住车子,和司机开玩笑;或是在乌龟车抛锚时帮忙推车,直到重新发动起来。

不少上海人会选择在重要时刻偶尔坐一趟——比如大包小包地赶火车赶轮渡,家里人生病赶去医院,媳妇去医院生孩子等等……尤其是从医院将产妇与婴儿接出来的重要时刻,岳母必然会叫一辆“乌龟车”,亲自护着女儿和外孙坐在车后排,颠簸着开上弄堂的弹硌路。“乌龟车”后面通常跟着产妇老公,他一脸喜气地踏了一辆二八大杠,车把上挂着用网线袋装着的热水瓶、搪瓷杯、面盆和肥皂盒等等,“哐当哐当”地晃着好似放鞭炮一样。

由于当时大多数上海人都住在狭长的里弄,所以许多人结婚也会选择“乌龟车”来替代婚车。

直到1980年代中后期,“乌龟车”依旧很常见,甚至向南京路淮海路等热闹商圈,还能见到——都是给一些烟纸店送货用的。为了减少噪音,许多在市中心跑的“乌龟车”都会在排气口附近挂一条棉纱来减少噪音,愣是把“空空空”的噪声改成了“突突突”……

它可谓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车型之一,也在《鸭先知》中出了好几次镜。

1967年,一汽在CA770的基础上开发出的衍生车型,也属于红旗CA770系列的双排座车型。

其总成都沿用CA770,也是参照凯迪拉克当年的经典发动机——5.65LV8四冲程水冷化油器式发动机,匹配2前速自动变速箱。最大功率223马力,最高时速165km,百公里油耗为20L。

两款车的区别不大,只在车内布局上取消中隔墙及中间折叠座,车身外观方面取消了后三角窗,并将后门改为了顺开式车轮附近装上了小型装饰罩,来和CA770加以区别。

红旗CA771打造完成后就开始批量生产,这款车当时主要分布在国内几个特大城市中,专供部长级高级干部使用,等级略低于CA770,高于上海牌小轿车。

也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自身进步不快的红旗CA770系列,由于外观、技术等各方面都赶不上当时通过各种方式涌入中国的进口豪华车,开始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

在《鸭先知》中陆续出现的各类早期交通载具,看似并不起眼,就是这些并不突出的“服化道”,不仅大大拉近了电影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与今天马路上奔跑着的各种交通工具相比,更衬托出这4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变。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