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池为什么是月牙的形状


福建客家土楼闻名全球,但相比之下江西南部的客家围楼却比较低调,现在小编来看一看赣南一带的客家围楼。小编今天来到龙南关西新围,和定南县明远第围。

赣南客家围楼的形成

赣南史称南抚百越,北望中洲,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在唐末五代战乱,许多老百姓都迁徙到江西南部,特别是明清年间,而这些老百姓迁徙到福建,江西,广东一带安居就形成了客家人,客家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就在赣南一带建起了围楼,围楼的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给人固若金汤的感觉,特别是位于龙南的燕翼围防御体系更让人吃惊。

围楼三个时期

据史学家考究,500余座赣南围楼分为三个时期,而龙南里仁镇栗园围则属于创始期,龙南 关西新围、桃江龙光围则属于形成期,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沙坝围属于极端期,由于当时清廷没落,社会动荡,许多居民都纷纷建起围楼防御自己家园。

(图片为乌石围)

明远第围

明远第位置非常容易找,就位于大广高速定南收费站出口,明远第始建于清道光26年(1846年),迄今为止是赣南500庄围楼保存完整的6座炮楼之一,明远第围有炮楼、女墙、月牙池、天开、古井、和祠堂。其中月牙池的作用是又名风水池,一个是用于消防,一个是用于涵养风水,为什么这个池塘不挖成满圆?因为客家人认为水满则溢凡是因留有余地。

围楼天井

围楼有天井,围屋地面与天相通的开口,天井有透气,接阳,通风,散湿的作用,排水口放置一个用石头打制形式古铜钱的档口,客家人看来这是“聚宝盆”。

炮楼

客家人围屋的炮楼也称为炮角,一般在国屋四角,对敌人的犄角之势,炮楼有观察孔和射击孔,射角达45度以上,四角炮楼与各层走马楼相连互为关照,相互援助成为守护围屋的堡垒。

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则是赣南围屋的代表杰作,也是赣南地区最大的围屋, 它位于龙南县,始建于1798年(清嘉庆三年),于1827年(道光七年)完工,历时近30年,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关西新围占地达到7700平方米,徐名钧 是赣商杰出商人的代表,他一生勤劳俭朴,正直厚道,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成为一代名绅;他艰苦创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不畏艰险,是客家人传统美德及客家精神的完美体现。由于关西新围规模巨大,也称之为被散落民间的皇宫,关于关西新围构造在前文明远第围有详细解说。

燕翼围

燕翼围位于龙南杨村,始建于1650年(清顺治七年),为杨村富户赖福之所建,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一层为膳食处,二、 三层为人居住,四层为战楼,有58个枪眼,燕翼围被称为围屋中高级别守护,它也是赣南屋里最高的一座,高达14.3米。

虎形围

虎形围历史相对久远,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位于赣州定南县历市镇车步乡, 建筑造型为昂首坐视的虎形,大门塑造成虎头形状,因此得名“虎形围”。

客家围楼除了小编介绍这四座典型的围屋,还有500多座围屋在赣南星布,都体现了赣南地区人们建筑智慧知生活智慧,希望赣州政府对这些维护进行保护的同时,并开展一些民间客家活动,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赣州旅游。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