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风水先生是谁


“林”在汉语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成片的树木或竹子,另一个则表示为聚集在一起的同类人或事。即“林”寓意着团结一致,和睦共处。对于林氏族人而言,团结便是家族的精神所在。

据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排在姓氏人数榜的第16位。其中广东约有311万林姓人口,居于福建之后,属于全国林姓人口第二多的省份。据现有史料记载,林姓最早由福建进入广东,便是来到了梅州蕉岭。从唐朝定居梅州后,千余年来,林氏族人在此开枝散叶,并由此逐步迁至广东、广西、江西、台湾等地。而“睦宗亲”“务读书”等家风家训也为梅州林姓培养了众多名人。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林风眠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林氏入粤最早来梅 在蕉岭开基建祠

在梅州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上合片,一排排崭新的祠堂映入眼帘,墙壁上印着“德、孝、善、勤、忠、宽”等客家家训。在众多的祠堂中,林氏忠孝祠堂最为特别,它不仅是第二批梅州市“文化祠堂”,也是广东林氏由闽入粤一世八郎公的开基祖屋。

追根溯源,全国林姓始祖是比干,他是商纣王少师。据《林氏世糸总记》和《姓纂》载,商纣王是历史上的暴君,平日不理朝政,朝廷中以比干为首的文武大臣为着国家利益,直谏纣王。但商纣王执迷不悟,怒杀比干。因为比干夫人陈氏有孕,为了保护血脉,他们便逃避到长林石室中,随后生了儿子,取名泉。周武王伐纣得胜后,下旨修建比干墓,并寻访其后人,拜见他的儿子。因为长居在长林山,周武王便赐他为林姓,这就是林姓的由来。

“梅州的林氏支系众多,大部分是从福建迁入。”梅州林氏宗亲会会长林作尧说,除了在蕉岭开基辟祠的八郎公,其他支系还有迁至梅县开基的林岩,以及在大埔开基的评事公,他是福建林氏始祖林禄公三十二世孙。据了解,林氏在平远的分布较为集中。《平远县志(1979—2000)》记载:2000年末平远林姓人口占全县户籍人口的10.8%,是平远第一大姓。平远林氏也是福建林氏始祖林禄公后裔,于元末明初迁入。

正是因为支系众多,大大小小的林氏祖祠遍布梅州。“在梅州,林氏祖祠就有数不尽的堂号,如西河堂、济南堂、忠孝堂、九牧堂、九龙堂、双桂堂等等。”林作尧说,这些堂号都是有缘由的,是与祖上的开基地、墓葬风水、官位等有关。

林氏宗祠常见的堂号有西河堂和济南堂。据介绍,西河堂来自汉代郡名。东周时期,林氏三十六世林皋为赵国丞相,因避赵五祸,携子及家人藏于西河白干山,后为当地望族,故林氏以“西河”为堂号。济南堂则是四十七世林遵,世居济南,为济南望族,其后裔以此为堂号。

说起堂号,不得不提堂联。林氏宗祠的堂联主要为“九龙世泽 十德家声”,其中“九龙”“十德”是最重要的。“九龙、十德出自战国时代赵国宰相林皋公(三十六世)生九子,九子皆有文才,且行仁积德,都是赵国官员,人称九龙之父。十德即加上他们的父亲,十德之门。”林作尧说,堂联可以根据堂号来写,例如平远的林氏祖屋堂号为“双桂第”,其堂联为“九龙世德 双桂家声”。

“林氏一族行仁积德,妈祖是林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林作尧介绍道,妈祖原名为林默,因满月仍不会哭闹,故父母给她取名林默。民间传说,妈祖专以行善济世为己任,一直在湄洲岛上扬善抑恶,拯救海难。“湄洲供海神,四海祭天妃”指的就是妈祖。据《妈祖录》记载,自宋代至清代历代皇帝给予妈祖褒封赐号共有36次,从“夫人”“天妃”到“天上圣母”。有船就有妈祖,有海岸就有天后庙,林氏族人信奉妈祖,当地人都会到妈祖庙朝夕膜拜。

崇文重教 孕育美术界一代宗师林风眠

驱车前行来到梅县区南口镇锦鸡塘尾村,步行穿过狭窄的门坪,来到了百年民居将军第。门楣上方的金色“将军第”三个大字刚劲有力,象征着将军之志威武不屈。林氏家族在这里孕育了三代将军,是名正言顺的将军世家。

据介绍,这个将军世家的第一代将军是林竹筠上将,他被国民政府封为文威将军,民国初年任广西都督府参谋长;第二代将军是林竹筠的三个儿子,即林伯民中将、林仲循中将、林铭如中将,其中林伯民中将曾任广西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林仲循中将任潮梅镇守史;第三代将军是林竹筠的孙子林益堃少将。值得一提的是,林竹筠孙女林伦可是孙中山的孙媳妇,孙治强之妻。

“崇文重教一直是林氏家族的优良传统,从古至今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将士。”对林氏家族文化颇有研究的林干军说。

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林风眠是梅江区白宫阁公岭村林氏开基祖维公第十三世裔孙。林风眠自幼爱画画,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大师,代表作有《春晴》《江畔》《仕女》等。林风眠受学界泰斗、创办人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携,被聘任筹办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学院(今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林风眠在白宫阁公岭村出生、成长,于1919年梅州中学毕业后赴法求学。“他不但继承了林氏崇孝道、明德性、处世事的优良传统和家风,更体现了客家人百折不挠的精神。”林干军说。

“我出生于广东梅江边的一个山村里,我六岁开始学画后,就有强烈的愿望,想将我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经过丰富的人生经历后,希望以我的真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这是林风眠1989年在香港的自述,刻在他的故居“敦裕居”的墙上。

踏进“敦裕居”,只见天井铺满了鹅卵石,一反平常客家围龙屋的水泥建筑,让人想起林风眠1963年曾撰文《回忆与怀念》里提到,他的祖父林维仁是个倔强、勤劳的山村石匠艺人,无论四季阴晴,都是光着脚板,对他疼爱有加,从小就教诲他“脚下磨出功夫来,将来什么路都可以走”。

林风眠是梅州林氏的名人,也是骄傲。为了更好地纪念林风眠、弘扬林氏崇文重教的精神,去年11月,林风眠故居举行了“林氏维公祖祠重修落成暨祖公登座庆典”活动,该村的林氏族人及来自海内外宗亲和迁居浏阳200多年的维公后裔共1000多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此外,今年新建投入使用的学校——梅江风眠小学也是梅州人为纪念林风眠而建。该小学以“致美、唯美、求美”为办学方向,整体设计展示了林风眠艺术精神、客家元素和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表达了对林风眠诚挚而深切的怀念。

“睦宗亲”家风世承 教育后人团结一致

每年正月初三,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的花萼楼里,都有成百上千人聚集在一起举行祈福活动。楼内鞭炮声震耳欲聋,火花四溅,香雾缭绕。在圆楼中央空地,几十张八仙桌摆成两长排,桌上摆放着各家各户带来的水果、食物、酒等。花萼楼里,对联、灯笼、人潮相映成趣,人们斟茶敬酒,焚香点烛,叩首跪拜行大礼,整个仪式庄重而神秘。

相传花萼楼是由林氏先辈援宇公经手兴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花萼楼设计精巧、结构独特。它是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也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和文化瑰宝。

花萼楼取义“花萼相辉”,源于《诗经》中的“常棣之华,萼不华华。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萼,意为“花托”,暗指家庭兄弟间的情谊就如同花与萼一样,相互扶持辉映,既寄托了林氏祖先期盼家庭兄弟和谐共处的愿望,又显现了林氏族人团结勤勉、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林氏家训中第一条就要求子孙厚道要“崇孝道,睦宗亲”,要团结族人,孝老爱幼。“在林氏家训中,家族和睦是重要的内容,从花萼楼的寓意中就能看出林氏先辈对家庭和睦共处的重视。至今,林氏依旧是十分团结的家族。”林干军说,“正礼节 明德性”也是林氏家族精神中的重要内涵。

林氏家训中提到“士农工商,各守一业。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俭,学必勤,动必端,言必谨。事君必忠吁,居官必廉慎,乡裏必和平。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对于林氏族人而言,人立身处世,重在人格礼节的树立。对待小人物不可以轻视之态,对待尊贵的人物也不能卑躬屈膝。”林干军说,林氏族人祖祖辈辈教育后人要心存善意,要有容忍度量,做人做事堂堂正正,表里如一,不可炫己之长,揭人之短。

“崇孝道,睦宗亲”“正礼节,明德性”都是林氏家训对后人为人处世的箴言,而“务读书”则是家训给予后代立世的宝典。家训中要求族人不论贫富子女不论智愚第一要读书。读书则能知事理。

旧时梅县的林氏宗族,普遍用“公尝奖”的资金鼓励本族学子读书,所谓“公尝金”,即宗族向族群内收集的共用资金。至今,该族依然有为家族中优秀学子给予奖励,及为贫穷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读书的机会。

“‘公尝金’奖励学子的习俗可见林氏族人对读书育人多么重视。”喜爱研究林氏家族文化的林振兴说,林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让林氏后裔人才辈出,尤以文人雅士居多。“如著名画家林风眠、曾任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的林伦彦、曾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的林登云等。”

梅州邵德堂杨氏是由林姓易姓而来。其远祖林远邵于元末明初从福建宁化石壁迁往梅州,传至七世,约在明朝嘉靖年间,因故改为杨姓至今。

今年8月,林氏宗祠重建工作正式启动,不仅得到了林氏宗族的支持,还接到邵德堂杨氏族人提供的资金支持。

■家族字辈

梅州林姓排辈序

蕉岭长潭八郎公林氏辈序

宗(21) 功(22) 宏(23) 远(24) 祖(25) 烈(26) 辉(27) 煌(28) 世(29) 标(30) 清(31) 望(32) 代(33) 衍(34) 书(35) 香(36) 为(37) 洲(38) 里(39) 庆(40) 宝(41) 邦(42) 家(43) 光(44)

大埔湖乡林氏辈序

崇(11) 卿(12) 士(13) 弘(14) 锡(15) 秀(16) 周(17) 昌(18) 世(19) 贤(20) 宜(21) 兴(22) 华(23) 国(24) 文(25) 章(26) 廷(27) 绪(28) 廼(29) 宣(30) 孝(31) 友(32) 传(33) 芳(34) 信(35) 义(36) 为(37) 先(38)

三河坝洋陶坪林氏辈序

应(10) 志(11) 玉(12) 淘(13) 山(14) 开(15) 伯(16) 卖(17) 荣(18) 华(19) 昌(20) 启(21) 仁(22) 和(23) 盛(24) 发(25) 祥(26) 光(27) 泰(28) 福(29) 禄(30) 寿(31) 安(32) 康(33) 添(34) 富(35) 贵(36) 衍(37) 庆(38) 才(39) 能(40)

注:括号内数字代表姓氏世数。

■家族秘事

林氏图腾:林氏姓氏来源的体现

“图腾感生,演化为姓”,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是古代原始部落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林氏图腾(如图)中的“木”是建木,即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又名扶桑、扶木。两条建木并立意味着林。双木之下是天齐坛台,是商朝末年比干之子避难长林山得此姓的体现,也表示着林姓自古有植树成林的精神。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张柳青 汪思婷

【摄影】何森垚

【作者】 张柳青;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日报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