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背景



一、基本情况介绍

学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熟悉国内外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植物生产、生物环境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技术、植物产品提取与加工等有关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植物生产、植物育种和植物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试验设计、组织管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研发型高级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程序设计基础、植物学、大学物理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实验技术。

相近专业: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应用生物学、茶学、烟草、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二、专业解读

植物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的新兴专业,综合了传统的农学、园艺和植保三大内容,在科研和应用上均具有重大意义。

①特征呈现“宽、厚、强、广”

该专业突出一个“宽”字,即为适应农业形势新变化,该专业整合了作物、园艺、植保三个专业,进行高层次的有机融合,形成新的质的内涵;实现一个“厚”字,即强化了数理化、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注重一个“强”字,即实行双导师制,强化指导,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调一个“高”字,即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提升和改造,培养高素质人才;优化一个“广”字,即力争使本专业的学生,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适应植物生产类各部门、企业和单位所需。

②兴趣优先,重视基础学科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科研和应用上均具有重大意义:在科研上,它属于应用基础学科,可以为国家生态建设、粮食生产安全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我国发展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资源优势,未来更倾向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这一专业在未来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及新农村发展中,将呈现广阔的发展远景。

三、未来规划

部分高校培养方向:种子工程、植物栽培与产品加工。

报考硕士专业倾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植物学。

就业方向:本专业在未来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及新农村发展中,将呈现广阔的发展远景。毕业生可在农业、园林、林业、食品、医药、畜牧等行业从事与植物科学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总的来说,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

①与种植业有关的企业:种苗公司、肥业公司、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植物产品加工或生产企业等,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和推广、产品营销等。

②与种植业有关的事业单位:农业局中的农技站、蔬菜站、果茶站、土肥站、植保站等。

③教学和科研部门:各级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大学、部分职业学院等。

④考取公务员或选调生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