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边风水宝地有哪些(门前高速公路风水)


洛阳伊川县城向东17公里,有一村,名叫许营,村北500米就是范园(范仲淹墓园)。如果你沿着盐洛高速走,走到许营附近,老远你就能看到路边的范园和范仲淹的塑像。范园和范仲淹塑像的背后则是连绵高耸的万安山。如今,虽然开山采石已经让万安山面目全非,但在古代那里绝对是块“风水宝地”:范仲淹墓园坐北朝南,背靠绵绵万安山,潺潺的曲水河在前宛如玉带,西可以近望龙门山色,东能远眺嵩岳少林,是藏风聚气的好地方。常言道:大山勾了头,不出宰相也封侯!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后来还真当上了宰相。

范园(范仲淹墓园)

2006年,范仲淹墓园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以来,参观范园,拜谒范文正公是一直的心愿!2021年11月14日上午,与王光辉、金正新、李孝怀着敬仰之情到万安山下范园拜谒范文正公。由于新一轮疫情,范园关闭。正在遗憾和彷徨之际,墓园东面一个小门开了,一位女士从墓园内外出,询问得知,她是范仲淹第29代范钦忠之女。范钦忠是许营村人,在此守墓二、三十年,去世后其女继承父亲之志在此守墓。说明来意,范女士在表示因疫情闭园的歉意之后,还是同意让我们进园参观!

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苏州市)人,生前从没有在伊川工作过,又是死在徐州,然而其家族墓地却在伊川。范仲淹的墓园分前后两域,南面的前域埋葬着范仲淹和他的母亲及其长子范纯佑;北面的后域是其次子纯仁、三子纯礼、四子纯粹以及一侄九孙六曾孙和两个曾孙媳妇的坟墓。 公元1031年(北宋天圣九年),范仲淹的母亲首葬于此,公元1052年5月20日,范仲淹病死徐州,其孤护帏帐还洛,12月被当时的皇帝赐葬在母亲身旁。其后子孙先后附葬与此。靖康之乱,范氏裔孙纷纷南迁,从此附葬中断。最初的墓园占地200亩,如今已有一半以上垦为耕地。

在范园拜谒参观,仔细观察后有一个不解之惑。这就是范园的葬式。范园的正中葬着范仲淹的母亲,右手葬着的是范仲淹的长子范纯祐。而范纯祐右前方葬着的才是范文正公。这种葬式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带着疑问,我们请教范女士,范女士说:既然你们问起了,我就告诉你们,这叫“扯子背孙”,是独有的范园葬式。说的是,两岁时范仲淹便失去了父亲,他是靠母亲拉扯长大的,范仲淹后来将改嫁的母亲接过来一起生活,范仲淹的几个儿子都是母亲拉扯长大的。范纯祐终生拒官陪在祖母身边!死后葬在祖母右边,右前为父亲,其后为范家后人。真可谓“扯子背孙”!

范园(扯子背孙葬式)

参观范园的另一个不惑就是,范仲淹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后移居吴县(今苏州),死于徐州,为何会葬在伊川呢?实际上,这与范仲淹的母亲有关。

据考,范仲淹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汉代清诏使汝南(今河南郾城)征差范滂,祖籍在今天陕西的彬县,范履冰是他的第十代祖,唐朝武则天时期当过宰相,那时举家迁到长安,后来他的第四代祖,也就是他爷爷的父亲,被朝廷任命为浙江丽水县丞。其间,因为中原战乱滞留在了南方,范家从此在苏州吴县定居下来。范仲淹生前在给他哥哥的信中曾经说过“我本北人,北人淳厚”之类的话。不难看出,范仲淹始终有一种北方的情结。

范家虽然世代为官,但范仲淹的命运却颇为坎坷。两岁的时候,他父亲过世,家境从此变得窘困起来。两年后,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到了山东长山县朱文翰家,范仲淹随之更名为朱说(yu)。童年时范仲淹就学习非常刻苦,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据说当年范仲淹在山东长山县附近的醴泉寺读书时,经常彻夜不眠,等到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他每天只用一把米,煮成稀粥,放凉凝固后,用木棍划成4块,再掐一点叫作“虀”的野草当菜,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后人广为流传的“划粥断虀”的典故。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文正公小的时候和大多数丧父失母寄人篱下的孩子一样,有着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一次他看到朱家兄弟的浪费行为,便好言规劝,朱家兄弟脱口说道:“我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范仲淹听了一愣,觉得话中有话,不断追问下才有人告诉了他的身世。这件事发生后范仲淹变化很大,他从此下定决心独立生活,并毅然辞别母亲到南京(今商丘市)应天府书院求学。当时,南京留守的儿子也在这里读书,他看到范仲淹穷得经常吃不上饭,非常同情,就从家里带一份饭菜给他,没想到范仲淹就是不吃,这位官家子弟很生气,说范仲淹瞧不起他,文正公解释说:不是我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已经习惯粗茶淡饭了,如果现在就享受这种丰盛的饭菜,以后还能吃得下粥吗?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被任到现在安徽省广德县一带当了个审理案件的九品小官。从此他把母亲接到身边,赡养侍奉。这个时期,范仲淹作出了其人生中一次重要决定,他回到苏州要求重归范氏家族,但遭到家族的拒绝。无奈之下,范仲淹最终作出“只求复姓,别无他寄”的承诺,方才恢复了原来的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夫人的老家在今天的商丘,范母去世后先葬在那里。范仲淹守制时,在南京应天府书院讲学,其间他曾到登封的嵩阳书院当过“客座教授”。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都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当时的范仲淹已经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了,从商丘到登封,再到洛阳时路过伊川,范仲淹拜谒了姚崇墓,第一次产生了将母亲移葬此地的想法。

姚崇是唐代名相,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其执政期间,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营建佛寺道观,淘汰僧尼,强令归农,是后人公认的一个对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一个封建官僚。2014年,我们在伊川土门遗址采访时,曾经担任土门村书记三十多年的姚景汉先生也是姚崇的后代,根据他整理的家谱,土门的姚姓是从洛阳高新区三山村迁去的,过去的三山村很多都是姚姓,也都是姚崇的后代。

实际上,现代的人都知道范仲淹的墓,很少人知道姚崇的墓也在那里。姚崇墓就在范仲淹墓园东边三、四百米的地方。姚崇 (651-721年),字元之,唐朝陕州硖石(今三门峡陕县东南)人。一生五朝为官,三居相位,为稳定国家局势,改革朝廷弊政,抑制宗教迷信,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开元之初,他独当重任,励精图治,为开创“开元盛世”立下了不世之功而名留青史。

范园、姚崇墓园

开元九年(721年)九月,姚崇去世,十年二月,葬于洛阳万安山之阳其母茔之侧。曾三任宰弼,擅长文学的张说为其撰写神道碑文。一千多年来,历代都对姚崇有很高的评价。唐朝杜牧说:“首佐玄宗起中兴业。” 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道:“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毛泽东在点评《新唐书•姚崇传》时赞扬其为“大政治家”。据说原来姚崇的墓地规模很大,姚崇和他的母亲及其一个曾孙都埋葬在这里,1958年平整土地时,姚氏墓被毁,仅留下一通4米多高的神道碑,1983年,姚氏后裔恢复墓冢时,又立了两块记录修复情况的墓碑。

姚公祠( 左起 王光辉 金正新 李孝)

姚崇和范仲淹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姚崇祖籍河南陕县,其父去世后,母亲改嫁到一个姓黄的人家,后来姚崇当了宰相,曾问其母:将来百年以后是否与父亲合葬一处,其母回答说: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于是后来姚崇就将母亲葬在了万安山下。

范仲淹生前曾几次向仁宗建议从开封迁都洛阳,他认为洛阳与开封相比,据险可守,更适合作为国都。虽然他的建议最终未被采纳,但他对洛阳始终情有独钟。因为母亲改嫁,肯定不能葬在苏州范家的祖坟里,假如将母亲葬在山东,恢复范姓的文正公又不能和母亲埋在一起,两难之下,受到姚崇启发的范仲淹将母亲迁葬到了伊川。

其实,范园一带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但姚崇的墓在那里。唐朝的另一位宰相裴遵庆的墓也在那里,紧挨范园的围墙。裴遵庆(?—775年),字少良,著名的闻喜裴氏宰相家族。幼强学,年既长,始以仕家推荫为兴宁陵丞,调大理丞。频擢吏部员外郎,判南曹,不久担任徐州刺史。天宝时,选者岁万计,遵庆性强敏,视簿牒,详而不苛,世称吏事第一。肃宗时,为吏部侍郎。萧华辅政,屡荐之,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宗初,仆固怀恩反,帝以遵庆忠厚大臣,故奉诏宣慰,怀恩听命将入朝,既而为其将范志诚沮止。时帝在陕,遵庆脱身赴行在。帝还,迁太子少傅。罢为集贤院待制,改吏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复知选事。

裴遵庆墓碑

裴遵庆神道碑,身首一体,碑身宽1.05米,碑身高2.35米,碑首高0.8米。碑额篆书“唐故尚书右仆射赠司空裴府君神道碑”,虽有残但可辫识。碑文隶书,碑中上部两边漫漶,中部疑被桔杆所烧而表层崩落。据说,此碑原立于现在所处位置西边偏南50米处,宋代被移置于此,因年代久远,碑身埋入土中约0.7米,挖开后发现贔屭座尚在,碑被牢牢地置于碑座之上。

万安山下的这片可谓风水宝地,在相隔三、四百米,南北二、三百米的区域中葬着姚崇、裴遵庆、范仲淹、范纯仁四位(宰相,范仲淹为副宰相级别)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范纯仁墓选在父亲墓北侧四五百米远,意在给父亲留足拜谒空间)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