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祖山风水图片大全(罗氏祠堂图片大全图片)


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冲

引言

毛主席的性格和人格受到母亲的影响,知恩图报,不忘初心,任何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日理万机难以回乡看望乡亲们,便让自己的大儿子毛岸英代回,曾特别嘱咐,给罗家拿去500元。

毛主席的亲戚中,有毛家,即毛主席的本姓亲属,还有杨家,即妻子杨开慧的家人,还有文家,即母亲文七妹一方的亲戚,那么罗家是什么亲戚呢?

这还要从毛主席的第一次婚姻说起。

毛氏族谱记载,杨开慧为“继配”

1941年,毛宇居等人第4次修订《韶山毛氏族谱》,其中写道:

杨开慧为毛主席的“继配”,贺子珍是毛主席的“再娶”,罗一秀为毛主席的原配。

那么这位罗氏女子,到底是不是毛主席的妻子呢?

1936年,毛主席曾在接受美国记者艾德加斯诺的采访时曾透漏了这件事,斯诺在他的书中也证实了这件事。

当时毛主席说:“我14岁的时候,父亲给我娶了一个二十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和她在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我并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

斯诺和毛主席在延安

从毛主席的话中可以得知,这是父母强行给少年毛泽东找的媳妇,由于从来没有在一起生活过,所以毛主席不认可这段婚姻。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女子确实是存在的,这也是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关心罗氏家人的情况之一。

父母之命

毛主席一生有过四次婚姻,而和罗一秀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非毛泽东个人所愿。

1889年10月20日,罗一秀出生在杨林乡,和毛泽东家里距离不远,他的父亲罗鹤楼有多个女儿,罗一秀在家排行老大。

从年龄来说,罗一秀比毛泽东还要大4岁,在古代给儿子娶媳妇,一般不会选择比儿子年龄还大的,那么为何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会促成这桩婚事呢?

实际上,罗家从辈分上说,和毛泽东家也是亲戚。

罗一秀的祖母毛氏,是毛泽东祖父毛翼臣的堂姊妹,也就是毛泽东的姑祖母,所以在辈分上,罗一秀是毛顺生的表侄女。

一次毛顺生到罗家串门,看到罗一秀的贤惠,对这个表侄女十分喜爱,所以提出想结成这门亲事。

在古代,亲上加亲,算是一件美谈,如果把罗一秀明媒正娶到毛家,可以帮忙料理家事,简直是好帮手。

毛泽东少年

但这遭到毛泽东的拒绝,毛泽东从小就喜欢读书,知明理的他反对包办婚姻,所以罗一秀嫁到毛家后,和毛泽东没有培养出感情。

这和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的性格有关系。

毛顺生希望毛泽东当个商人

在韶山,毛家算得上是一个大家族,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毛恩农一个叫毛恩普,毛恩普生下了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

光绪四年,毛恩普在韶山建了5年半茅屋,两个孩子分家时,毛顺生分到了上屋场的房子,随后文七妹也迁居到了这里。

毛泽东出生以后,毛顺生才扩建为半瓦房,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毛顺生从小就希望赚大钱,娶个好媳妇,养家。

所以在毛顺生年轻时,做起了贩米的营生,毛泽东出生的时候,毛顺生已经积攒了一点积蓄,他希望毛泽东可以继承他的事业。

毛泽东8岁前,被父亲送到文家学习,因为当时文家在毛泽东的亲戚中,算是书香世家,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8年,毛泽东在文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但在毛顺生眼里,读书不是什么正经事,乖乖去做生意才是正业。

毛泽东和父亲合影

所以毛泽东8岁上私塾后,毛顺生发现了大问题,毛泽东因为聪明伶俐,在学校不受管教,无奈转学多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毛顺生决定把贩米的营生和家里的财政大权,交给毛泽东。

但毛泽东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但毛顺生作为家里的一家之主,强行要求毛泽东去米店当学徒。

所以不难看出,毛顺生把罗氏接到毛家,也是情理之中。

一方面,让毛泽东早早有个媳妇,也可以传宗接代,另一方面,毛顺生常常披星戴月做生意,无暇顾家,罗一秀可以帮忙照看。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毛家除了毛泽东,还有毛泽民和毛泽覃,当时毛泽覃还很小,罗一秀来到毛家,也可以帮忙处理家务。

在古代,女性大多为家庭妇女,比如毛泽东的外婆就是典型代表,还有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

当时文七妹已经患有病症,让毛泽东早日成家,不仅是毛顺生的期盼,文七妹对此也不排斥。

基于这样的思想,罗一秀便正式嫁到了毛家。

1907年,罗一秀正式来到毛家,但当时毛泽东年纪稍小,不懂夫妻之谊,只是将她视为大姐姐,生活上互相照顾。

毛家三兄弟与母亲合影

英年早逝,无人问津

罗一秀之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在毛泽东离开韶山前,罗一秀因病逝世。

在毛家这段时间,罗一秀十分贤惠,他和毛泽民的原配夫人王淑兰相处的很好。

当时毛泽东在私塾读书,罗一秀每天都会做好饭,把饭装在饭盒里,有时候毛泽东忘记带饭,罗一秀会按时送给毛泽东。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一边读书,一边在米店劳动。

1910年春节前,文七妹大病一场,毛泽东心疼母亲,千里迢迢跑到衡山去给母亲求香灰。

在古代的封建思想中,在寺庙中求取到的香灰泡水喝可以治病。

但这被来看望姑姑的文运昌看到,文运昌告诉毛泽东,他的眼界太窄,应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并给了他一本《盛世危言》。

正是在文运昌的启示下,毛泽东决定打破父亲让他当一辈子生意人的愿望,决定走出韶山,去外面读书。

不料这年春节,大年初二,罗一秀因为因患细菌性痢疾,不幸去世,年仅21岁。

看着自己的“大姐姐”去世,母亲又身体不好,毛泽东于心不忍,但为了出人头地,毛泽东毅然告别了父亲。

那年毛泽东17岁,他第一次离开韶山。

和杨开慧自由恋爱

毛泽东离开韶山后,毛顺生的愿望彻底破灭,无奈把家里的算盘传给了老二毛泽民,革命时期,毛泽民担任国家银行行长时,有很多的理财基础。

1910年,毛泽东告别父亲,走出了古老而封闭的韶山冲,到距离韶山25公里的湘乡县东山小学上学。

离家那天,毛泽东用竹篓装了满满两袋,一半是自己的衣服,一半是自己看的书。

当时东山小学的老师告诉毛泽东,他的年龄已经不符合招生的要求,但在文运昌的推荐下,毛泽东在这里开始学习。

也就是在这里,毛泽东认识了萧子升等好友,为以后在长沙求学打下了友谊的基础。

萧子升毕业后,没有想到毛泽东仅仅用了5个月就在东山小学脱颖而出,考入了长沙。

随后,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时,认识了对他影响很大的人生导师,杨昌济。

杨昌济曾留学海外,和北京的陈独秀李大钊交情很深,在杨昌济的开导和培养下,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和学习潜能被激发出来,走上了成熟的第一步。

杨开慧便是杨昌济的女儿。

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多次到杨昌济家和老师谈论国家大事,杨开慧对这个发言惊人的少年爱慕有加。

1918年,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他综合考虑了老师给出的意见后,决定不去外国留学,而是留在国内,探索自己国家的问题。

正是在杨昌济的推荐下,毛泽东有幸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勤工俭学,当了一个图书管理员,在这里他认为了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的李大钊先生。

在北京的短暂时间内,跟随杨昌济到北京的杨开慧,和毛泽东培养了深刻的感情。

毛泽东喜欢杨开慧的知书达理,杨开慧喜欢毛泽东的睿智坚毅,1920年杨昌济病重,在临终前,同意了两个孩子的婚事。

这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回到长沙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当时杨开慧表示,她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彩礼,三不用媒妁之言,意思就是和毛泽东是自由恋爱,以和同学们表示:不作俗人之举。

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病逝,享年52岁。1920年1月23日,父亲毛顺生撒手人寰,享年50岁。

毛泽东带着妻子回到韶山后,和父母做了告别,决定带着弟弟妹妹走向革命道路。

从那以后,毛泽东便离开了故乡,在新中国成立前,只有1927年前后回来过一次。

而那个罗姓女子罗一秀,在毛家度过了人生旅程上的短暂的最后三年,静静地躺在了苍松翠竹的山岗上。

尽管如此,毛主席从来没有忘记罗一秀,这位曾经为父母帮了不少忙的“大姐姐”,所以毛主席对罗家的人十分关照。

罗家亲人

1927年毛泽东在进行秋收起义前,曾回到韶山开展革命活动,在家乡毛泽东专程徒步十余里,去看望了罗一秀的父亲罗鹤楼。

当年罗一秀到毛家时,罗鹤楼对毛泽东十分看好,认为这是个值得托付的小伙子。

如今看到毛泽东风风火火闹革命,他大力支持,不仅动员乡亲们和地主乡绅斗争,还让自己家里的人跟着毛泽东闹革命。

“乡亲们,不要怕,一块篾片容易断,有得一把就不容易断了。”

正是有这么多乡亲们的帮助,毛泽东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对家乡的人十分思念。

1927年离开韶山时,毛泽东曾留下豪言壮语:“革命不成功,我毛泽东绝不回韶山。”

此外,罗家还有一个亲戚,他叫罗石泉,是罗一秀的弟弟,所以毛岸英亲切地称他为:舅舅。

1930年,王淑兰从敌人的监狱中逃脱,生活十分困难,便把养子毛华初寄养在罗石泉家,罗石泉帮了大忙。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直不忘记这位恩人,毛岸英回乡探亲时,毛主席告诉毛岸英:“罗一秀她很好。”并专门交代,去看望舅舅罗石泉。

据说当时毛岸英去看望了罗石泉,并给了罗石泉500元,罗石泉对此十分感动。

毛岸英告诉罗石泉舅舅,爸爸十分关心家乡的亲人,这次来特地看望您,也是爸爸交代的。

罗石泉得知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因为他曾给毛主席写信,想去北京。

毛主席回信说:

石泉兄:来信收到,甚以为慰,在地方上做些有益于人民的工作较为适宜,不必来京。此复,顺问康吉毛泽东八月二十三日

如今,他听到了毛岸英的话,终于明白了毛主席的苦衷。

1956年,罗石泉病逝,享年68岁。

罗一秀有没有孩子?

根据《毛氏族谱》记载,罗一秀有较为详细的资料:

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已丑九月二十六丑时,殁于宣统二年庚戌正月初二寅时,葬韶山南岸土地冲楠竹堕。

因为罗一秀没有孩子,所以韶山的乡亲们在整理族谱的时候,特地把杨开慧的孩子毛岸龙作为罗氏的孩子。

毛岸龙是杨开慧和毛泽东所生的第三个孩子,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三兄弟被紧急送到上海避难。

期间毛岸龙在上海夭折,资料显示,1927年4月4日,毛岸龙生于武汉,1931年春末,因为患腹泻性紧口痢疾,由保育员送广慈医院救治无效夭折,当时只有4岁。

因此,罗家虽然是毛主席当初包办婚姻的选择,但罗家同样重情重义,不仅积极支持毛泽东闹革命,还对毛家照顾有加。

从个人感情上讲,毛主席不忘恩情,这也是一个领袖的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之所以知恩图报,胸怀如海,这一切离不开她的母亲,文七妹。

对毛主席影响最大的女性,文七妹

1959年,毛主席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

第二天专门去祖坟上看望了自己的父母,一代开国领袖的母亲的坟墓,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甚至荒草遍野。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人都无不感动。

毛主席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前人正是对母亲的赞美。据说在毛泽东父母合葬墓旁边,有一个已平的坟丘,那里埋葬的就是毛主席的“原配”妻子罗氏。

文七妹去世后不久,他写信给同学邹蕴真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利人的,自己的母亲是属于第三种人。”

母亲还告诉他,人生是一场修行,要多做好事。这是因为,文七妹是一个信佛的人,内心的虔诚加上本身的善良,毛泽东在母亲身边影响很大。

30年代他对斯诺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也可怜穷人。”

如今,看到母亲的草坟,他感慨万千,因为毫无准备,他把警卫员取来的野花默默地放在母亲的坟头,然后对着母亲深深鞠了一躬。

随后,毛主席又伫立了很久很久。

工作人员说,把母亲的坟建个墓园吧,至少修一修。毛主席摇了摇头。

于国,这只是沧海一粟。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