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闲,一直想去虎跑看看,小时候就记得哪里有只石老虎,还有“济公和尚”,及有名的山泉水。最近去过的一次大概是二十年前吧。趁着天气适宜就计划登虎跑的这条山路。也是看了网友的介绍选择了这条没有走过的行程。
登山线路:龙井—九溪十八涧—九溪烟树—林海亭—马鞍山—马儿山—贵人峰—虎跑。
今天来得比较早,也比较仔细的欣赏了“龙井村”村口的风味,各家门前都搞得很喜庆,张灯结彩地挂着灯笼,园子里各种盆栽树木,花团锦簇很有新意,加上本身路边的各种像银杏等古树点缀,使得一进入村子就感到繁荣热闹,能使人愿意选择这样环境,留足欣赏、喝茶就餐。
沿着美丽的村子的道走,看到了这块石头也就开始进入“九溪十八涧”。这条道应该是最具特色的道路了,溪水大时需要脚踏石头,像跳芭蕾似的过溪。溪水主要是起源于杨梅岭的杨梅乌等东面九个小山乌的溪水,从低洼处横向穿道流入东面的沟里,十八涧是道路东面,主要是龙井及其它东面的各山的溪水汇入到纵向的沟内,最后东和西的水流汇合,经层层的涧滩流入钱塘江。
这条路只能步行,所以以前人很少,现在由于名声在外,来游玩的人也很多。路在山谷中,两边种植了茶叶,加上树木的点缀,很有原始感。也只有路边的几棵老树,能记录这条路“古往今来”的故事。
九条溪水横穿过的石头,经过多年的溪水的冲刷洗涤,变得圆润光滑、晶莹剔透、色彩斑斓。
走了半个小时就走完了“九溪”,就来到了“九溪烟树”,这里是九溪的主要景点,其中也有网上传的很神秘的小瀑布加上枫叶的景,九溪应该再过大半个月来,那时枫叶红了,在溪水涧映照下会给人美不胜收的境地;或春时的梅雨季节时,滚滚而下的溪水会展示灵动的美妙。现在水很小,溪和涧比较干枯,所以显得不太有吸引的景色,但拍照的人还是很多。
这就是最网红的照片,但我怎么也想象不出如何拍到那样的唯美景色,只能说现在的科技技术加手法才能做到那么地“唯美”。
顺便往这里的山道上去,到最上面有一个亭子就无路了,查了这个山是“佛石坞”。
在涧边拍婚纱照的人还是挺多的,让幸福回归于自然!
沿着九溪路走,在“林海亭”不到20米处有条叉路,往这里走就可以开始上山之路的“马鞍山”。
就往这样的小道前行,这里基本是当地茶农上山种茶护茶的道路。行走在茶树中,由于现在是秋季基本没有看见人,如果换成春季走在这茶道上也很有风味,就像采茶姑娘一样,湮没于茶树之中的情景。
开始有了台阶就开始上山路,这里的山感觉就是一座无人打理的野山,树木随着自然规律自生自灭。可能除了登山客,应该说没有人来爬这里的山,难怪从这里去虎跑不用门票,很符合当今的“市场经济”。今天就我一个人在这野山中穿行,而我也更喜欢独自一人,登行在幽静的环境中,触景生情地感受途中的景色带给我的心情。山路基本是像“Z”字型盘旋而上,感觉强度有点,但不算太陡,也可能我现在已经比较适应了登山的难度,所以感觉不是很累。
到了这个岔路口,也基本到了山的高处,往右就往六和塔方向,左走往贵人峰方向,这里大概应该是马儿山了,也是“螺政峰”。杭州的山的名称真的不太清楚,尤其是一些不太知名的山都没有明确的标识,也只能根据网上的说法去大概认定。
山路都是秋风落叶的场景,告诉人们马上要过冬了。
往高处走时有开阔地出现,西面的“南、北高峰”看的比较清楚,视觉开始开阔起来。
这个三岔路,左转可去九溪理安寺。
到了贵人峰了,站在贵人阁上看风景,应该是杭州各山的之最,基本四个方向都能见到,远处各山层峦叠嶂,层层梯田式茶园蔚为壮观。尤其一眼望去,能同时看到西湖和钱塘江。真是“贵人峰上贵人阁,两贵收两景”,可能也是杭城为数不多能站在一处,看到西湖和钱塘江的山顶。
5六角飞檐的亭子,颇为壮观秀丽。
贵人峰下虎跑有两条道,都能到达。下山应该是大慈山了,不久就看见深藏在山脚和树林之中的虎跑内的房子。
虎跑十几年没来,现在感觉变化很大,多了很多以前没有的景点,如观音殿、李叔同纪念馆等。感觉里面景色更为丰富多彩。一庭一院风雅别致,边上的小桥流水中,浮萍碧绿宁静地漂在池中,点缀着这肃静的境地,显得那么安然和静默。亭台、庙宇楼阁和纪念物等,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层次丰富、有序而安静,一步一景发挥到淋漓尽致。在这里没有高声喧哗,禅意深邃而幽深唯美,流连忘返的人们会随着深邃的景和物,变得心静如初,返璞归真的境地,“野鸟久不去,清风长近人”。里面景点很多,济公殿、李叔同舍利塔,及有几十年历史的石老虎等等,当然最有名的数“天下第三泉”的虎跑泉。
重建的观音殿,深藏在山脚处,显得庄严和静雅,“观音菩萨”静心地倾听人们的诉说和祈求,并带给人们的期望和祝福。
这个就是小时候记忆中的“憨态可爱”老虎,还是几十年前的那个模样,只有它注视着“虎跑梦泉”这几十年来的变化和发展。也诧异我从少年的”眉清目秀”到现在的“满目苍痍”的变化。
虎跑梦泉“创始人”性空大师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子破。”小时候最喜欢的“济公活佛”。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一代天才“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的舍利塔。
现在的“第三泉”出水的地方,供给人们来取水。以前是里面的有个龙头的位置可取水,后来圈起来造了个池,就引出到门口,方便人们。毕竟这是杭州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和记忆。都是像我这样年纪的老人来取水,一来泉水确实矿物质很多,是好水,(以前都用一枚硬币放入满杯中,水都不会溢出),二来老人们到这里可以聊天会友,又是负氧离子之地,也图个修心养身,锻炼身体的机会。可能我再老几岁也会加入这一行例。
进门口新出现的两只“虎虎生威”的老虎,欢迎着人们的到来,也欢送人们下次再次光临!
登山时间2020.10.27,天气晴天。
总行程约10公里。用时3小时。
难度系数:中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