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我们非要任性的假设一下,如果清军也有洋枪洋炮能打赢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吗?(这里所说的洋枪洋炮当然是指跟英军水平一样的武器装备)
在我看来,即便清军有洋枪洋炮,也同样不能打赢英国,也就是说清军仍然打不赢鸦片战争,中国的命运仍然改变不了。
你可能会说,清军也有洋枪洋炮,跟英军的装备是同一个水平,为什么会打不赢英军?要知道我们是本土作战啊,我们有主场优势,我们还有人数优势。这倒不假。
而且事实证明,英军在当时虽然是世界上最强军队,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想当年非洲祖鲁土著军也战胜过英军,与清军的准备比起来非洲祖鲁土著军可差远了。
既然非洲祖鲁土著军以原始武器也战胜过英军,那么如果清军也有洋枪洋炮,跟英军装备是同一个水平,要战胜英军岂不是胜算很大?
我看也不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清军自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在精神层面绝对比不上非洲祖鲁人反抗英军的那种决心。
清军八旗兵(包括汉人绿营军)在清朝伪太平盛世下早就缺乏斗志了,军人不像军人,倒是抽鸦片烟很有一手。长久以来清军士气低下,士兵缺乏训练,那时候绿营一年也不过操练十几天。飞鹰走狗的八旗兵就更缺乏训练了,八旗兵大多是世袭的铁饭碗,他们当兵不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一种荣誉而已,一种“高贵”的身份。
而那时候的英军基本上算是现代军队的训练强度,一周训练6天,只休息一天。英军士兵们身体条件随时都保持在一种作战的状态,这远非身体虚弱、缺乏斗志的清军士兵可比的。我们有些电视剧把侵华英军演成一个傻大个的形象,这分明是在打自己的脸!
而且那时候清军的待遇也是很差的,不说绿营兵,就是八旗兵的待遇也不算好。以至于很多士兵根本无法通过军饷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这怎么办呢,所以那时候很多清军都会搞一个“副业”。比如有的清军士兵会给别人打打短工,或者在街头做小生意,甚至有给人修脚这种工作。
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很多清军士兵见到英军都“望风而遁”了,因为你待遇不好,士兵们很失望,不肯卖命呗,自然就缺乏士兵应该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英军就不一样了。英军士兵大多是自愿加入军队的,契约合同制,因为军队是皇家的,待遇比其他职业都要好很多。一个英国士兵基本上通过军饷可以养活一家人,这工资不低啊!
清军是典型的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就这种制度,就这种对待士兵的方法,就算有洋枪洋炮也很难打胜仗,更别说打赢英军那种管理制度完善、薪资水平优渥的现代化军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