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的意思解释


在古书里,所谓的“鸿鹄志”到底指的是一种什么志?

一说到“鸿鹄志”,大家自然想到的就是我们在初中都读过的《陈涉世家》里的“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的“鸿鹄之志”大概指的是一种宏大之志吧?

其实,“鸿鹄之志”四个字在《史记》之前便有人提到——在《吕氏春秋》的“士容论第六”,原文是——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人亦然,诚有之则神应乎人矣,言岂足以谕之哉?此谓不言之言也。

意思是:骥骜的气质,鸿鹄的心志,能够使人们知晓,是因为这种气质和心志确实存在。人也是如此,确实具备了,精神就能使别人感知了,言语哪能完全使人相信呢?这叫做不言之言啊!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古籍里的“鸿鹄之志”,未必专指宏伟之志,更是指独立自由的高洁之志。(“骥骜”也是自由独立的象征,这或从楚辞中来,《惜誓》: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犬羊。贾谊的《吊屈原文》发挥了这个意思: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倘若嫌我的解读太过穿凿,那么不妨再来看看鲍照在义庆幕府后期所作的《野鹅赋》——这篇文章很能浏亮体物,颇写出了“鸿鹄之志”的真意所在(至于这野鹅与鸿鹄到底是不是同一物种,则要请博物学家考证研究了,我们姑且以为“野鹅之志”就是“鸿鹄之志”吧。)

《野鹅赋》前面的小序说,有人献了一只野鹅给临川王,世子义庆可怜它被羁絷在樊笼中很不自由,便命鲍照写了这篇赋文。在鸿鹄看来,自己的志向未必有多么宏远,只是和这富贵华美的园林很不匹配——“虽居物以成偶,终在我以非群。”

这样的“鸿鹄之志”是让我常能心有戚戚焉的!

志,确有大小高下的不同,但无论是怎样的“志”,只有在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引领下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发出,才能不牵于外物,不累于内欲,口与心誓,守死无二。嵇康在《家诫》里说:“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也。”——伯夷叔齐也好,展季苏武也好,他们的志向是高远的,这并不是谁要他们立这样的“志”,而是他们自由意志主动选择的结果,所以才能够在人生的颠沛造次中安之若素。

曹植曾写过一首小诗——《野田黄雀行》,里面有这样几句:不见篱问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比起“鸿鹄之志”,我倒更希望我的学生能像这诗中的黄雀一样,当他们的思想陷于俗谛桎梏时,总能有人拔出“宝剑”帮他们斩断精神的网罗,使他们获得“飞飞摩苍天”的自由,相信在这自由中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志。

作者:张 聪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