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蓝色布门帘图片(门帘风水最旺的图案)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提起蓝印花布,或许能唤起许多人的回忆:出门做客,着一件蓝印花布衣裳,体面大方;相爱了,送一方蓝印花布手绢作为定情信物;出嫁了,嫁妆里便有蓝印花布做的铺盖……

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药斑布、浇花布,是用一种传统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方法印制而成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是汉族传统的工艺印染品,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而梁平蓝印花布,何时产生尚无文献记载。《梁山县志》称此地产“葛布、棉布:邑产最多而佳”,又“蓝癜:(靛)通志,蓝有三种皆可作靛,水治噎膈见广五行志。”从蓝印花布使用的原材料上看,以上材料正是生产蓝印花布的必备原料,有它产生的独特地理条件。梁平是巴渝最早的农耕地区,产稻粱出棉花,既耕又织、自给自足。民间自纺自织的土白布要染制,梁平恰又出产蓝芷,用其叶泡制加工而成染料——靛蓝。经过历史演变发展,印染技艺提高,蓝印花布自然应运而生,日臻成熟。

20世纪40-50年代,蓝印花布染坊曾遍及梁平城乡,雕版及印染工序一应俱全。当时,蓝印花布的染制多以家庭作坊为主,作坊的字号也以姓氏为号,临街的房屋作为承接来料加工的铺面,铺面后是染制加工布料的作坊。而梁平每个农村家庭都能见到蓝印花被套蚊帐、床单帐帘、枕套枕巾等,妇女儿童常穿蓝印花布衣裤、孩子头戴印花帽,背孩子的背带及挎包,都是蓝印花布。富裕人家还挂蓝印花门帘。处处都见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在当时为何如此受欢迎?梁平地处重庆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自古交通闭塞,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时代,这便成为了梁平蓝印花布生长的特殊土壤。《梁山县志》(一个是清、一个是民国年间)两个版本有明确记载,渝东和湘鄂西一带的梁平、忠县、开县、利川、恩施等地区,是蓝印花布的主产地,也是使用蓝印花布最为频繁的地区。历史证明,这些地区是古巴人活动地方。属于少数民族的巴人,喜爱花饰衣着,故蓝印花布极富巴人遗韵,这种蓝印花布是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爱“彩绘装饰纹样”,让衣饰染花发展的结果。

所以,20世纪60年代前,梁平山区如城南太平槽等地凡能生产蓝芷的地方几乎家家种蓝芷、户户打靛塘子;处处有纺车、织布机;村村有靛塘,人人能染织,院落庭坝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至今还留下“蓝田”、“靛塘沟”、“染房院子”等地名,也有垫江等地的人来梁平挑土靛进行销售。

1980年四川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民间蓝印花布图案》一书,所收42幅图案,其中梁平有21幅,占一半多,可见梁平印染技术之高。梁平蓝印花布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地区乃至出国展出,得到好评。梁平蓝印花布是一种民间艺术品,也是闻名全国的传统工艺品。

梁平蓝印花布,因印板刀法粗犷、磊落鲜明,刚劲有力、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和动感,有一种山野之风,阳刚之气,也不失清新、淡雅、朴素大方之美。看这保存了50多年的蓝印花布,色泽依旧鲜艳。

其蓝印花布纹样,吸收了湖南、湖北等纹样的精髓,剪纸等同类民间艺术的优秀图形,品种多,形式多,融人物、动物、植物、几何纹样等为一体,图案有“喜鹊闹梅”、“双凤朝阳”、“松鹤延龄”、“福寿多子”、“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蓝底白花、白底蓝花、蓝白底相印的多种艺术形式,在简单的两色蓝白中,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艺术造型。

梁平蓝印花布的工艺特点是在特制的油纸版上绘图稿,然后雕刻出各种图案、花纹样式,用豆腐、石灰粉调制成的灰浆印刷,在纯手工的土、麻布和自纺的白布上,取下油纸版后,风干放入蓝色颜料(蓝芷)水中浸染数次,再在河水中漂冲和清洗多次,去掉灰浆及浮水晒干即成。

梁平蓝印花布制作程序——刮板

梁平蓝印花布制作程序——漂洗

2009年,梁平蓝印花布制作技艺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举报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