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用黄土补乾宫的金可以吗


「西坪文学」丁永斌|三阳川解说词

文/丁永斌

一、河与川

站在三阳川四周的任何一处山顶,俯视,以审美的姿态。

一条发源于甘肃中部渭源县鸟鼠山,向东流奔腾的渭河,从渭南镇和中滩镇最西端的余家峡绕过卦台山,流进了三阳川的腹地。在甘肃大地上,秦岭山系以她的博大与丰富为给养,让渭河穿峡越峪,横走陕西关中平原,在潼关注入黄河。

渭河,以黄河第一支流而成为陇东与关中平原的文化、地理标志。

葫芦河发源于宁夏西吉,全长296.3 公里,是渭河的一级支流。她在经历秦安县进入三阳川的一段中,曲折、弯急、流湍。在一个叫丁家坪的山脚下,以汹涌的气度进入三阳川。然后在石佛乡的峪口村附近汇入渭河。

渭河与葫芦河,是三阳川的父母河。

如果葫芦河是伏羲,那么渭河就是女娲了。一个从西南而来,带着黄土高原的风情,温顺、融合。一个从西北而来,带着西夏的强悍,执着、果敢。当他们进入三阳川时,三阳川以自己的平坦与宽容,让他们在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总面积约197平方公里的三阳川,相亲相爱。两条河给这里的12万人带来的不仅是滋润与爱,也注入了黄河文明的基因。

渭河从中滩镇张白村以东的渭南、中滩、石佛三个乡镇交界处,接纳了自北而来的葫芦河,携手并肩,如同要远行的夫妻。两条河,在携手东去之前,以他们的身躯,把他们抚育有12万子民,划分了区域——葫芦河以北,为石佛;渭河以南,为渭南;葫芦河与渭河中间,就是中滩。在渭河流域,面积虽然不大,但两条河以不到20公里的行程,就汇合一处,并养育了12万人民,是渭河流域独一无二地理风貌。据渭南镇卦台山、中滩镇樊家城出土的仰韶时期的文物证明,早在六千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并创造了先进的早期文明,肇启了黄河文明。三阳川,宋代称三阳寨。明代大学者胡缵宗在《卦台山记》中说:成纪之北约三十里,曰三阳川。……三阳云者:朝阳启明,其台光荧;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朝阳、正阳、夕阳”是一天日出到日落,天空中一道太阳行走的弧线,这三个点,以黄金分割的光芒;渭河与葫芦河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河谷盆地命名——早阳、正阳、晚阳合称三阳川。《大公报》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他撰写的《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这样描述天水:“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到苏杭一样自豪,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但在天水,人们谈起三阳川,冠以文化之乡的美誉。三阳川人的文化表述的个很普遍的特点,就是会说话。三阳川人说话是技巧,也是才智,更是文化。

二、山

卦台山,当地人也称为画卦台。用台湾中华六经学术研究会张渊量的话说“太极无双地”,画卦台是“华夏第一山”。他是站在中华文化的角度给卦台山定义,有文化的偏爱和对古代中华文明的敬仰。三阳川人也称她为卦头山。我喜欢卦头山的称谓,是因为当地人以独有的自豪与热爱,八卦的开始,就是头,定在了三阳川。这似乎是对后天八卦的一种占有与包容。

秋风似涌,渭水如银。每次经历渭南镇,当汽车在渭河大桥上奔驰时,我把目光都要转向卦台山。思想跨越到八千年之前,在山峦屏翠,渭水环流的地方。一位哲人站在卦台山,长时间的对人与天象进行思考——天象自然而有规律,但人类却被荒蛮、无知、杂乱、稚愚、无能所支配。人若能如天象,或者天上的星辰,有规律,有法度的自然生息,人类在法度与规律下进行创造,把无序变有序。

哲人伏羲上观日月星辰,俯察山石兽禽,每时每刻,苦思冥想。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似太极图样,滩河交界,有一大石,不方不圆,似柱如笋,傍实中虚,如画太极,名为分心石,与画卦台隔河相望有龙马山,山上有龙马洞,每逢云雾封洞时,给人以龙马出没之感。伟大的思考,都是把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融合在人类的行为之中,启蒙一种与自然相近的生活方式。哲人的思考,因天象而认识,因地重而行动。哲人正在卦台山上凝思瞭望,忽见对面山洞里云雾滚滚,有一身着花斑,两翼振动的龙马翻腾,与渭河中呈太极图形的分心石相映,不禁灵机触动,立即在卦台山上创画了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符号。一座山,因一个人,开启了八千年的文明。哲人伏羲与卦台山,成了华夏儿女的思想之根、文明之源。

能把自然物象通过改变,使人类从中得到更加新锐的思想与工具,就是创造人类文明。远古的先民,石块击打、木棒狩猎防御,生食冷饮,赤裸群生。搓绳索、织渔网,而钻木火、保火种的经验,让人在饮食进行了烤、炙、蒸、煮成制作和食用熟食的习惯——茹毛饮活剥生吞的原始生活被改变,火与衣着,第一次改变了人类的内心。

目前国内最大、历史最悠久且保存最完整的石祖(石制男性生殖器,此文物的年代距今约5000~6000年),这是中华民族父权时代的标志物。……在对整个卦台山现场勘探时,发现城址东北角约500米处遍布灰层陶片、石器、砖瓦、骨骸以及柱础、白膏泥等建筑遗迹,地面陶片以史前时期为主。……卦台山一带很可能在8000年前就是先民祭祀的场所。——这是近万年后的人们对这座山,还有山的文明第一次以学者定位,官方认可的方式表述。

三、城与寺

葫芦河岸,村舍林立。

樊家城,历史以传奇的色彩还原着真实,也虚构着真实。樊家城就是真实与虚构的产物。历史的长河,诉说着一个民族自己的英雄,还有那顶礼膜拜的信仰。在鼓吹一个民族强大的背后,一定有着强大的理由。唐,对后人而言,是一段值得骄傲的历史。唐,不只代表一个民族的强大与昌盛,也给一个民族带来了自信与高贵的血液。我们还原真实也罢,虚构传奇也罢,唐代与世界的关系,还有他英武勃发气概,都定格成绝伦于世的赞叹。

如今的樊家城,沉默于麦田金黄与玉米等庄穑之中。没有了昔日金戈铁马的撞击声,也没有血性男儿冲入战场的厮杀声。这是除了那些断壁残垣所占居的地址,就是三阳人乐此不疲的故事:樊梨花,中国传说中的美女英雄,在唐代征服西凉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唐代,三阳川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丰富的物产,给养一方军旅,很有自己的大度与胸怀。在三阳川设军出防御敌人,只要两河于西,西凉借水道而东进唐都的路就断了。在近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樊梨花与薛丁山领导着一支劲旅,筑地为城,操兵练马,在葫芦河与渭河的滋养下,让西凉东扩的野心收敛。

演营寺,演营寺之前叫演易亭,传说伏羲在此经常演易八卦,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樊梨花的英雄功绩,特此改为演营寺。很难想到一座传教戒杀伐与慈悲为怀的僧院,专门为战争提供演练场地。位于麦积区三阳川中心地带,相传唐朝樊梨花占据樊家城时,曾在该寺演练兵马。“三柏朝九殿,两槐抱一塔”是演营寺建筑布局的特征。演营寺大殿坐北朝南,入门而观,一个古塔和耸立在两旁的2棵老槐。向北走,经左右两门,便是演营寺的核心——寺院。左为钟楼,右为鼓楼,古柏7棵,以千年树龄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寺院内九殿,形如八卦。殿宇名称及方位分别是:正北坎宫,三世佛殿;正东震宫,送子菩萨殿;正南离宫,南海观世音菩萨殿;正西兑宫,地藏王菩萨殿。四隅:西北乾宫,三法教主殿;东北艮宫,三官殿;东南巽宫,关圣帝君殿;西南坤宫,三霄圣母殿;中宫寺院护法殿。

夕阳漫山,两河相汇。演营寺以钢铁的风铃声,鸣响着慈悲的战角。能以一个女人的宁静,让战争平息,让正义隆重。樊家城和演营寺,以战争的背景,传递安静与祥和。

四、佛与食

午后的太阳普照着葫芦河北岸,北山是佛的臂湾,让一树一村安静的生活。葫芦河从进入三阳川的峡峪,就把身子斜向石佛镇。石佛也因葫芦河而富足、美好。

一尊石佛,从后周一直保存到现在是让人惊叹的事。周世宗本来是一名抑佛昌儒的帝王,他虽然没有大力损毁与佛关的书籍、寺院,但佛事因其抑制政策而受到影响。

在石佛,这尊石佛是幸运的。他经历了与历史相关的好多大难、浩劫,并没有被人为的损毁,一定是这一方人有佛缘。十年文革中,有无数无比珍贵的文物以打、烧、拆、毁、砸的方式永远消失。我也从这个镇经过无数次,并在一次镇上主办的农民书画展会上走近石佛,理解石佛。石佛能幸存下来,也是在文革前被放进了文化馆,这也正是从另外一面看到,石佛人对文化艺术的热爱。

石佛,在新的寺院里仍然以后周的姿态,接受十里八乡的香火。一个地方以石佛命名,让石佛在四万多人的生活中有些鲜红的印记。

来到石佛,做一次客,感受石佛镇的生活。

黄家庄挂面。提起挂面,内心深处就涌现出曾经在外打工,生活拮据,工时又紧。很简单的下一把挂面,就是对生活低质量的应付。这些应付生活的结果,是胃对挂面的大力排斥。多年的胃病,挂面尽然是祸首。但黄家庄挂面,尽然让胃重新找回美食的感觉:一碗黄家庄挂面入锅,它以少于全国任何一种挂面入水而熟和时间,并以闪烁银光的姿态,被捞到瓷碗里。面条,仍然以筋道、爽口为感觉。没有机器挂面的死板与做作,也没有其它任何挂面在味觉上的雷同与平淡。黄家庄的挂面,是鲜活的。

我们相信手工的味道,是人类食品最纯真、朴素、真切的味道。黄家庄挂面,从元代开始到今天,仍然坚持这种纯手工制作。黄家庄挂面,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面食,让一方人生活的自如、坦然。

石佛灶糖也是石佛甜食的一种。

《礼记》中记载:“枣、栗、饴、蜜以甘之”。夏、商、周时期人们从这些自然物种中获得甜味。其中的“饴”即饴糖。饴糖是用麦芽或淀粉发酵加温制成,饴糖,在人类甜食种中占着重要地位,也是加工食品的历史重大成就。《诗经》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饴。”饴糖在周代已经成了居家过日子的食用。石佛灶糖,就是历代饴糖的继承者。这种古老的糖种,保持着选民的原创性,也含有石佛人的发展智慧。

灶糖即饴糖。由于起初用于祭祀灶神,故人们习惯上仍称灶糖。因其味美,人们经不住诱惑,便人神共享了,久而久之,就成为传统的民间食品。

石佛灶糖的制做始于明代中期。是由山西大槐树下柳姓人家带至天水,后来便流传于石佛一带。在天水城乡便可见到出售灶糖的挑担小贩。尤其是在“小年”前,石佛灶糖遍布街头,形成年先到人间的景色。空气中也飘荡着灶糖的甜香,使人们内心里盈盈的感知着春节脚步急匆匆走来的味道。

石佛豆腐,同样居美名于陇上。

30前年的记忆里,一担豆腐进村,被一声嘹亮的喊声诱惑。母亲会从屋墙角的布袋子里取一碗黄豆,换回一块白白的豆腐。切片,配上土豆片,葱花炝了锅,烩成一锅豆腐洋芋菜。在出锅前再撒上几许菠菜,青白相间,尽然是童年最美的食品。

那嫩嫩、柔柔、滑滑、绵绵的豆腐,在舌间被咬碎,在依依不舍的口腔通过,把味道留在脸上,留在一天的生活中。

豆腐,也是先民们创造加工最早的食品。1961年河南密县打虎亭出土了汉墓画像石《庖厨图》。图中制做豆腐的场景,是豆腐制作最有力的证据。石佛豆腐以裴家沟自然村与团庄湾儿里最好。所用水源是长沟里的山泉水。长沟水是从“三阳祖山”罗汉山下流出的一股山泉,水质甘甜清洌,所做豆腐渲白鲜嫩,出品率高,品质上乘。后者亦用的是山泉水,泉水清甜甘爽,极适宜于豆腐的生产。

古代人喝的酒,与今天的不一样。人们酿出酒后,是连汁带滓一起享用的。古籍中说:“仪狄始作酒醪”。醪,就是汁滓混在一起的酒,天水人说的“醪糟”、“甜醅”之类。这种酒,不仅有酒香、酒味,还把粮食的味道保留着,以酒和食品的结合体,甜醅,是一个代名词。

石佛甜醅可以说是原始意义上的醪酒,在天水的许多饭店里,如果你用完正餐,主人多会上一小碟石佛甜醅,让你品尝。这种小吃在天水名气极大,受到人们常久不衰的热爱。石佛甜醅用料不同于其它地方,采用清一色的莜麦,基本不用小麦。莜麦粒小质韧,有嚼头,口感与小麦迥然不同。酿造时,先将莜麦潮水,在碾盘上或石碓窝中碾去或舂去麸皮,再簸净、淘净、煮熟、晾凉。晾的环节很重要,按季节掌握好一定的温度,适时按一定比例拌入酒曲,搅拌均匀后,装缸发酵。甜醅的发酵质量好坏,全凭酿造者的经验。

石佛甜醅甘甜如饴,酒香醇厚,健胃消食,提神益中。一碗入口,满嘴生津,消饥止渴,使人神清气爽,受用无比。

三阳川,正在12万人的勤劳耕耘下,于西北一偶期待着……她的期待必将让三阳川更美。

作者介绍

丁永斌,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丁家坪人,1972年生,汉族。打工数十年,阅尽底层生活,媒体工作数十年,提升生活认识。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作协理事。散文,小说,诗歌均有发表,并获奖。出版散文集《尘歌》(九州出版社),有长篇小说《三阳河》待版。现在房企工作。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