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冲天的意思(一飞冲天十二生肖是谁)



历史上对战国名人淳于髡的记叙不少,但是最为生动的还是在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面。


自诩为“孔子500年后第一人”的司马迁对孔子“微言大义”的“春秋手法”颇为认同,整部《史记》也充斥着这一“写作手法”。


为“滑稽者”列传并非司马迁的本意,微言大义才是他的真章。


古时的“滑稽”并非我们今天的意思,今天的“滑稽”,说得好听一点是幽默风趣,说得难听一点有点怪物小丑的意思。在古文里,滑稽指“言辞流利、正言若反、思维敏捷”之意。不明白这一点就读不懂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也说到,“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点名了其作《滑稽列传》的主旨:以微末彰大义。笔者再啰嗦一句,古文里面的“义”,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通假“宜”,该做、理应去做之意,而非惯常以为的“仗义、义气”。


淳于髡(前386-前310)是齐国的一个倒插门女婿,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或许还是一个秃子,因为“髡”古时就指秃子)。


齐威王田齐(前378-前320,前356-前320在位)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诸侯国国君,如果说到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治国,大家就非常了然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英明的诸侯国君也有昏庸、糊涂的时候。齐威王一度喜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不理朝政。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文武百官也荒淫放纵,故而各国都开始觊觎齐国肥沃的领土,国家堪忧。虽然也有清醒的近臣,但是如此光景过去三年,也没有一位敢于谏言。


一日,淳于髡含蓄地对齐威王说:


“一只大鸟,有一天落在大王庭院里,三年时间既不飞走也不叫唤一声,大王知道为什么吗?”


齐威王毕竟是齐威王,不仅一听就明白了淳于髡所指,进而还含蓄地回答道:


“这只鸟可不是凡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语“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出处)


齐威王迅即召集全国72县县长(那时的县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到都城述职,述职期间奖赏了一人、杀掉了一人。然后重整朝纲、训练军队,齐国再次呈现出雄风,让觊觎者望而却步,齐国的威望继续维持了了三十几年。


齐威王八年(前371年),超级大国楚国大军压境,齐威王打算派淳于髡去赵国借兵。


“我给你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当时的豪车),你去送给赵王,向他们借兵10万御敌。”


淳于髡一听,大笑不止,连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


“先生是觉得礼物少了呢还是遇到什么可笑之事?”齐威王问道。


“怎么会觉得少了呢?早上上班途中我遇到一件可笑之事。”淳于髡答道。


“先生不妨分享一下!”


“路上,我看到一个祈祷土地神的人,拿着一只猪脚脚、端着一杯酒,说道‘我祈求高山上的谷物装满粮仓、低洼处的庄稼塞满车辆,五谷丰盛、粮食满仓’,我笑他祈求的东西如此之多,可是用于祈祷之物如此之少!”


齐威王于是将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金、白碧十对、驷马车百辆。淳于髡带着豪礼拜见赵王,赵王也是一个耿直哥,除了立即划拨10万精兵还额外借出裹有皮革的战车千辆。楚军得知消息后连夜撤兵,一场大战消弭于无形。


齐威王非常高兴,在自家后院摆了一桌酒席招待淳于髡。席间,齐威王问淳于髡:


“先生酒量如何?能喝多少?”


“这个嘛,要看情况,有时一斗酒就醉了,有时一石酒也未必会醉。”淳于髡回答。


“愿闻其详!”


“如果是大王当面赏酒给我,执法官站在旁边,御史站在背后,我心惊胆战,低头伏地而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


假如有尊贵的客人来到家里,我卷起袖子,躬着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时赏我残酒,我也屡屡举杯敬酒应酬,喝不到两斗就醉了;


假如好友好久不曾见面,忽然见到,高兴地把盏讲述过往共同经历的事情,倾吐衷肠,大约喝五六斗就醉了;


至于乡里之间的聚会,男女杂坐,彼此敬酒,没有时间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壶一类的游戏,呼朋唤友,相邀成对,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在这种时候,我最开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过两三分醉意(哈哈,还是“花酒”爽口)。


虽然熟知历史,却不知“花酒”最早起源于何时


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残余的酒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杂在一起,杯盘杂乱不堪,堂屋里的蜡烛已经熄灭,主人单单把我留下,而把别的客人送走,美女的绫罗短袄衣襟已经解开,略略闻到阵阵香味,这时我心里最为高兴,能喝下一石酒……。


所以说,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的事。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


淳于髡这番“借酒发讽”之言其实是在规劝齐威王夜夜笙歌的举动,凡事过犹不及,过了就会出乱子,就会走向衰败。


齐威王听淳于髡说了一大堆,言简意赅、直切要害地回答了一个字:


“善!”


于是,齐威王就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这个安排估计是因为淳于髡能喝能说。


历史上有些事情,按照我们现在的观念确实难以理解,但是恰恰因此才有了“鉴古知今”的读史必要。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