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气场(风水气场)


第二节 风水产生的历史渊源

“风水”与“气场”,它们虽然具有不同的概念,但在实践应用中是相互统一和相辅相成的。为了探本求源,现分析如下。

“风水”这个概念,晋朝的郭璞在他所写的《葬经》中提出了“气”、“风”、“水”三个概念,从现代的科学观点怎么去认识它呢?

“气”和“风”两者之中之“气”,古代用“炁”来表示。“炁”相传古代读音为qi,和现代汉语的“气”同音,气的本质是一种超微粒子,它不仅仅是指空气的气,而且还包含一种力,一种波,一种能量,“气”是万物之母。天地形成之初,在盘古初开混沌之际,大地空间所显露的混沌状态,正是气的体现。故可说气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宇宙物质。当这种宇宙物质获得能量,由静态转为动态,并以能量波的形式形成物质流时,它就成为风水学上的“风”,因此,“风”的实质就是“气”,或说“风”由“气”而生,由“气”而转。据此,当存在于一定范围内的“气”获得能量时,就形成气的场,称为“气场”,好像一块磁石,在以磁力线形式来体现其能量所分布的范围内,就是它的场,叫做“磁场”。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任何物体都处于特定的显能或潜能状态,故都有“气”,都有自身所形成的“气场”。

“水”,风水学中的“水”与自然界存在的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界的水,是地球上一种无色无味液体的总称。而风水的“水”,是地球静态中的变动物质,是产生于地球上一种能量场的代号和代名词。这种能量场中的水,随地形地貌的变化而变化,相聚而成形,相变而成势;一旦蓄势待发,便显出强大的场能。这实际上就是地球磁场能力的体现。古人就把这种大地磁场叫做“水”,也称之为“地气”。而这“地气”又有凶吉之分。

基于上面的分析,“风水”与“气场”,就是宇宙能量和地磁能量的相乘和结合。正如金代兀钦注《青乌先生葬经》所说:“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承,风水自成。”那里的地形、地貌、地物适应于天地之间,能量结合形成的最佳状态,就是好风水好气场,反之,就不是好的风水好的气场。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