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知识短文(医学小科普)


文学作品

——打开通往世界的一扇扇门窗

医生为什么要了解、阅读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传递着作者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沉淀,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还能够开拓读者的视野,让人们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上的前朝往事。文学作品中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对人性、对人生,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医学相关的文学作品,能感同身受病人的痛苦,促进医患沟通。文学作品能塑造人的灵魂、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情怀。文学对人类的影响不言而喻,古埃及国王拉美西施二世在皇家图书馆入口处悬挂着据记载最早的图书馆格言:“The House of Healing for the Soul”( 治 愈 灵 魂 的 地 方) 和“Nourishment of the soul”(滋养心灵之处)。

文学的治疗作用——“主辅佐使”

文学的治疗作用与中医方剂术语“主辅佐使”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辅佐使”也称为“君臣佐使”,是根据方剂中的药物作用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类。主药是指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辅药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佐药功效有三,一是用于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二是用以消除或减缓主辅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主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而使药的作用在于引导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同时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

一、文学——直指人心的“主、辅药”

文学作品的“主、辅药”作用主要是对患者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起效,现称“阅读疗法”。《七发》是我国文学史上关于阅读疗法的最早作品。作者枚乘在辞赋中借探望楚太子的吴客之口,指出久耽安乐引发的病症:“惕惕怵怵,卧不得 瞑 ”“ 肤 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淫濯(zhuó),手足堕窳 (yǔ)”“百病咸生”,并道出,这些病症“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随后,吴客向楚太子讲述音乐之悲、饮食之美、车马之骏、游观之乐、政猎之壮、观涛之奇这六件事,太子有时称病无法亲身体验,有时又心有所动。最后,吴客向太子介绍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詹何、孔老、孟子这些春秋战国时期有资略的大家,问太子是否要听一下这些大家如何“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这令长期富贵奢靡、萎靡不振的太子“据几而起”“涩然汗出,霍然病已”。《七发》指出了文学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古代文人中也一直存在着用文学作品来疗病的风气。《汉书》中记载,太子“苦忽忽善忘,不乐”,皇帝便召来王褒“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最终“疾平复”。大文豪白居易在《病中诗十五首·就暖偶酌戏诸诗酒旧侣》中也自称“头风若见诗应愈,齿折仍夸笑不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兼修医术,经常下乡采药治病:“举手扣柴扉,病叟喜出迎。以我语蝉联,未寒畴昔盟。解囊付之药,与尔共长生。”他的诗作也记载过让患者吟诗治病的情形:“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

在西方,阅读疗法(bibliotherapy)一词最早见于《大西洋月刊》1916 年 8 月的一篇文章。不过,早至古罗马时期,意大利就诞生了“吟诗疗法”。当时,一个叫索拉诺的医生以创作诗歌和戏剧来医治病人。现代意大利的吟诗疗法中,医生会建议患者大声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当患者对某个词或者某个诗句出现特别的反应,诗疗师会以此为契机,鼓励患者敞开心扉。

在 1900 年之前,图书馆就已成为欧洲精神病院的重要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地图书馆服务入驻战地医院,与医生一同发展了阅读疗法,并将其带入战后的医院建设。现今,美国很多医院门诊还设有 Book Shop,如美国波士顿以色列医院、休士顿的 Methodist Hospital 等,以方便病人、医生阅读。

在 19 世纪初,曾参与签署《独立宣言》的富兰克林也赞成将文学引入医院,认为文学“兼具娱乐和指导”作用。从 18、19 世纪起,已经有医生陆陆续续尝试为患者选择恰当的书目来改善他们的情绪或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现今,阅读疗法主要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很多患有精神或心理问题的个体通常有着封闭且独特的内心世界,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是精神心理医生必须首先跨越的障碍,文学作品往往可以成为医患之间的桥梁。例如,一位心理医生通过多次与患者讨论科幻小说《层级世界》(The World of Tiers)中的人物与情节,逐渐走入患者内心,了解到其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引导他们重新审视内心的困境,最终解开心结。

现代医学人文的发展使得临床各科也开始重视患者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而阅读疗法对于非心理、非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影响不容忽视。加拿大蒙特利尔两家医院的初步研究表明

了这一点。医护人员指导癌症患者阅读书籍《应对的艺术》(The Art of Coping in Good Times and Bad),发现这有助于他们缓解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以及更好地处理患病后的一系列生活问题。

阅读疗法从古至今发展出多种方式,并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比如意大利的吟诗疗法中,大声朗读除了精神作用外,还有助于增强人的肺活量、调动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提高大脑神经的敏感度以及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儿科医生也会引导病童朗诵诗歌,让他们增加战胜病痛的勇气。意大利甚至还有“诗药”有限公司,出版多种诗集,供不同的患者选用。因而,阅读疗法的“主、辅药”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综合的作用,其对精神心理的影响在于:对精神科病人有时可以起到主药的作用,而对其它科室的病人也有积极的辅药作用。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

二、文学——诊治患者的一味“佐药”

文学,作为医生施治中的一味佐药,它主要应对的是在现代医学发展中过于强调和侧重科学技术而导致的一定程度上的“去人文化”。医学,从诞生之时起,本质上不是关于“病”的学问,而是围绕“人”的探求:如何减轻人的病痛、如何拥有健康的人生。而文学,则是提高医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医生与文学都有着难分难舍的缘分。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下替、百家争鸣,士大夫阶层崛起,但是医者却沦为“技工”。从此,医生多是家传师授,为主流文人所不齿。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文人弃文从医或兼文兼医,形成我国医学史上儒医这个特定的群体。儒,狭义上是指信奉孔学的儒生;广义上泛指封建社会里的士人阶层。“只要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读书人,无论信奉孔学与否,甚至出佛入道,都很难不被儒文化的血液浸透其骨脉。” 明代李梴(chān)在《医学入门·历代医学姓氏·儒医》中将“秦汉以后,有通经博史、修身慎行,闻人巨儒,兼通乎医”者称为儒医。他们的文学修养不仅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医学经典,也使他们深得“仁心”“博爱”的要义,留下了一段段杏林佳话。

例如药王孙思邈,他深受老庄学说的影响,自行医之时起,就一心一意为穷苦百姓看病。对于付不起钱的病人,他不仅不收诊费,还腾出房子给病人住,亲自照顾患者。无论深更半夜,还是狂风暴雨,只要有人请他看病,他从不耽搁,立即赴诊。而且他还推辞了皇帝的诏书,走访各地,努力消除民间疾苦。他不仅发现、发掘和发展了很多药方,还发现和解决了很多与饮食习惯有关的地方病,比如大脖子病、夜盲症、脚气病……他将自己对待病患的态度写在《千金方》中:“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成为值得我们今人细心揣摸和学习的经典语录。

医圣张仲景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小便熟读各类典籍,“用思精而韵不高”,不追逐功名利禄,而是忧心民间疾苦。在他子承父业为官期间,为了给当地百姓治病,同时又不违反“官员不能进入百姓之家”的规定,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每月初一、十五,衙门大开,他自己端坐大堂之上,任何人都可以来找他看病。这就是“坐堂医生”的来历。在为官期间,张仲景看到很多穷人没有足够保暖的衣服,耳朵经常冻伤,苦不堪言,便将一些温补的药食同源之材包在面皮里,制成驱寒的药膳方,在空地煮给沿路挨饿受冻的百姓。因为药膳形状像耳朵,又能防止耳朵冻伤,人们称之为“焦耳汤”,后来慢慢演化成我们今天过年都要吃的饺子。

到宋朝,医生地位低下的状况得到改善,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故事大大提升了医者的社会地位。政府开始对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加以重视和普及,医生与官员一样享有政府职务和头衔,宋代还设立太医局,开启了体制化的医疗教育,使一大批儒生名正言顺地投入医生行业。这鼓励了一大批文人投身医学事业,文人之中也形成了习医的风气,如陆游、辛弃疾、苏东坡等。

辛弃疾在《满庭芳·静夜思》中提到了二十多味中药,说明他具备不少的医学知识:“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硫磺)。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苁蓉)起,弄水银堂。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除了上文提到的陆游,大文豪苏东坡也对医学颇有钻研,著有《苏学士方》,并捐钱在杭州办过一家医院——安乐坊。在宋之后,儒医蔚然成风,据《新安医藉考》统计:自宋至清近 800 医家中,由士、儒而习医者占 70%,既使 30%家传医者亦能勤学,形成崇儒习俗,以儒学加强自身修养,用儒学观点研究发展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自幼从父学医,虽然无志科举,却也十分推崇儒学,认为“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著有医书《儒门事亲》,取名的用意是:儒者能明事理,事亲的人应当了解医道。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也提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几千年的儒、医结合确立了“悬壶济世”“医乃仁术”的医德观,说明文学对于医者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西方,医学教育也与文学教育密切相联。十九世纪末之前,医学教育的一贯传统是医学生必须精通希腊语和拉丁语,以便能流利地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古代医书,对医学历史的了解和认知也曾经是医生职业发展的核心范畴。后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研究型大学的兴起,医学生的时间被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课程占用,文学课程逐渐被缩减。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现代社会医学人文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医学技术。缺少文学浸润的医学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医学,文学应当重新回归医学教育和发展的框架中。

三、文学——合理施治的一味“使药”

每一位病人都是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的独特个体,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每一位医生都不能回避、并且要与专业技能同等重视的问题。《黄帝内经》上称“医患相得,其病乃治”,意思是要医患同心,彼此尊重和理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生的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就像他的手术刀一样,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医生的一言一行影响到病人的就医体验和就医感受。《克氏外科学》也在扉页明确标明“先交朋友,再做手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 1989 年的《福冈宣言》称:“所有的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的表现。”

建立起对病人的共情心和同理心,除了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多向前辈学习外,文学的作用不容忽视。在瀚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往往能了解到更加多样和生动的病情描述、患病体验和沟通技巧。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可以使医生更好地运用专业所长,直达病患,去除病痛,就好像是起药引作用的“使药”。举一个来自网络的例子,说明文学作品如何拉近了病患之间的距离。一个失恋青年去看病,挂了精神科,接诊他的医生认为他适合看心理咨询,请他重新挂号。心绪不佳的患者开启了找茬抬杠模式,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甚至要求医生把他的前恋人找回来。负责调解的医生来了,明确告诉他需要重新挂号,同时承诺一定会帮助他,待他情绪稳定一些,就给他背了一首海涅的失恋诗《有一个青年》,拉近了与病人的距离,并给了他不少建议。一次医患之间风波就这样在文学的共鸣下平息下来,文学将医生的关心真真切切地传递给病人。

文学家以其特有的敏锐,往往能将病人的身心感受刻画得细致深刻。对于医生而言,这也是了解病人的一种资料来源。杨晓霖在《文学中的医学》提到:“文学作品里许多对疾病的描述比医学著作里的疾病概念、定义和科学描述出现得更早,更生动细致。”有一些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者病中所作,更加具有令人感同身受的感染力。比如白居易身患白内障、风疾、足疾、肺疾等,这在他的诗中均有体现。如描述眼疾:“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眬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风疾:“肘痹宜生柳,头旋剧转蓬。恬然不动处,虚白在胸中”;肺疾:“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等。

还有一些文学作品的作者原本就是医生,他们能从更专业的角度对现实中的医生、病人以及医患关系进行描述和剖析。比如,在《预约死亡》中,医生作家毕淑敏将临终关怀院中的各个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给读者。读完这部小说,读者的确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临终患者的需求,对临终关怀也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再如北京协和妇产科医生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系列。对于普通大众,这是一本非常棒的医学科普小说;对于医生,其中一个个生动的病例描述也恰似现场教学:如何考虑到患者的真实需求,如何应对意外状况,如何向前辈取经,如何在规范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谋求患者的福利……这些问题,不管之前是否考虑过、遇到过,这部小说都能给医生不少启发和借鉴。

文学作品对一些疾病能起到药物“主辅佐使”的作用。通过文学作品,读者能感受到文学是有力量、有温度的,文学也可以愉悦心情、振奋精神、提高机体免疫力,甚至可以抵御疾病!

最 后, 以 美 国 小 说《 随 风 而 逝( 飘)》(Gone with the Wind)的最后一句话作为结尾,也许大家能体会到语言的温度和作用: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将是崭新的一天!在我人生最艰难时期,正是这句话给我温暖与前行的力量!

Everything will be gone with the wind. Tomorrow is a new day!

(原文发表在公众号《医学要闻》2019 年 5 月 14 日)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人文》杂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