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风土人情(榆次民俗文化)


山西的古县城很多,味道各不相同。榆次老城的味道尤其不同。

榆次老城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是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座“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两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的老城一直较完整地保留到20世纪40年代。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新兴的城市化建设中,才逐渐消失。2000年开始复建,2003年对外开放。

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几乎保留、保存了其所有特征和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阆中古城、徽州古城、丽江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丽江古城)之一。

明太原县城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建于晋阳古城遗址一角,距今只有600余年的历史。追根溯源,可上溯到2500年前,是晋阳古城文脉的延续,只是面积不及晋阳古城的二十分之一。晋阳古城始终站在历史的十字街上,饱受火烧、水淹和战乱之苦,毁损殆尽。2013年开工复建,2020年基本完工,2021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大同古城有些古怪,是先筑的墙,后建的城,以墙为重。墙为“北破林胡、楼烦”而筑,自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始;城为“效法曹魏邺城”而建,始于拓跋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旧城基础上增筑,形成世人所看到的大同镇城。民国以来,屡经战乱,城池均有不同程度之损坏。2008年开始修复建设,2016年11月18日上午11时18分,古城墙完整合拢。

究其渊源,榆次老城的历史要短一些,故废古称老;而作为县治,榆次老城的历史显然要更久远一些,“老”得名符其实。是这几座古城中,除平遥古城之外,保护最完整、毁损最晚的。

榆次老城没有大同古城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周约十数里的城墙,深约5米、宽约10米的护城河,数十条虬曲回转的绵绵巷,坚固如铁的镇城,自成一体的小城,小城中独立的瓮城和月城,城中心精美的牌坊,遍布城墙角和城墙外的门楼、角楼、望楼、窝铺和多如牛毛的垛口,富丽堂皇的代王府,金碧辉煌的九龙壁。

也没有平遥古城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的日升昌票号,纵横四海的同兴镖局,“九里十八步”的夯土城垣,以弟子三千开辟的垛口,七十二贤人建造的敌楼,头南尾北、以门为足的龟城,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层台百尺”的点将楼。

更没有明太原县城三山(天龙山、太山、蒙山)加持、一泉(难老泉)护佑的气派,“魁星点状元”的张扬,王琼府的“方岳重寄”,“活城”内外的大小寺庙,随处可见的楼阁和林林总总的祠堂。

在榆次老城眼里,大同古城是一位披坚执锐的君王,士如苍龙,马甲天下;平遥古城是一位“拨珠靠梁”的账房,纵使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四下里安环,八下里拽炮,依然充耳不闻、安如泰山,你点你的糊涂将,我算我的精明账;而明太原县城更像是一位在街市夸官的状元,满脸洋溢着“光宗耀祖”的得意与荣光。

与大同古城比,榆次老城宛如一位羽扇冠巾的秀才,多了几份清秀和儒雅,少了几分孔武和粗犷;与平遥古城比,榆次老城更像一位荷塘静坐的少女,多了几分柔弱和羞涩,少了几分精明和世故;而与明太原县城比,榆次老城更像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究,多了些之乎者也,少了些柴米盐油。

“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龙、凤、龟、麟自古就被我们的祖先视为神物和精神图腾。辄以“龙凤呈祥、龟麟永寿”表达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良好愿望,并把这种追求和愿望在城镇建筑格局上完美地体现出来。

如龙兴之地的明太原县城,除以龙城命名外,依然沿袭了晋阳古城“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 的古老建筑格局,置门4座,东门曰“观澜”,西门曰“望翠”,北门曰“奉宣”,南门曰“进贤”。北门东开,南门北开,东西瓮城城门南开,宛若一只头北尾南、展翅翱翔的凤凰,北瓮城内有两口水井、恰似凤凰的一双眼睛,南门正对关外的宝华阁,直如凤凰的尾羽高高翘起,古城内的十字街,又似凤凰的腹部高高隆起,故称“凤凰城”。隐含着逼人的皇家气魄和华贵气息。

“土木之变”后,为了进一步提升防务、抵御边患,以使大同古城充分发挥“屏全晋而拱神京”的作用,公元1450~1464年十余年间,明朝两任巡抚在主城外别置三关,即北关(操场城)、东关(东小城)、南关(南小城),与主城环峙,且互成犄角之势。从外形上看,似一只单翅南飞的凤凰,并附着了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在很古的时候,有一只美丽的凤凰被射折了右翅,降落于大同一带,化作了大同城。故大同又有“凤凰城”之称。颇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和“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的苍凉。

平遥古城则别具一格,仅以下西门为凤仪门,以表达对“凤”的尊重。整座城市的建筑非常周正,以城隍庙居左、县衙居右,文庙居左、关帝庙居右;道教清虚观居左,佛教寺院居右有序排列,置南门为头、北门为尾,东西四座城门为腿,将城建成了一只欲行未动的神龟,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仿佛龟背上的花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表达了平遥人民渴望远离苦难,永享和平的朴素思想和对道生八卦、天人永和的精神追求。民间故有“龟城”之说。

与明太原县城和大同古城不同,榆次老城所以称为“凤城”,并非源自老城的建筑格局,而是来源于另一段美丽的传说:西晋咸宁时期,任榆次县令的荀浪清正廉明,备受百姓拥戴,神鸟凤凰为彰其功绩,随于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六月翔集于榆次,故有“凤城”之称。

榆次老城为子母城,县城居北,为母城;郭城居南,为子城。母子相连,酷似鲤鱼。头南尾北,悠然而卧。母城为腹、子城为头,南、北大街为脊,东、西城门为侧鳍,清虚阁为背鳍。民间传说,在清虚阁中央地下有一眼井,暗通大海,鲤鱼卧其上,得长养之气。表达了榆次先祖们“培德养气、嘉以为瑞”的美好愿望和“善义孝诚、约恕俭敬”的质朴情怀。

榆次老城的味道不止于此,更在于其浓浓的、亘古不散的历史文化气息。不必说榆石亭中灵石言的美丽,思凤楼上凤凰来的吉祥,“剧暑悲痛度”的惊心动魄,“清秋喜却回”的历史巨变;

也不必说一楼一阁的精细与厚重,一砖一瓦的粗犷与质朴,一口枯井的深邃、一棵老树的沧桑,集宋、元、明、清、民国各期的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精致,融北方建筑的大气与江南水乡的灵韵一体的精妙,流淌在商业街上的“精神崇高以义致利,儒雅诚信仪征万方”的晋商精神,镌刻在店铺匾额上的“温恭朝夕、其宁唯永”晋商文化;

更不必说涌动在“日中为市”遗风中的民俗风情和市井文化,留存在 “三晋第一署”榆次古县衙中的宦海沧桑和官制文化,写在楹联上的诸如“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与百姓有缘才到此地,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民心如镜,众口为碑”的警世恒言和廉政思想;以及散落在房檐屋顶、深埋在钱庄店铺中的繁盛与辉煌;单就无县不有的文庙和举世稀存的凤鸣书院就足以说明榆次老城的与众不同。

榆次文庙,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复修,是榆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榆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内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东西学宫、大成殿。大成殿外有28根蟠龙石柱和31根木柱围绕,气势磅礴;殿内孔圣人端坐中央,四哲、十二贤人排列两旁,神情肃穆、仪态万方。

东西学宫是历代生员学习的地方,是民族之魂的栖息地,儒家学说的讲习所,国家栋梁的养生堂。布局严整、文气荡漾。著名的榆次二中就曾设在文庙的学宫内,得以吸千年华章之灵气,沐万代圣贤之光辉,学而知礼义,习而明人伦,五十年来为祖国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榆次现代学校即肇始于此。

与文庙一墙之隔凤鸣书院是榆次清代的县学,榆次最高学府。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知县设义学于此。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称“凤鸣书院”,其山长(院长兼主讲)均为进士出身的儒学名流。“凤鸣”之名源于晋代榆次知县荀藐政治卓越,深受百姓爱戴,凤凰来朝的历史传说。书院占地2700平方米,内有四达楼、两贤祠、砚水湖、化成堂、讲学堂、六角亭、四角亭、绿花轩、祭坛等。一墩一石都宣扬着仁义礼智信的道法,一草一木都闪耀着温良恭俭让的光辉。入则点石为玉,行于至纯;出则由鱼化龙,止于至善。与万物谐和,与天地长久。

千百年来,文庙和凤鸣书院交相辉映,把榆次老城的厚重、厚实、厚道,以及这座老城的高古、高尚、高义镌刻在寻常百姓的性格里,浸润在莘莘学子的血脉中,任沧海桑田、岁月变换,亘久不变。

这是一种魅力,一种历史文化的魅力;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历史文化的精神;这是一种力量,一种历史文化的力量。这种魅力体现在官制里、商道中,这种精神闪耀在辉煌里、传承中,这种力量磅礴在历史里、奋进中。

走在榆次古城的街道上,那满街的商铺、森然的县衙无不从文庙走来,走进凤鸣书院,走出三晋大地。带着儒家的风范、哲人的气度和独有的味道。

不要问老城的味道。走进老城,走进文庙,走进凤鸣书院,老城的味道就在你身上,就在你心里。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