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白居易翻译(二月二日白居易儿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这首《二月二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诗的首句便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在踏青时节江上春游。次句便描写了踏青节的天气,和煦的东风,温暖的阳光,笙声似乎都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

颔联主要写江上的春色。花、柳、蜂、蝶,这些都是春天生命力与活力的标志,而红的花、绿的柳、黄的蜂,以及各色的蝴蝶,将春天的绚烂描写得淋漓尽致。“无赖”与“有情”相对应。

颈联引用了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东晋的陶渊明,字元亮;一个是西汉的周亚夫。陶渊明有“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句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后世用“细柳营”或“柳营”指军营。

尾联写新滩流水在羁愁者耳中引起的特殊感受。在“二月二”这个踏青节的日子里,作者因远离家乡而产生了思归之情。李商隐远离家乡万里,为他人做幕僚已经三年了,如今面对美好的春光,更加渴望回到家乡,过着陶渊明那样的生活。这种思而不得的痛苦和疲倦溢于言表。

“二月二”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这一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了周武王时期,二月二还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如今,南方视为“社日”,又称为“踏青节”“挑菜节”;北方则视为“龙抬头”的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或者“春龙节”。

“二月二”是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即黄道带,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而在这一天,“角宿”也就是龙角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所以称为龙抬头。民间还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被称为“龙头节”和“青龙节”。

在中国的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这个时期正处于“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很多地区都开始进入雨季。古人认为这都是“龙”的功劳,所以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唐宋时期,人们已经将“二月初二”视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一天是“迎富贵”的日子,所以,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也就是一些点心类的食品。南宋著名理学家魏了翁(魏华父)有一首《二月二日遂宁北郊迎富》: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驱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二月二迎富的习俗。诗人说,正月晦日送穷的日子刚过去,戴着花迎富的日子又来了。因为“穷神”难以驱逐,许多人已对“送穷”没了兴趣。可是,一向渴望富裕的人又怎么会回避这个“迎富”的风俗呢?贫困若是容易除去,人人都想除;富贵若可以求得,那我也去求。不过这些都是传之久远的风俗而已,我只是随大流去看看热闹罢了。

在唐宋时期的南方,二月二也是万物萌生的季节了。大地生机盎然,百草萌生,是踏青出游的绝好时节。许多诗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踏青。白居易有诗《二月二》: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白居易的这首诗描写的是二月二日新雨初霁,小草和田畦里的菜都发出了嫩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一群穿着轻杉,牵着骏马的少年,正在十字码头一字排开地徐徐走着。这首诗抒写踏青见闻,刻画了一派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

另外,在宋代时期,二月二还有“挑菜节”的说法,这种“挑菜”的风俗,始于唐代。唐代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到了宋代,这种风俗更加盛行。每年春季的二三月份,百草萌生,人们便纷纷赶到郊外去挖野菜,或者在园中摘取新菜。这一味这不仅能尝到鲜菜的美味,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财”同音)。这种风俗,在宋代还由民间传到了宫廷。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便有《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诗一首,说的就是二月二挑菜的情形: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诗人说,每一年的二月二这天,他都要采摘青菜烧一锅肉菜汤。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好坐在家中,回忆故乡菜园中那生长旺盛的蔬菜,仿佛又听到引来春水的辘轳的声音。

陆游还写过“社日”的诗,《春社》,其中描写了二月二这一天,各种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庆祝佳节的欢乐场景:

桑眼初开麦正青,勃姑声里雨冥冥。

今朝有喜君知否,到处人家醉不醒。

社肉如林社酒浓,乡邻罗拜祝年丰。

太平气象吾能说,尽在冬冬社鼓中。

柴门西畔枕陂塘,社雨新添一尺强。

台省诸公方衮衮,故应分喜到耕桑。

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

且看参军唤苍鹘,京都新禁舞斋郎。

值得注意的是,在唐宋时期,各种活动中,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一直到了元朝时期,二月二才明确“龙抬头”了。

元末期熊梦祥的《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元朝时期,也将二月二视为“迎富日”,元末明初学者谢应芳在《二月二日漫兴》一诗中写:

东风吹散社公雨,红白花开烂锦云。

时俗喜逢迎富日,老夫羞作送穷文。

裌衣试著寒犹怯,拄杖归来酒半醺。

为问驿桥杨柳树,送人多少去从军。

在这首诗中,二月二这一天,下了雨,花开得更加绚烂了,像是彩色的锦缎。在这个迎富日的风俗里,羞愧地写下了《送穷文》。诗人在酒后半醉归来,问驿站旁的杨柳,已经送了多少人去从军了。从末句来看,诗人是真的醉了。

清代蔡云有《撑腰糕》一诗,写的是清朝时期,二月二吃“撑腰糕”的习俗。所谓“撑腰糕”,就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这种习俗来源于江南一带,二月二这一天,江南一带家家都将隔年的“撑腰糕”用油煎食,据说可以治腰痛。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这首诗说的是,在二月初二这一天,春意正浓,大家互相劝说着吃隔年的花糕可治腰痛。担柴挑米凭的是腰板结实,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不怕终年劳作。

二月二,龙抬头。在古代,这一天有着各种各样的风俗,然而风俗至今已多不存。但是我们从一些古诗中,仍然可以寻觅到它们的影子。其实,无论是“迎富日”或者是“撑腰糕”,都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挑菜”与“龙抬头”之说,无不打着农耕文化的烙印。在科学不够发达、生产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常常把脱贫致富寄托于迷信的色彩。尽管最终的目的很难达到,但是这种有趣的风俗具有独特的魅力,也能够给后来的人以欢乐。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