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别儿童入京背景(南陵别儿童入京的意思是什么)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


公元733年,唐开元21年正月,唐玄宗亲注老子《道德经》,并昭告天下,将其纳入每年科举会考,作为贡举的加试项目,可见唐玄宗对于道家学术的重视。这也揭露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被误解的文化现实,世人都以为在古代封建社会举国实行的是——儒学独尊。但事实上儒学的核心属于低端的社会学,他的出现只是为了迎合政治利益,这种目的的形成是基于约束当时人们思想行为进步为代价。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近代五四运动之后,举国上下进行反儒运动的原因。在新旧中国交替的历史浪潮中,陈旧的儒学思想确实阻碍了时代的进步,为世人所唾弃。

以前读司马迁的《史记》和蔡东藩的《历朝历史演义》,发现秦始皇时期对于儒学的态度是嗤之以鼻,极尽嘲讽之意。直到西汉的董仲舒,为汉武帝刘彻敬献的一章“仿儒衍生学”,才将其正式政治化,进而以入高庙之堂。在这之后,不信奉儒学的朝代还有南北朝,适时信奉的是佛学。直到隋唐时期,黄老之学与佛学以达辉煌时代。但今天读了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诗,从他的历史背景发现原来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就其个人而言,他们并不信奉儒学,它们有可能只是将其视作为管理社会的工具学术,按照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的理论来定义儒学,它只是管理社会的低端的且行之有效的经验之谈,并非哲学也并非学术。而黄老之学才是属于中国人独有的高端的思想学术。这也符合中国社会向上学黄老,向下学儒家的现状。

言归正传,李白,中国古典浪漫诗人集大成者。开元21年,当他得知唐玄宗亲批《道德经》,正式纳入科举并以贡试加持。李白意识到自己多年修习的黄老之道,有了用武之地,报效之门。 并于公元734年,为唐玄宗上献一篇《明堂赋》,时年34岁,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获得玄宗的召见,结束了自己开田日耕夜读的生活。

当李白接到唐玄宗的诏书时,自然感慨万千,激动异常,畅想30余载,满腹高论,终遇知音。可谓日复田垅间,难上高堂远;以呈《明堂赋》,终得天子颜。

在首联,李白作为一介山野村夫,表达了自己与山乐山的自然情怀:以白酒开篇,想昔日,我每天日复一日在山中劳作,以山野为伴,田垅为友,与现实和解。而句末的一个“归”字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现状满足与快乐的微妙意识,因为劳作了一天,回到家之后,有白酒作饮,乐甚至哉!对于李白而言,没有什么难事,是一杯白酒解决不了的。如果说一个“归”字表达的是诗人的个人幸福,那么后面一个“肥”字,则是表达家庭单位的幸福。我们可以忽略李白作为诗人的身份来看待这句诗,以普世情怀来解读,在以农耕社会为主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一个平民百姓,山野村夫,她们的幸福指数如何评定?是现代社会的高房价还是房贷车贷?又或者是天价彩礼?亦或是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内卷与迷茫?通通不是,她们向往的是春耕有田,秋收有获,居有茅屋,家有浊酒(诗中自称是白酒,其实在古代社会的酿酒工艺还达不到这个程度,不管是清酒还是白酒,从过滤的程度上来看,通称为浊酒),出门无销烟,归来妻儿安。所以这个肥字表达了多重意思,不仅表达了秋收时节的丰美与幸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整个社会幸福的寄托与向往。作为诗人,他要把自己的这种幸福心情普及开来,惠及万民。所谓“秋正肥”不仅仅写的是自然现象,他是为自己后面宏大的政治抱负做铺垫。实现这一抱负的唯一途径就是上京从政,作为黄老之学的践行者,当涉及到救世救民的理想当中,必然又会重回到儒学的轨迹,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必然,更是现实。

其颔联则是幸福的具体描写:吃黄鸡、酌白酒,嬉儿女、牵人衣,好一幅尽享天伦的《田园归来图》,其幸福指数溢于诗表!

苦学33载,终于得到权贵的赏识了,想到此,不禁拔剑,高歌起舞,以此来安慰以往的付出。而剑锋所透出的光芒与秋日余晖争相辉映,不禁让诗人豪情万丈,目光高远!十年磨剑无人识,一朝开锋天下知!

但是笔锋一转,颈联又提出了自我疑问:为什么我没有早一点效仿战国先贤,周游列国,游说君王,以得天下志。紧接着诗人就做出了果断的决定:不要紧,还不晚,我现在就策马扬鞭入京面圣。

甚至还引用了西汉典故——朱买臣之妻(见《史记》,但是我看的是蔡东潘的《历朝历史演义》)。大意讲的是:朱买臣,西汉会稽人,一介书生,家境贫寒,家有一妻,无子!买臣妻嫌其贫,遂提出离婚。多年之后,朱买臣高举上榜,入京做官,荣归故里。在街上碰到了前妻,他现在嫁给了当地一个屠夫,虽然艰难度日,但也是衣食有着落。朱买臣也不计前嫌,了解了前妻的生活情况,时刻怀念当年自己贫穷时前妻对自己的照顾与恩情,在日后经常对前妻给予经济上的支柱。这件事也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并被司马迁计入《史记》。这个故事当时读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汉代人其实婚姻是自由的,并非像现代影视作品讲的那么专制与无情。

此情此景,诗人李白联想到朱买臣的典故,立刻做了决定,我现在就要入京面圣。可见诗人的心情是何等澎湃!

在这里“入秦”,就是指唐朝国都西安。为什么要用入秦,是为了与前面的朱买臣典故的时代背景相对应。因为西汉时期它的政治制度与社会习俗都是沿袭的秦朝,尽管朝代变了,但西汉当时的政治影响力还没有盖过秦朝,所以在文人典籍中依然以秦统称国都。这并不能被定义为西汉文人对西汉政权的否定,而只是艺术表达的需要罢了。秦朝的覆灭,在后来的历史潮流中成为了文人笔下追忆的象征。这也被后来历朝的统治者所默认。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压轴之笔,一语通天。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