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作文开头(海的作文600字)


  本期开始之前先补充说明一下置顶文章“《山海经》的来历,竟然在《左传》里说明白了”里的一个问题。

就是此文提到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上古文献,流传至周代,应在“周典”之列,后被王子朝携奔楚国。其实,在王子朝奔楚之前14年,即《左传 昭公十二年》公元前“楚子次于乾谿”一节,就已经提及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笔者作上文时在此处仅凭记忆,并未查找原书,因而疏忽了这个细节,没有交待清楚。而《楚辞》名家姜亮夫教授等人认为这些文献典籍原本就是“楚国地方史,北方诸儒不能读”。而左史倚相能读,因而被楚灵王称为“良史”。这种观点需要讨论并澄清一下。

首先,这些文献未必是甚至可以肯定不是“楚国地方史”。各国史官的原始记录名称各不相同,比如鲁国叫《春秋》,晋国叫《乘》,秦叫《纪》,而楚国的历史也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梼杌》。诡异的是,这个名称也是“四凶”之一。有人说其本义是树桩,而且应该是锯断的树桩,这样才能看到清晰的年轮。如果是斧子砍的树桩,年轮大概是看不清的。锯子可不是鲁班即公输般发明的,《古史考》说是孟庄子,鲁国权臣三桓孟孙氏七世,他的时代与孔子恰好先后相接。而孔子比墨子公输般他们要早七八十年,所以孟庄子比鲁班要早一百多年。也就是说,锯子早在鲁班之前就已经发明了。孟庄子的孙子孟僖子执政时候少年孔子开始受到重视,后来孟僖子的孪生儿子孟懿子兄弟就成了孔子最早的弟子,孟懿子执政后公费派遣老师和弟弟去首都游学访问,就是孔子向老子、苌弘等贤达学习请教即适周问礼的佳话。当然,笔者更相信梼杌是“榆木疙瘩”、愚顽不通的意思。

梼杌是树桩,有年轮可喻历史?

梼杌本义是榆木疙瘩愚顽不通,故为四凶之一

再者,“三坟”很可能是分成三堆的“三皇”时代遗留下来的散乱简牍、甲骨文献。因为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刻符、文字、卜甲、卜骨越来越多,刷新着我们的认识,不能简单地说,殷商甲骨文之前没有文字,殷商甲骨文有4000多个字,不可能一下子造出来,之前应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存在一个只有几百字的时期,然后不断发展丰富,才形成殷商较为成熟和系统的文字。“五典”或是“五帝”时代即政教合一早期社会的各种大典、典礼的规章制度等内容,据“典”字结构,廾+册,即双手捧着文册,可知已经编连成册,不再散乱堆放,其性质当即后代“礼”书的前身。“八索”应即八方部族的法令刑律,《左传 定公四年》有“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等文例。“九丘”应当是讲述“九州”的全国范围的地理书,应与《山海经》大有关系。可见,这些文献材料并非楚国一国的地方史。如果左史只是熟读楚国历史,还是算不上“良史”甚至“国宝”的。先秦文献中的倚相,是堪称“大师”的学者,是和孔子一样的博古通今的饱学之士。

典 字


至于“北方诸儒不能读”则是更大的误解。当时,儒家影响并不大,很多诸侯国的达官显贵及学者亦并非儒家。楚灵王说倚相能读那些古代文献,显然在楚国是凤毛麟角,并未提及他国学者是否能读。而通过《左传》、《国语》等书可知,晋国的叔向,齐国的管仲、晏婴,郑国的子产,以及周王室的老子、苌弘,吴公子季札、鲁国的孔丘等等,都是熟悉古代文献的学者。

倚相读过这些书,也不能说明这些书就在楚国或者只有楚国才有。倚相完全可以像老子、苌弘那样曾在周王室为官而读,或者师事老子这样的老先生学习而读;也完全可以像孔子那样适周问礼而读。就现有材料,并不能确定倚相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读的这些文献。即便楚国有这些文献,也不能说周王室甚至其他诸侯国就没有这些文献。文献是可以传抄扩散的,楚国这些文献,或许就是抄录周王室藏书的副本。因为楚族本来在中原,西周初到了南方的荆山,开始与当地蛮族融合发展,所以“荆蛮”之称,并非以文化先进而著称。右尹子革说倚相并非良史,并不是说倚相书读得少,而是说他读了这么多书都不能规劝楚灵王。这才是《左传》这一段文字的关键,下文交待楚灵王仍然不能改正错误,结果就被部下逼迫自杀。看来,姜亮夫等人对《左传》这一节原文的主旨并未准确理解和把握,进而得出了并不可靠的结论,希望读者知晓。如此则有关“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讨论暂告结束。下面言归正传,开始本期话题。

说说《山海经》里的海

  素有“历来地理书之冠”之誉的《山海经》,顾名思义,有“山经”有“海经”,就是对很多山、很多海的经行游历。袁珂先生一再强调,此“经”非经典之经,乃是经行经过之经。


 “海外四经”、“海内四经”、“海内经”这三个部分名称里都包含有“海”。“大荒四经”名称看似无“海”,实则均以所述方位之海开篇,比如“大荒东经”的“东海之外大壑”,“大荒南经”的“南海之外”,“大荒西经”的“西北海之外”,“大荒北经”的“东北海之外”。本来,“大荒四经”就是对“海外四经”的补充和解释。或者认为,“海外四经”是夏启时代地图,“大荒四经”是商朝人在夏朝古地图基础上的更新增益,其实根据各部分以开篇语词取名的惯例,“大荒四经”的名称应为“四海之外经”,这样易与“海外四经”混淆,故而从四段文中的关键词“大荒”来命名。由此看来,除了“山经”这一部分,全书其他四个部分与“海”的关系都是开宗明义且密不可分的。

海 字

  那么,“山经”与“海”的关系就不大吗?

  《山海经》里的山多达约千座,其中“山经”部分有南、西、北、东、中五方26列山系446座山峰,每列山系山峰之间都有较为明确的方位及里程。山水相连,大部分的山也是河流的发源地以及水系流域的分水岭,而这些河流水系的归宿就是“海”、“东海”、“西海”、“南海”、“渤海”等等各种名称的海。

《山海经》里的“海”不仅包括书中直接出现数十次的“海”、海水、海泽、海间,还包括四面八方齐全的全方位的海——

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四方之海齐备。东南海、西南海、东北海、西北海,四隅之海也都有。另外还有“渤海”,这是一个颇为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再加上单独一个“海”字,全书共有10种海。

山海经 里的各种海都在哪里?


  笔者一再强调,今人阅读以《山海经》等先秦文献,万万不可以今拟古,也不能像体制内绝大部分学者那样以汉拟古,当今为什么不出大师,据笔者多年观察研究,就是这个领域的那些教授研究员学部委员们、专家学者们,他们基本上都盯着汉朝的东西,以司马迁、班固、许慎、郑玄这些汉朝人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研究,所以他们的作品大多让人失望,其中最优秀的也只能算是二流水平,大部分只能算三流及以下。所以,不能认为书中的东海就是现在的东海,不能认为书中的渤海就是现在的渤海。

  《山海经证真》书稿中对所有的“海”都进行了辨析,此处自媒体平台仅以“渤海”为例,说明《山海经》里的地理概念与当今有何异同。 

《山海经》全书中,“渤海”共出现8次,其中“南次三经”出现2次,“海内西经”、“海内东经”各出现1次,“附无名氏水经”则出现4次。

总的结论是,

——“南次三经”2处“渤海”指古珠江口,所入渤海之水即今珠江支流北江与东江。

——“海内西经”与“附无名氏水经”里的5处渤海,与今一致皆指胶辽之间的水域渤海。

——“海内东经”的渤海竟然指今黄海,应为衍文,需留意。

至此读者大致已经“知其然”,如欲更进一步“知其所以然”,可以继续往下看——

第一,“南次三经”的两处“渤海”指古珠江口

3.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按,当指北江所出之山,当今认为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另外有可能被古人认为是主流的重要支流有连江和武江,连江发源于广东省连州星子圩磨面石(亦有说是连州三姊妹峰),武江发源于湖南省临武县三峰岭,具体指哪座山仍需探究。

因为此山距前后两座山都是500里,是等距的,也就是另外两座山中间的位置,而另外两座山的位置是确定的,湖南临武县三峰岭比较符合这个条件。而且临武县石门村有临武八景之一的“龙洞烟云”,这个山洞徐霞客也来过,里面有一条龙形石柱,因而称为龙洞。这个“龙洞”应即“丹穴”。此处“丹穴之山”并未提及丹砂,可见该洞穴未必出丹砂,就字面意思可能只是有一个红色的岩洞。

此处的丹水对应北江,因为就北江和东江两条注入“渤海”的河流而言,北江在西东江在东,因而丹水指北江,下文之“泛水”即指东江。诚如谭其骧先生所言,此“渤海”即珠江口。本节山系注入渤海之水仅提及两条,则必定为今北江和东江。因为西江主道入海口在磨刀门,并非狮子洋-虎门-伶仃洋的珠江口。可见当时的“渤海”是今中山五桂山以东水域,五桂山以西的磨刀门、崖门当时称为普通的“海”,并不是特定这片水域“渤海”。

此“渤海”并非北方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水域,北方的渤海在《孟子》等书里还是叫“北海”。然而“海内西经”、“海内东经”以及后附“无名氏水经”里多次提及“渤海”,均指北方胶辽之间水域渤海。《史记 高祖本纪》“北有勃海之利”索隐“《齐都赋》云:海旁出为勃”,从而流传开来。

笔者推断此“渤海”就是指珠江口,即后代的伶仃洋、虎门、狮子洋一带江海相接的水域。或许因为“渤海”是通用名称,像《说文》那样认为泛指海湾,如同“三成而为昆仑丘”一样,昆仑也从最初的泛指变为后来的特指。但是《说文》这种说法总觉得牵强,因为海湾实在太多了,叫渤海的却不多,海湾在古代其实多称为“澳”。所以笔者认为渤海之“渤”有其具体涵义,即潮高浪勃。当时珠江口海域比现在广大开阔很多,口大底小喇叭状,每逢朔望,海水潮汐经常汹涌返潮,形成高潮狂浪,导致海水逆流倒灌入珠江,其形成原理类似杭州湾钱塘潮,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或以此而得名“渤海”,亦在情理之中。随着北方“渤海”的定名以及珠江口的日渐淤堙,已经失去历史上“渤海”之势,因而此古称逐渐湮灭。

珠江口的形成

广州海珠区有一个“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公园”,保存了6000多年前的古海岸的面貌,此处距今南海海岸约100公里,是当时“渤海”的海岸,可见古今海陆变迁之大。

南次三经的“渤海”:古珠江口,今在广州海珠区七星岗,距海100公里

参考谭其骧教授虽然对丹穴之山与丹水(广州天堂顶与流溪河)的观点,虽然此山此水与笔者不同,却同样认为“渤海”即今珠江口。丹水指流溪河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将缺漏的一山一水(即假定的北江)800里放在本节之前、泿水之后,即给北江留出位置的前提下,然后才可能认为丹水指流溪河。就是说假如本列山系总共提及6条河流,则第3条河流丹水才可能指流溪河。而现在只有5条河流,还轮不到流溪河,因为不可能提及流溪河而不提及北江。】

4.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泛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按,发爽之山即新丰江源出之新丰县云髻山崖婆石,则泛水即新丰江-东江。如果以黄牛石南麓为源头,则认为麻陂河-连平河才是新丰江的正源。显然,此处以新丰江为东江正源,而当今认为东江发源地为江西省寻邬县桠髻钵。河流正源的认定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工作,历史上由于科学技术落后,认识上往往存在很大偏差,不要说这些较小的河流,像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其发源地也是到了现代才彻底弄清楚。】

第二,“海内西经”里的“渤海”指今渤海

《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按,为下游入海口附近小山上人工堆砌而成的小石丘,作为治水的方向指示及由海入河之航标,即上文“禹所积石(之山)”,根据《海外北经》所述应即博父国(寿光边线王遗址)东南方向,今昌乐县首阳山或其西青州香山,积石是大禹治水时候常用的办法,一则可以堵截洪水,二则作为施工的方向指示。】

第三,“海内东经”里的“渤海”指今黄海

琅邪台在渤海间,琅邪之东,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间”。

【按,琅邪台即今青岛胶南琅琊台,为越王勾践所筑,后来秦始皇重修。看来此处的一曰“在海间”是正确的,“渤”为衍文,当删去。】

黄海之滨的琅琊台

第四,“附无名氏水经”里的4处“渤海”皆指今渤海

济水出共山南东丘,绝钜鹿泽,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

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

虖沱水出晋阳城南,而西至阳曲北,而东注渤海,入(越)章武北。

漳水出山阳东,东注渤海,入章武南。

【按,这个“水经”并非汉代桑钦著北魏郦道元作注的《水经》,而是汉代无名氏所作。】

另外,之前讨论过“南山经”里的西海、东海,分别在今广西北部湾和广东西部沿海,都属于当今的南海。

南山经里的西海、东海,都在当今的南海


(作者声明原创,所有权利保留,图片或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