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上将军(三国时期上将军)


将军作为官职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秦汉时逐渐形成制度,并成为武官制度下高级官员的通称。三国时期是将军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史料缺乏,加之魏蜀吴三家官制各有不同,因而给爱好者们带来了一些理解上的困难,本文将对魏蜀吴各国的将军制度做一些简单介绍,希望能起到科普的作用。

三国时期将军制度的基本框架来自于东汉,在东汉的将军制度里,以大将军为首,之后依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再之后则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这些将军的名号是常置的。除此之外则有大量的杂号将军,杂的意思可以是众多、次级、不正等等。杂号将军在西汉时期就有,为临时设置,名号主要依据于所领的任务,例如武帝派李广利出征贰师城,便设置贰师将军,派路博德出征南越,便设置伏波将军,且都在任务完成后便取消。在杂号将军之下还有偏将军和裨将军,属于副将官职,是最低等级的将军位。

三国版图

武帝和光武帝时期因为征战频繁,设置了大量的将军名号,其中很多都影响到了后世,但其制度和后来还是有较大的差别,最大的区别就是绝大部分的将军官职都不是常设。但在东汉时期仍然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度辽将军,另一个是征西将军,前者负责对东北少数民族的事务,后者负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事务,因为东汉朝廷常年和北方少数民族产生冲突,所以这两个将军便长期设置,属于特别的案例。而直到东汉末年之前,将军都还是不太容易获得的官职。

曹魏

但汉末乱世改变了这一格局,首先是各地起兵的诸侯以及农民起义领袖大量自称将军并设置将军名号,其次东汉朝廷也由于先后被诸多势力所把持,也任其设置了大量将军,并向地方诸侯送出将军官职,将军一职由此泛滥。

在这种情势下,曹操对大量的将军职位进行了初步整合,但仍显得杂乱无序。因为曹操常年致力于征战,且作为魏王,曹操并不具备完整的行政权力,于是这一任务最后由曹丕所完成,形成了对两晋南北朝影响深远的曹魏将军制度。

这套制度里和东汉相同的部分是顶端仍然由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所构成,大将军在战国时期已有出现,汉初韩信曾担任,后来逐渐成为常设官职,作为武官之首。骠骑将军始于霍去病,车骑将军始于灌婴,卫将军始于宋典。大将军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其他三个官职则在三公之下,属于地位非常崇高的官职。而且一般来说,大将军由辅政大臣担任,卫将军则负责首都的戍卫工作。

曹魏官制里这四个官职基本没有变化,但在这它们之下的征镇安平就是曹魏的新创造了。除四平将军在司马昭执政时期才在记载中有出现之外,其他三个官职都在曹丕时期就有设置了。征镇安平的名号并非曹魏首创,征南将军始于光武帝手下大将岑彭,镇南将军始于献帝时期的刘表,安东将军始于陶谦,平东将军始于吕布。

曹操时期首先将四征将军进行整合,设置了西北战区负责人夏侯渊担任的征西,荆州战区负责人曹仁担任的征南,但由于一些其他原因,担任征东将军的不是扬州战区的最高将领夏侯惇,而是在合肥之战立下战功的张辽,同时也没有设置征北将军。夏侯惇在曹操末期担任的是前将军,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时期的四征将军并不高于四方将军,但也无法简单得出四方将军高于四征将军的结论。更合理的解释是曹操并没有给四征和四方设置严格的高下区分,具体地位高低、任务分工更多是按照曹操的个人指示。

曹操

曹丕则在曹操的基础上将其完善,他在已有的战区基础上又增加了兖豫战区、青徐战区、河北战区,并把京师也化为一个新的都督区。除京师之外,其他战区的都督分别和东南西北的将军名号进行绑定,关中属西、荆州和兖豫属南、扬州和青徐属东、河北属北。而各个战区的都督之间又有更细致的地位划分,例如扬州的曹休和青徐的臧霸同属东方的都督,但曹休是征东将军,臧霸是镇东将军,曹休的地位高于臧霸,所以三路伐吴时东路主帅由曹休担任。再如关中都督夏侯楙年资和战功都不足,因而只是安西将军,但依然掌握关中战区的军事指挥权。综上,曹丕的这项制度区分既细致,操作起来又灵活,比起曹操那套粗糙的官职要强出许多,因而整个魏晋南北朝都以曹丕的这套制度为模板,再不断进行细分和变化。而没有固定职权的四方将军则在官制变化后排到了都督的下面,身份比起东汉时期有所下降。

曹丕

在征镇安平和四方将军之上,曹丕又设置了新的官职,这便是名号大将军。名号大将军,顾名思义就是在将军名称里加上大字,如镇西大将军、征南大将军等等。这种做法在光武帝时期已有出现,目的是提升名号将军的地位,以示尊崇。名号大将军在地位上高于四征将军。同时曹丕还设置了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和抚军大将军三个职位,分别由曹真、陈群、司马懿担任,曹丕此举是为了让他们的地位居于除曹休和夏侯尚之外的众都督之上,他们三人再加上征东大将军曹休一起成为了曹丕的托孤大臣。由于司马懿以抚军大将军的官职参与辅政,后来司马师和司马炎也相继担任了抚军大将军一职,此时的抚军大将军拥有比实际地位更高的象征意义在,到两晋时期抚军大将军也有特殊意义,西晋担任过这一职位的司马伷、司马亮、王濬、司马楙、司马乂里,除王濬是灭吴首功之外,其余都是宗室重臣。

司马懿

除此之外,还有伏波将军、都护将军、中军将军、龙骧将军、辅国将军等几个地位较高的名号将军,伏波将军为夏侯惇镇守扬州时担任的官职,后长期由与吴国交战的将领担任。都护将军职权同护军将军和领军将军相近,地位在其之上,这两个职务由资深中护军和中领军担任,负责掌握部分禁军、典选武官、监督诸将,属于职权很重的官职。中军将军和龙骧将军由司马炎设置,前者名号职权来自于曹丕设置的中军大将军,司马炎时期负责统领宿卫七军,即左卫、右卫、前军、后军、左军、右军、骁骑七位将军掌握的部队,是禁军的高级将领,由羊祜担任。后者则是专门为伐吴设置的官职,由灭吴名将益州刺史王濬担任。辅国将军比较特殊,始于东汉末年的国丈伏完。通常来说国丈一般出任的是大将军,但曹操掌权的情况下伏完自然不可能当上大将军,而是设置了辅国将军,同时仪比三司,因而辅国将军的地位极高。曹丕登基时担任辅国将军的刘若在劝进表上的诸将签名里排在第二,仅次于车骑将军曹仁,刘若之后担任辅国将军的是排在第三的鲜于辅。由此可以推知,签名表上排在第三、四、五、六位者所担任的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都是曹魏官职中地位较高的名号将军(第七位是卫将军曹洪),此外王忠又曾以轻车将军晋升为讨寇将军,但由于资料缺乏,很难了解这些官职在曹魏时期的具体职权和详细情形。此外,按王濬传的记载,辅国将军在西晋初年并非位次很高的官职,大概是曹魏时期将军制度进行过一定的改革,这些将军的地位都有所变更。

在以上这些高级名号将军之外,禁军中还有武卫、中垒、中坚三位禁军将军也是曹魏时期地位特殊的将领。宋书里记载曹魏的其他杂号将军在四十个以上,乐进传也记载他曾从折冲将军晋升为讨逆将军,可见这几十个杂号将军是有级别高下之分的,但由于资料不齐,大量的杂号将军很难进行仔细判别。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裨将军是所有将军里最低的一级,然后是偏将军。于禁和徐晃都有从裨将军晋升为偏将军再晋升为其他杂号将军的记载,因而关羽和张郃刚投降就被拜为偏将军已经算是不错的起点了。

偏将军印绶

最后笔者根据《晋书》、《宋书》、《通典》及《三国职官表》记载,梳理了一下魏晋时的将军品级,因为制度时有变迁,因而以下名单尤其杂号将军品级仅供参考,该表为魏晋官制,与吴蜀不可通用。

大将军,一品。

骠骑、车骑、卫将军及诸名号大将军,二品,开府则为一品。

征镇安平(三国职官表中征镇为二品,安平为三品)、四方及龙骧、征蜀、征虏、镇军、镇护、安众、安夷、安远、平寇、平虏、都护、轻车、辅国、度辽、平狄、平难将军,三品(中领军为四品,则领军将军不低于四品,通典中轻车将军为五品)。

武卫、中卫、左右卫、中坚、中垒、骁骑、游击、游骑、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宁朔、建威、建武、振威、振武、奋威、奋武、扬威、扬武、广威、广武、左右积弩、积射、強弩等为四品(中护军为四品,则护军将军不低于四品,越骑校尉为四品,则越骑将军不低于四品,中军将军统领武卫等七军,则高于四品)。

鹰扬、扬烈、折冲、虎烈、宣威、宣德、威远、宁远、伏波、虎威、凌江、明威、骧威、厉威、威厉、威寇、威虏、威戎、威武、武烈、武毅、武奋、绥远、绥边、绥戎、讨寇、讨逆、讨虏、讨难、讨夷、荡寇、昭武、昭烈、昭德、破虏、捕虏、荡虏、荡难、荡逆、殄吴、殄夷、殄寇、殄虏、殄难、扫夷、扫寇、扫虏、扫难、扫逆、厉武、厉锋、虎威、虎牙、广野、横野、立义、怀集、建忠、横海、楼船、复土、忠义、建节、翼卫、怀远、偏将军、裨将军等为五品(宋书中材官将军与鹰扬等并列,或为五品)。

殿中将军,六品。

蜀汉

蜀汉由于资料极度匮乏,因而研究起来十分困难。早期刘备官职为州牧和左将军,使得他在官职封赏方面能拿出的职位比较有限,于是刘备时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那便是给手下地位较高的部下无论文武都封了将军。关张赵等人不必提,其他如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糜竺安汉将军、法正扬武将军、简雍昭德将军、孙乾秉忠将军、伊籍昭文将军、李严兴业将军等等。此举的目的大概是为了凸显这些人的地位,例如诸葛亮的军师将军一职,军师二字表现他的作用,将军名号则是体现他在刘备集团处于较高的位置。

刘备

这些将军名号大都为刘备所自创,而糜竺传记载他的班次在诸葛亮之上,孙乾传又记载他的班次仅次于糜竺,与简雍等同,因而刘备创立的这些将军是有地位高下之分的。这一点从赵云传也能看得出来,赵云在入蜀后从牙门将军晋升为翊军将军,说明翊军将军地位高于牙门将军,但蜀汉的杂号将军到底分为几等,又如何排列,凭现有资料难以考证。

蜀汉建国后的将军制度在一定程度应该参考了曹魏,也将东汉时只是临时任命的征镇安平设置成了常设职务,并且和战区相挂钩,但在细节上又和曹魏有所不同。曹魏在东西南北四个方面都设置有对应的都督区,蜀汉则只设置了南北东三个方向,分别对应南中、汉中和江州,虽有征西和镇西将军,但并没有对应的都督区,而是对付羌氐等少数民族。东方一路也有疑问,赵云虽担任过江州都督和镇东将军,但两者时间不同,赵云担任镇东将军时已经挂上了中护军的职位,后来又以镇东将军的身份参加了北伐,并且在赵云之后便没有江州及永安都督再担任征东或者镇东将军一职,因而很难确定蜀汉是否曾经将江州战区与镇东将军相挂钩。此外黄权曾以镇北将军的身份参加夷陵之战,魏延以征西大将军的身份参加北伐,所以蜀汉的镇征安平与都督区相绑定的制度大概是刘禅时期甚至是诸葛亮去世后才定型的。

赵云

其次,不同于曹魏征高于镇的排列,蜀汉的四镇将军地位要高于四征将军,同时四方将军也不在征镇系列之下,蜀汉的前后左右将军要在镇征安平之上。最后,蜀汉的安字号将军和平字号将军都要出现在曹魏之前。

另外,蜀汉也有名号大将军的任命,且地位很高。例如魏延担任征西大将军时,在奏表上的签名排在左将军吴懿等人之前,车骑将军刘琰之后,说明蜀汉的名号大将军与曹魏相仿,也是处于卫将军之下最高的一档。

蜀汉末期在大将军姜维之下出现了大量的高级将军名号,如左右车骑将军廖化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右大将军(华阳国志记载为右卫大将军)阎宇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姜维的北伐失利造成了朝廷人员大量不满,为了平息众怒对其进行分权的结果。

蜀汉史料中也有一些其他高级的名号将军,例如前面提到的安汉将军和军师将军、赵云被贬后担任的镇军将军、赖恭和魏延担任过的镇远将军以及姜维担任过的辅汉将军。这些官职从相关史料中可以推出其区别于普通杂号将军的地位,属于档次稍高的官职。

姜维

孙吴

吴国的资料要多于蜀汉,但吴国的制度较为独特,是将领们拥有私兵的部曲制,因而重臣们几乎一律都加上了将军名号。这和刘备时期给重臣们加将军名号还不同,不是单纯的凸显地位,而是因为这些人真的都要带兵,因而孙吴的文武分野是最为模糊的。由于其制度在三国之中最独特,所以不解之处反而更多。

孙权

孙吴也同样常设征镇安平,在镇高于征,四方高于四镇这两点上和蜀汉是一致的。但孙吴由于制度问题,并没有像曹魏和蜀汉那样设置大都督区,而是以郡或者县为单位设置了许许多多的小都督区,因而镇征安平并不和固定的都督区相挂钩。甚至连镇征安平在孙吴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都很难说。例如吕范在担任平南将军后又升迁为建威将军,大量吴国将领的升迁经历里更是完全没有镇征安平的影子。像丁奉的升迁经历就很详细,依次为:偏将军→冠军将军→灭寇将军→虎威将军→左将军→大将军→右大司马。

可能存在的情况是,镇征安平在孙吴并非十分特殊的将军名号,只是诸多杂号将军中的普通一级。但在陆凯传的记载里,镇征将军似乎又是有一定地位的,陆凯是吴国后期人物,也许吴国的将军制度也经历过一些变迁。而丁奉的记载里也清晰地显示出了吴国拥有十分明确的将军等级体系,虽然这套体系同样难以考证。

吴国的另一大特色是在大将军之上还设置了更高的官位,包括上大将军、大司马和左右大司马。魏蜀也设置过大司马,魏国的历任大司马包括曹仁、曹休、曹真和公孙渊,蜀国则只有蒋琬一人。而上大将军和左右大司马则是孙权的独创了,此举应该是孙权用来犒赏自己的诸多爱将,用夸张的高位以示尊崇的行为。

除开名号大将军这种魏蜀吴通用的官职外,孙吴还独创了一些官职,例如抚边将军、厉武将军、威烈将军、绥南将军、威南将军、威北将军等。虽然没有其他方向的绥系列和威系列将军,但在几百年后的南梁时期制定出了四绥将军和四威将军,与蜀汉不同,孙吴的许多自创官职都被后世所继承。孙邵担任丞相时兼任威远将军,威远将军地位也许不低。此外同姜维的辅汉将军一样,孙权也任命张昭为辅吴将军,地位亚于三公,约和骠骑、车骑、卫将军相当。至于魏吴都有的辅国将军,吴国照例也有,且地位更为夸张,担任这一职务的陆逊地位约等于大将军。孙休时期还设立了辅义将军,以亲信张布担任,张布官至骠骑将军。不过要说孙吴自创的最中二的将军名号,还是得数孙权设立的平魏将军、荡魏将军和曹魏设立的殄吴将军。

陆逊

总的来说,虽然资料严重不足,但可以看出三国时期的将军制度正在迅速迈向成熟,相比两汉时期无疑是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两晋南北朝时期完备的将军制度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