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火车道旁边的风水(火车道旁的房子风水)


住在火车道旁边的风水(火车道旁的房子风水)

成都有句老话,“南富西贵,北乱东穷”,在多年前的成都,很是流行了一段时间。

最典型的例子,莫非曾经广为流传的一套龙门阵,北门的小伙子,好不容易耍了个妹儿,却不想妹儿家在南门上,于是遭到准丈母娘的鄙视,原因就是成都“南富西贵,东穷北乱”,北门小伙子配不上南门妹儿。

这对“苦命鸳鸯”最终到底成没成,后续如何,早已无从考证,但这套说法到底缘何而来呢?

住在火车道旁边的风水(火车道旁的房子风水)


今天我们就从北门的兴衰起落说起,聊聊这个“南富西贵,北乱东穷”!

与老南门的诗情画意和老东门的水道枢纽不同,成都北门从古至今,都是出川入川的要道

秦代的城墙北面只有一个城门,因为从此门向北而去,即可到达秦国的都城咸阳,所以得名“咸阳门”。

到了唐代,虽然南门位置变更不大,但因为修建罗城的缘故,北门的位置就变更较大了。从原来的青龙街一带(据多方史料估测的结论,但并未完全实锤),迁至北大街以北,命名“太玄门”,因而也基本奠定了后来成都城的基本格局。

明清时期北门格局基本没变,只是改“太玄门”为“大安门”,又在门上修建了“涵泽楼”,门外就是府河,府河上的桥被命名为“大安桥”。

你们应该猜到我想说啥子?!是的!毫不意外!接地气的成都人民也很少正儿八经地喊人家“大安桥”,而是毫不客气地喊人家“北门大桥”。

趣味小典故:清代成都城四个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分别叫溥济、浣溪、江源、涵泽,八个字的偏旁都是从“水”旁。据传乾隆四十八年四月成都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灾之后四川总督福康安上奏朝廷,对成都城进行了一次重修,当时人们认为五行相生相克,而“水克火”,因而重修之时就对四个门楼的命名做了上述的安排。

也正因为八个字的偏旁都从“水”,也就是常人所称“三点水”,八个“三点水”即“二十四点”。因而清代文人笔下,可用“二十四点”指代成都城,清代《竹枝词》有曰:“城楼二十四浓点,分镇东西南北同。”

与前代相同,清代官员入川,都沿“官道”(即今天的川陕路)从北门入城。因而成都地方官在北门外的李家巷修建了迎恩楼,专门用来迎接从北京来的高官,因而高官入城的必经之路北门也叫做迎恩门,北门桥也就叫做迎恩桥。

住在火车道旁边的风水(火车道旁的房子风水)

清代北门外官道是当年官府迎来送往的礼仪场所

无独有偶,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成都北城,就成了成都城出川入川的重要枢纽,成都站(老成都俗称的“火车北站”)也投入运行。后来,经过不断地扩建和改造,成都站成为了普速铁路时代,西南规模和档次最高的一座火车站。

Ps:有趣的是,几十年来,老成都们一直把成都站称为火车北站,因为它在人民北路的尽头。而在铁路系统中,却从来没有火车北站这个说法。不过,由于民间已经约定俗成了这个叫法,以至于后来市政道路命名和地铁站命名里,也继续沿用着这个叫法。

随着成都站的修建运行,管理铁路的成都铁路局,修建铁路的铁二局,设计铁路的第二设计院等与铁路相关的单位都汇集修建到了这一片。

那个时候的成都很小,不说和现在坐拥二绕三绕的大成都比,就是和一环内的成都老城比,也要小很多。这些单位相当有规模,新建的成片楼房宿舍片区就矗立在人民北路至铁路新村一线,远远地望去红彤彤一片,虽偶尔间杂几栋青灰色的房子,却也比其他地区阔气太多了,生生将成都占了一半,于是就有了成都“铁半城”的说法。

再加上这些单位大多属于半军事化的“铁路特区”统管,待遇也比成都本土人民高了不少,毕竟都是拿“铁饭碗”的大单位啊!很是让其他区域的成都人眼红羡慕。

于是那些年,北门一时风光无限,成了成都城最引人瞩目的地区。

住在火车道旁边的风水(火车道旁的房子风水)

成都站(火车北站)

不过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市场化经济催动了商潮红海,“铁饭碗”突然就不香了!

北门“铁半城”荣誉不再,却因为铁路交通枢纽的原因,成为以荷花池为代表的小商品市场新圣地。繁荣虽然依旧繁荣,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商业乱象。

这就是所谓的“北乱”。

而曾经的国防电子重工高地的东城则完全失去了竞争优势,反而成了市场经济下的“吊尾车”。

这就是所谓的“东穷”了。

有衰就有兴,曾经风光无限的北城、东城沉寂了,西城、南城又悄悄地冒了头。

那个年代,时兴下海经商,又正逢经济复苏时期,很多人的钱袋袋都鼓了起来。

或许因为杜甫曾在草堂住过,又或许有风水大师的指点,又或许有其他或历史或政治的大小缘由,总之那些有权又有钱的大官人看上了景色不错的浣花溪一带,也就是当时成都城的城西一带。

这就有了“西贵”一说。

再后来,因为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老百姓有钱了,政府也有钱了。原有的老城区不够用,就看上当时尚“鸦雀无声”的南门,并制定了向南发展的战略。

想想现在的“拆迁”有好花钱,就能想象到当年向南发展的“壮志满满”。不用拆迁、不用扯皮,白纸一片,想咋修就咋修,想咋建就咋建,巴适得板。于是,膨胀的城市就像决了口的洪水,哗啦啦一路向南、向南、再向南!

所以那个时候的有钱人,大多愿意在城南安家,甚而传出了不少动人而激情的财富故事。

这就是人们说的“南富”。

这就是老成都们心心念念“东穷北乱,南富西贵”的格局缘来。

虽然今时不同往日,成都市政府的“南进”策略一改再改,成了如今“北改、东进、南拓、西控、中优”的“十字方针”。

住在火车道旁边的风水(火车道旁的房子风水)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文所提的东门、南门一样,成都北门也有个“新北门”。

时值抗日战争时期,设在北较场的中央军校,在校区北边的城墙上,新开了这个门,命名“存正门”,寓意正气长存。

存正门外的护城河上还修了一座石拱桥,以当时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的名字,命名为文白桥(张治中字文白)。由于这道城门建在中央军校的校区内,为中央军校所专用,所以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也不大知名。但可喜的是,它至今还为北较场内的成都军区机关所使用,是成都老城墙上至今唯一尚存的城门。


参考资料:

1、袁庭栋《成都街巷志》

2、曾智中 尤德彦《李劼人说成都》

3、平叔闲谭|成都版图之“东穷北乱,南富西贵”?

4、谭二哥的龙门阵|成都“南富西贵,东穷北乱”旧解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了解你脚下的土地多一点点!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